第五十八章 熏香荀君



阅读库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峥嵘志第五十八章 熏香荀君
(阅读库www.yuedsk.com)(阅读库 www.yuedsk.com)    张胤和卢纨到达西鄂老家时,已是十一月,张胤的假期已过去近半。

    好在在南阳的事情并不多,只是要拜祭祖祠,事后返回幽州时间倒也够用。

    族叔张识请巫士占卜,定十一月初八为良辰吉日,张胤和卢纨着盛装礼服入祖祠拜祭,完成庙见之礼,自此卢纨算正式得到张家祖宗的认可。按汉时礼仪,行过庙见之礼,女子才是夫家正式成员,死后可入祖宗坟茔。

    张胤和卢纨又在西鄂盘桓两日,之后才北返。

    两日里,张胤与叔父张识几次长谈,商议家族发展之事。其中有一事让张亮十分疑惑,那就是张胤主张让张家的一部分佃农大量种植茶树,制茶。这个时代,饮茶还未流行全国,有些地方煮茶也是加入各种香料,跟后世完全不一样。张亮知道张胤喜欢喝茶,并且独创了一种煮茶之法。但是种如此多的茶叶有何用?

    张亮问张胤时,张胤只说让他负责种植、生产,销路由他来负责。张胤心中有一个计划他没说,那就是将茶叶卖给鲜卑、高句丽、夫余等胡人。他已经让居莫悉提前入草原铺垫此事。草原人多食牛羊肉,少蔬菜,大量饮茶可以帮助消化肉食,促排便。后世饮茶兴盛时,草原胡族每年都要大量消耗茶叶。这是一个一本万利的买卖。为防万一,张胤此时并没有明说。

    张识对自己这个侄子十分看重,知道他不是一个随口胡说之人,既然主张种茶,自然有他的道理,因此也就答应下来。

    南阳并不是一个最适宜茶叶生长的地方,但是目前张胤只能动员自己的家族来做此事,只好凑合着种植试试,反正以后销给胡人的茶叶质量也不需要太好,过得去就行。

    敲定此事,让张胤的心情大好。返回时,一路之上都神采奕奕。武脂虎也很高兴,整日哼着辽东小调,惹得张飞、张鄂等人纷纷侧目。武脂虎有高兴的理由,因为此行就要去往鲁国,探访自己的兄长。

    自南阳北上去往鲁国,必经颍川,过陈留、梁国、济阴、山阳诸郡国而至。

    颍川乃大郡,自设立以后一直是大汉京师之外人口最多,最为繁华的地方。颍川郡也是大禹的故乡,夏朝的国都,人文敦厚多智谋。《史记》载:“颍川、南阳,夏人之居也。夏人政尚忠朴,犹有先王之遗风。颍川敦愿。”

    颍川靠近京师,交通便利,豪族众多,加之私学极盛,遍布郡县,许多名士大儒都设馆授徒,其中,以清高有德行闻名于世的颍川四长,陈寔、钟皓、荀淑、韩韶,亦授徒多年。因此颍川人才辈出。后世有人说,一部《三国》,智谋之士半数出自颍川,虽有夸张,但也足见颍川人才之富。

    作为大汉士子中的一员,张胤也不免对颍川有朝圣之心。凭他现在的名声,颍川士族荀、陈、钟、庾、郭、辛等,亦可上门求见,张胤虽有此心,但是最终还是放弃,倒不是担心被拒之门外,而是觉得先前毫无瓜葛,冒然登门太过唐突。

    出叶县,渡过颍水即是颍阴。张胤等人进城时正值日落,当即住宿休整。第二日起来,张胤携卢纨、武脂虎、张飞等人四处游逛了大半日,然后在近市之处,寻了一家酒肆吃些饭食。

    张胤、卢纨、武脂虎、张飞四人相对而坐,尾敦、敖山、黍谷梅、黍谷桃和其他少年则围在一起。

    颍川水好粮丰,自古有名,因此颍川诸县皆产酒。这家酒肆装饰文雅不俗,所卖之酒口味也很醇正。张胤要了一瓮酒,张飞品尝之后大赞,鲸吸牛饮,不片刻,半数已然下肚。张飞好酒,不让张晟,众所周知。张胤和卢纨、武脂虎三人只浅尝辄止。

    酒肆之中,食客众多,不少人饮食之余高谈阔论,张胤侧耳倾听,竟有不少人聊的是近日朝中乱事,颍川人好清谈议政,果不虚传。

    武脂虎则与卢纨轻声说话:“卢阿姊,我阿兄和我模样不同的,他更像我父亲,浓眉大眼,而且阿兄是黑眼睛、黑头发。”

    卢纨轻轻点头,正要说话,瞥见张胤目不转睛盯着门口的方向,便顺着他的目光望去。

    原来有两位俊美少年并肩谈笑而入,都是十七八岁的年纪,风仪出众。

    卢纨自然不便多瞧,转首继续与武脂虎交谈,武脂虎正说得高兴,并没注意到。

    张胤则不同,凝视良久。只见两少年寻一僻静座位坐下,随意点了几个菜,继续旁若无人畅谈天下事。

    座位相聚不远,两少年所谈飘荡入耳,皆是朝政时事。两人年岁不甚大,似还未及冠,但是见地非凡,每每所言皆切中要害,几令张胤拍案而起。

    听罢半晌,张胤实在按捺不住,起身拱手相邀道:“两位小郎君,可来共饮一杯否?”

    两少年闻听,亦起身行礼,其中一人道:“正有此意。”两人明显也注意到了张胤等人。张胤四人皆是令人瞩目的人物。张胤年少闻名天下,才学、武勇、孝道无一不为天下少年所称道,姿容更是过人。张飞俊秀壮勇,酒量豪爽。更何况,卢纨、武脂虎的绝色容颜,倾城倾国,风华绝代,无论如何也是遮掩不住的。

    说话间两少年端杯举步而来,尚未近身,张胤已闻到一股香气,味道淡雅,久久萦绕不去。

    张飞挪动位置,让出一面食案,请两人坐下。

    张胤笑道:“不知两位少年郎君是谁家子弟?”

    先前说话的俊美少年道:“吾是颍阴荀氏子,吾名彧。此是吾好友,阳翟辛评。”

    张胤恍然大悟:“原来是荀彧和辛评。”这两个名字对张胤而言都是如雷贯耳。历史上,荀彧是曹操麾下第一战略大师,被曹操称为“吾之子房”,曾劝曹操迎汉献帝至许昌“迎奉天子以令诸侯”,甚得曹操器重,曹操每每出征,必令荀彧守家。

    这个时空,荀彧尚未及冠,但是年初何顒至颍川拜访荀爽,曾遇到荀彧,赞之“王佐之才”,由是荀彧之名传遍士林。荀彧是罕见的美男子,兼之喜熏香,乡人呼之“熏香荀君”,赞之美貌,以示喜爱。

    辛评出自阳翟辛氏,亦是大才。阳翟辛氏原居陇西,光武年间,其先人东迁,落脚颍川,百余年来,族中才人辈出,家族兴旺。辛评是同辈族人中的佼佼者,历史上,其在袁绍阵营功勋卓著,可惜为人忠直少变通,最后由于弟弟辛毗投降曹操,被袁谭猜忌,全家死于审配之手。

    荀彧与辛评自小交好,今日正巧是辛评自阳翟来访荀彧,到这酒肆中小酌,不想遇到张胤。

    张胤对历史上的荀彧极为推崇,可以说荀彧和关羽一样都是他最喜爱的三国人物,其余如张飞、赵云、诸葛亮、陆逊等都要排在荀彧之后。

    听到荀彧之名,张胤瞬间有一阵愣神。卢纨注意到他的失态,用手悄悄捅了捅他的腰。张胤反过神来,尴尬一笑,道:“失礼了,听到熏香荀君之名,如雷贯耳,一时走神了,请勿怪。吾是南阳张子承。”

    “悯农郎君?”荀彧和辛评肃然起敬,拱手见礼。

    张胤还礼,道:“颍川水好,产好酒,更养得好人才。二位才智高绝,集聚天地灵气,听你二人畅谈朝政事,句句切中时弊,吾获益匪浅。”

    荀彧谦逊道:“悯农郎君过誉了。悯农郎君孝勇闻名天下,敛孤灭蝗更显仁义之心,吾等自愧不如。君所作三篇训蒙文乃天下奇文字,吾常自念习之。”辛评在一旁亦附和点头。他二人在颍川、南阳,甚至洛阳都小有名气,但是无法与天下知名的悯农郎君相比,因此十分自谦。

    张胤微微摇头,他可不这么认为。这两人未来的成就都很高,特别是荀彧更是千古留名,他在后世只有仰视的份。这个时空,他只是借了穿越者的优势,才能彰显名声。

    随后,张胤又向荀彧、辛评介绍卢纨、张飞,武脂虎身份特殊,含糊带过。

    张胤与荀彧、辛评可谓一见如故,相谈甚欢,宛若故友相见,席间荀彧更郑重向张胤行礼拜谢,言张胤所做《三字经》彰表其先祖,对其家族有大助益。张胤将《三字经》中“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变成了“荀神君,有至德,教八子,名俱扬”,经稚童口口传诵,颍阴荀氏虽亦受党锢之禁,但名声不坠反涨。

    张胤不敢托大,亦郑重还礼,连称:“不敢当。”

    宴至金乌西坠而散,荀彧极力邀请张胤到荀家做客,张胤略一犹豫,最终还是选择婉拒,不是他不想,而是实在有顾虑,他虽任辽西长史,但实际执秉辽西一郡政事,现在因私请假三月,好说不好听,何况他那请假,基本是自己说了算,从未向赵延打过招呼。

    张胤一手拉住荀彧,一手拉住辛评,遗憾作别:“二友勿憾,吾如今虽住渔阳,但根在南阳。南阳、颍川,咫尺之遥,吾等定有再会之期。”

    荀彧、辛评点头称是。三人相握良久,终是揖礼别过。

    可是在场之人谁都没有想到,下次再见已是多年之后,风云际会之时。阅读库 www.yuedsk.comyuedsk www.yuedsk.com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峥嵘志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峥嵘志》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峥嵘志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峥嵘志》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