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库www.yuedsk.com)(阅读库 www.yuedsk.com) 林延潮担任经筵讲官以来,一直是老老实实的展书,翻书,用尺子押书,尽忠职守,但小皇帝一时兴起,当着满朝大臣的面询问,林延潮第一个反应是十分高兴,这表示天子对自己的赏识和看重啊。
若是能抖个机灵什么,还不是名闻朝堂之上啊!
林延潮刚想答之,突然想起,请教于经义,这是经筵讲官,日讲官的事,林延潮身为经筵展书官,没有资格回答,这是坏了规矩。
好比有专家教授在你面前,你不去请教,非要询问一个路人。
当然林延潮眼下并非路人,三元及第出身,又立言写出《尚书古文注疏》这等大作,论及学识不输给几位日讲官就是。只是林延潮毕竟不是经筵讲官,问学于殿前,于礼不合。
小皇帝这么问,满朝大臣也是惊讶。
此刻王家屏心底有些舒服了,天子已是问过他的意见了,他也答得很漂亮,但是又问林延潮,岂非是说他刚才答得不好。
其余经筵讲官,日讲官也是面露不快,天子不问他们,而问林延潮岂非表示他们不胜任。此刻御座上的小皇帝似也知他这么发问,于礼不合,但天子纶音已下,断然没有收回成命的道理。
经筵上有执事官,执事官由御史,给事中充任,此刻他们都是打起精神,若是林延潮回答有什么失仪的地方,他们立即就可弹劾。
林延潮没有立即答,而是等了片刻,但见左右大臣都在‘装死’没人冒出来说话。
林延潮以臣子礼答道:“陛下所问发人深省,微臣一时无解,方才王讲官所言亦可称见地高远,微臣方才解惑,从王讲官之言思之,太公以救民为心,伯夷以君臣之义为重,可谓太公之心在当时,伯夷之心在万世,皆为天下生民计也。”
林延潮这一番话后,众臣都在心底暗称妙。
林延潮不仅捧了天子,还赞了王家屏。这一番话,林延潮没有装逼地自述己见,而是从王家屏那番话中发散引申,等于补充并赞同王家屏之见。
至于太公之心在当时,伯夷之心在万世,论从王家屏的立意出,又不完全附于其见,隐隐还拔高了一筹。
一旁充任经筵书写讲章官的文华殿中书舍人,听了林延潮之言,不由纷纷点头心道,真不愧是状元公,林三元之名得来其是侥幸,真的是有真知灼见啊!
然后几名中书舍人奋笔疾书。
帝御文华殿听讲《孟子,离娄篇》,问经筵讲官王家屏,夷太公皆处海滨而归文王,但武王伐纣,太公佐之,伯夷扣马而谏,所见何以不同?
讲官答曰:太公佐之,伯夷扣谏,讲臣以为太公以救民为心,伯夷以君臣之义为重。
帝欣然又问展书官林延潮,展书官演其义答曰,太公之心在当时,伯夷之心在万世,皆为天下生民计也。
小皇帝十分欣慰,但他这一次长了记性,而是看向王家屏问道:“王先生以为展书官之言如何?”
王家屏方才那些不快早已散去,林延潮这么会做人,他也不会扫人面子于是道:“讲臣以为,展书官之言可圈可点,可释讲臣之意。”
小皇帝闻言哈哈一笑,确实林延潮方才一番话,答得极好。于是小皇帝道:“王先生,林修撰都可谓金玉之言,传旨下去,王先生,林延潮进讲有方,赐比甲,貂帽,彩币,鲥鱼。。”
经筵之后,天子都会对经筵讲官进行赏赐。普通人家请老师都给束倄,又何况天子给的赏赐。
只是平日赏赐的都是经筵讲官,其余官员只是御赐酒宴,给饭而已。而今日林延潮因御前奏对,得到天子赏赐,也获得了赏赐。
虽说这赏赐很微薄,但其中的荣誉更大于实际意义,说出去简直可以吹一年。
林延潮与王家屏二人当下在文华殿上叩谢天子赏赐。
随即经筵结束。
“奉天门外百官赐宴!”
太监宣旨。
众经筵官们当下文华殿退出。
要知道明朝皇帝很小气很吝啬,皇家赐宴平常都很简朴,如早朝退朝后的赐食,林延潮吃了几次,那简直就比猪食好那么一些。
但皇家赐宴唯独经筵宴可称精腆。经筵酒食十分丰盛由光禄寺珍馐,良坛二署于奉天门设宴。林延潮到奉天门后,但见不少官员们皆携家人,随从,堂吏,家仆而来。这些人来也就来了,手里还拿着饭盒框篮。
原来经筵宴不仅宴请经筵官,经筵官还可携家人,随从,堂吏,家仆,轿夫同来。
不仅如此经筵宴上不仅可以吃,吃完还能打包,吃了饭不仅可将菜肴打包,还能将碗筷酒器顺走,没错,是顺走,而不叫偷,故而京官称此为“吃经筵”。
万历野获编的作者沈德符,自他爹沈自邠任经筵官后,经常吃他爹从经筵上打包回来的饭食。沈德符还将此事写下来,记录在书里。
经筵宴上,林延潮自也是叫上展明,陈济川一并与自己沾光。
这经筵宴席果真相当丰盛,一席桌上茶食四碟,馓子一碟,果子五碟,按酒(下酒肉菜)五盘,点心一碟,攒菜一碟,汤三品,菜四色分别是烧鸭,白炸猪肉,水晶膀蹄,糟鲥鱼,饭一分,酒六钟。
林延潮与日讲官朱赓一桌,但见朱赓携了了夫人,小妾,两名轿夫,一名长随,每人人手提了一个饭盒框篮前来赴宴。
朱赓见林延潮,只带了两名下人,而且都是空手而来,顿时有几分不好意思。朱赓是个厚道人,向林延潮拱手道:“宗海,拖家带口真是让你见笑了。”
林延潮连忙道:“金庭兄万勿这么说,天子赐席,我等自当携家人共沐天恩。”
朱赓的妻妾见林延潮这么说,都是大生好感,一并笑着道:“状元郎真是会说话,咱们这饭盒框篮有多余的,你匀几个走。”
林延潮笑着道:“多谢好意,咱也有准备。”
说完展明,陈济川掏出两块布来,原来林延潮虽没准备饭盒框篮,而是备了包裹准备打包。朱赓见林延潮如此不由大笑,心底的那点小尴尬早没有了,反而心道原来你这小子也是早有准备。
林延潮也是会意一笑。于是林延潮与朱赓共同落座,两边下人不约而同地,先将茶食,果子,馓子等干货先是平分打包了,然后一并开吃。
酒过三巡,朱赓笑着问道:“宗海,可觉得经筵菜肴如何?”
林延潮道:“盘盘可用,只是味道却淡了一些。”
朱赓疑道:“莫非闽菜口味颇重?”
林延潮笑了笑道:“并非如此,只是在下出身寒微,自小喜吃辛辣味重之物,宫廷雅宴菜色虽好,却是不和我的口味。”
朱赓知道在吃食上出身寒微之士,喜吃辛辣味重之食,而数代富贵人家里,却喜食清淡。朱赓官却十分清廉,一文不纳,所以他虽贵为天子日讲官,但日子过得十分清贫,否则也不会吃个经筵还大包小包的。不过朱赓可是世代官宦出身,饮食上却如富贵之家无二。
此刻朱赓听林延潮说得如此坦白,顿时大生好感赞道:“宗海真坦荡君子。”
林延潮对朱赓清正廉洁也很敬佩:“哪里,金庭兄才是真正的君子。”
宴席上林延潮与朱赓聊得高兴。
这时在文华殿里,几人却谈起了林延潮的名字。
在文华殿偏殿,张居正,张四维,李伟等大臣都随侍在偏殿内。
经筵之后,天子用完御膳,会在文华殿东暖阁内批改奏章,而内阁大臣在偏殿随侍。天子批改奏章若有疑难,可随时召问。
眼下天子正在暖阁里用膳,宫内太监也是给张居正等人,端来茶食。
这文华殿偏殿里添了炭盆,可谓十分温暖。至于随侍天子,几位大臣桌上饭食也是十分丰盛,各摆了十几样点心。
这时武清伯李伟刚喝完一碗米粥,随即开口道:“陛下虽是年幼,但真是勤于政务,称得上宵衣旰食四字。”
张居正不喜李伟,自顾喝着茶饮,对他的话没做理会。张四维放下茶碗,接过李伟的话头道:“武清伯所言极是,陛下少年英睿,又如此勤政,将来必为一代明君。”
听申时行夸奖,李伟捏须哈哈笑着,打量了一眼张居正的神色。
这一次天下清丈田亩,他在京郊外,以及山西老家隐匿的税田,被查出六千余亩,张居正将此写信给李伟让他私下退两千亩出来。李伟没办法,只好这么办,若他不就范,张居正就要将事情揭出去,如此不仅是他,天子和李太后也是同样没颜面。
但因此事李伟对张居正心底是一百个怨恨。
于是李伟向张居正道:“元辅,今日天子在经筵上,向林修撰发问,足见天子对其钦点状元的器重,似有意让林修撰侍驾,充日讲官,经筵讲官!”
日讲官,经筵讲官,一贯由内阁大臣在翰林院,詹事府里遴选后,再通由吏部,礼部奏请天子。
吏部,礼部不过走个过场,但真正日讲官,经筵讲官人选,一直都是抓在内阁首辅手上。日讲官,经筵讲官是翰林官将来出阁拜相的进身之阶,故而非内阁的亲信,绝不会授予他人。
日讲官,经筵讲官选拔权力从来都是内阁首辅的一亩三分地,连天子也无权过问,李伟竟敢就此事询问张居正,这不是触了他的逆鳞吗?
李伟言语时,张居正夹起一块水晶糕,纳入口中正细细咀嚼。
对于李伟发问,张居正没有表态,而是对一旁张四维问道:“武清伯之见颇有见地,林修撰自轮值内阁以来,子维多与他打交道,你觉得如何?”
张四维与李伟交好,都是山西老乡,李伟又与张居正交恶,处于两难之地。他知张居正问自己,是要自己在他与张居正之间表明一个态度。
张四维暗恨李伟愚蠢,这等攻击对张居正而言不痛不痒,你只能逞口舌之能,恶心他一下罢了,却将自己拖下水来。
所以张四维绝不能顺着李伟的话说,他道:“仆与林修撰公事数月,觉得其人精明能干,若以日讲官,经筵官而论,其人品端方,才识卓越,本是最好人选,但林修撰出身闽地,平日说话自带少许俚腔,若是充经筵官,日讲官时,令天子有片语不晓,就为不妥了。故而开国以来少有用闽人侍驾,用为经筵,日讲官。”
张居正轻轻点了点头。
李伟若非女儿,哪里有今日身份。没有从卑官一级一级爬上来,故而他朝堂上的经验与张居正,张四维相差了好几个级别。他一心拿话刺张居正,但张居正没有接招,而是一句话下让张四维‘倒戈’了。
于是李伟愤怒与张四维争辩道:“次辅此言差矣,嘉靖朝时以礼部右侍郎兼翰林院学士,充经筵日讲官的林贞恒,不也是闽人吗?”
李伟说了这话,见张居正脸沉了下来,心底有几分得意。这林贞恒就是林燫,乃是张居正的政敌,他的弟弟林烃也是因反对张居正而辞官的。众所周知,林延潮的业师就是林烃,李伟就是借着这话来引起张居正对林延潮的不快。李伟虽是政治上虽不聪明,但明捧暗贬的套路也是明白的。
张居正端起茶呷了一口道:“武清伯对朝堂上的事真是用心,可与其如此,倒不如想想家里那几亩薄田。”
李伟听张居正这么说,知自己那点小心眼被他看穿了,顿时恼羞成怒。
李伟想了想,张居正只让自己上报两千亩,已是给自己面子了,若是真得罪了他,六千亩都报上去,他堂堂武清伯日子可就难受了于是只能闭嘴,稍后入暖阁见过天子后即是离开文华殿。
李伟走后,张四维向张居正问道:“听闻陈经邦已两次上表,言身体有疾,请辞日讲官之事。若天子准许,元翁是否有意令林延潮补之?”
张居正听了捏须道:“经筵日讲乃是受知于天子,林延潮为官不过一年,资历尚浅,姑且不用吧。”(未完待续。)
阅读库 www.yuedsk.comyuedsk www.yuedsk.com
若是能抖个机灵什么,还不是名闻朝堂之上啊!
林延潮刚想答之,突然想起,请教于经义,这是经筵讲官,日讲官的事,林延潮身为经筵展书官,没有资格回答,这是坏了规矩。
好比有专家教授在你面前,你不去请教,非要询问一个路人。
当然林延潮眼下并非路人,三元及第出身,又立言写出《尚书古文注疏》这等大作,论及学识不输给几位日讲官就是。只是林延潮毕竟不是经筵讲官,问学于殿前,于礼不合。
小皇帝这么问,满朝大臣也是惊讶。
此刻王家屏心底有些舒服了,天子已是问过他的意见了,他也答得很漂亮,但是又问林延潮,岂非是说他刚才答得不好。
其余经筵讲官,日讲官也是面露不快,天子不问他们,而问林延潮岂非表示他们不胜任。此刻御座上的小皇帝似也知他这么发问,于礼不合,但天子纶音已下,断然没有收回成命的道理。
经筵上有执事官,执事官由御史,给事中充任,此刻他们都是打起精神,若是林延潮回答有什么失仪的地方,他们立即就可弹劾。
林延潮没有立即答,而是等了片刻,但见左右大臣都在‘装死’没人冒出来说话。
林延潮以臣子礼答道:“陛下所问发人深省,微臣一时无解,方才王讲官所言亦可称见地高远,微臣方才解惑,从王讲官之言思之,太公以救民为心,伯夷以君臣之义为重,可谓太公之心在当时,伯夷之心在万世,皆为天下生民计也。”
林延潮这一番话后,众臣都在心底暗称妙。
林延潮不仅捧了天子,还赞了王家屏。这一番话,林延潮没有装逼地自述己见,而是从王家屏那番话中发散引申,等于补充并赞同王家屏之见。
至于太公之心在当时,伯夷之心在万世,论从王家屏的立意出,又不完全附于其见,隐隐还拔高了一筹。
一旁充任经筵书写讲章官的文华殿中书舍人,听了林延潮之言,不由纷纷点头心道,真不愧是状元公,林三元之名得来其是侥幸,真的是有真知灼见啊!
然后几名中书舍人奋笔疾书。
帝御文华殿听讲《孟子,离娄篇》,问经筵讲官王家屏,夷太公皆处海滨而归文王,但武王伐纣,太公佐之,伯夷扣马而谏,所见何以不同?
讲官答曰:太公佐之,伯夷扣谏,讲臣以为太公以救民为心,伯夷以君臣之义为重。
帝欣然又问展书官林延潮,展书官演其义答曰,太公之心在当时,伯夷之心在万世,皆为天下生民计也。
小皇帝十分欣慰,但他这一次长了记性,而是看向王家屏问道:“王先生以为展书官之言如何?”
王家屏方才那些不快早已散去,林延潮这么会做人,他也不会扫人面子于是道:“讲臣以为,展书官之言可圈可点,可释讲臣之意。”
小皇帝闻言哈哈一笑,确实林延潮方才一番话,答得极好。于是小皇帝道:“王先生,林修撰都可谓金玉之言,传旨下去,王先生,林延潮进讲有方,赐比甲,貂帽,彩币,鲥鱼。。”
经筵之后,天子都会对经筵讲官进行赏赐。普通人家请老师都给束倄,又何况天子给的赏赐。
只是平日赏赐的都是经筵讲官,其余官员只是御赐酒宴,给饭而已。而今日林延潮因御前奏对,得到天子赏赐,也获得了赏赐。
虽说这赏赐很微薄,但其中的荣誉更大于实际意义,说出去简直可以吹一年。
林延潮与王家屏二人当下在文华殿上叩谢天子赏赐。
随即经筵结束。
“奉天门外百官赐宴!”
太监宣旨。
众经筵官们当下文华殿退出。
要知道明朝皇帝很小气很吝啬,皇家赐宴平常都很简朴,如早朝退朝后的赐食,林延潮吃了几次,那简直就比猪食好那么一些。
但皇家赐宴唯独经筵宴可称精腆。经筵酒食十分丰盛由光禄寺珍馐,良坛二署于奉天门设宴。林延潮到奉天门后,但见不少官员们皆携家人,随从,堂吏,家仆而来。这些人来也就来了,手里还拿着饭盒框篮。
原来经筵宴不仅宴请经筵官,经筵官还可携家人,随从,堂吏,家仆,轿夫同来。
不仅如此经筵宴上不仅可以吃,吃完还能打包,吃了饭不仅可将菜肴打包,还能将碗筷酒器顺走,没错,是顺走,而不叫偷,故而京官称此为“吃经筵”。
万历野获编的作者沈德符,自他爹沈自邠任经筵官后,经常吃他爹从经筵上打包回来的饭食。沈德符还将此事写下来,记录在书里。
经筵宴上,林延潮自也是叫上展明,陈济川一并与自己沾光。
这经筵宴席果真相当丰盛,一席桌上茶食四碟,馓子一碟,果子五碟,按酒(下酒肉菜)五盘,点心一碟,攒菜一碟,汤三品,菜四色分别是烧鸭,白炸猪肉,水晶膀蹄,糟鲥鱼,饭一分,酒六钟。
林延潮与日讲官朱赓一桌,但见朱赓携了了夫人,小妾,两名轿夫,一名长随,每人人手提了一个饭盒框篮前来赴宴。
朱赓见林延潮,只带了两名下人,而且都是空手而来,顿时有几分不好意思。朱赓是个厚道人,向林延潮拱手道:“宗海,拖家带口真是让你见笑了。”
林延潮连忙道:“金庭兄万勿这么说,天子赐席,我等自当携家人共沐天恩。”
朱赓的妻妾见林延潮这么说,都是大生好感,一并笑着道:“状元郎真是会说话,咱们这饭盒框篮有多余的,你匀几个走。”
林延潮笑着道:“多谢好意,咱也有准备。”
说完展明,陈济川掏出两块布来,原来林延潮虽没准备饭盒框篮,而是备了包裹准备打包。朱赓见林延潮如此不由大笑,心底的那点小尴尬早没有了,反而心道原来你这小子也是早有准备。
林延潮也是会意一笑。于是林延潮与朱赓共同落座,两边下人不约而同地,先将茶食,果子,馓子等干货先是平分打包了,然后一并开吃。
酒过三巡,朱赓笑着问道:“宗海,可觉得经筵菜肴如何?”
林延潮道:“盘盘可用,只是味道却淡了一些。”
朱赓疑道:“莫非闽菜口味颇重?”
林延潮笑了笑道:“并非如此,只是在下出身寒微,自小喜吃辛辣味重之物,宫廷雅宴菜色虽好,却是不和我的口味。”
朱赓知道在吃食上出身寒微之士,喜吃辛辣味重之食,而数代富贵人家里,却喜食清淡。朱赓官却十分清廉,一文不纳,所以他虽贵为天子日讲官,但日子过得十分清贫,否则也不会吃个经筵还大包小包的。不过朱赓可是世代官宦出身,饮食上却如富贵之家无二。
此刻朱赓听林延潮说得如此坦白,顿时大生好感赞道:“宗海真坦荡君子。”
林延潮对朱赓清正廉洁也很敬佩:“哪里,金庭兄才是真正的君子。”
宴席上林延潮与朱赓聊得高兴。
这时在文华殿里,几人却谈起了林延潮的名字。
在文华殿偏殿,张居正,张四维,李伟等大臣都随侍在偏殿内。
经筵之后,天子用完御膳,会在文华殿东暖阁内批改奏章,而内阁大臣在偏殿随侍。天子批改奏章若有疑难,可随时召问。
眼下天子正在暖阁里用膳,宫内太监也是给张居正等人,端来茶食。
这文华殿偏殿里添了炭盆,可谓十分温暖。至于随侍天子,几位大臣桌上饭食也是十分丰盛,各摆了十几样点心。
这时武清伯李伟刚喝完一碗米粥,随即开口道:“陛下虽是年幼,但真是勤于政务,称得上宵衣旰食四字。”
张居正不喜李伟,自顾喝着茶饮,对他的话没做理会。张四维放下茶碗,接过李伟的话头道:“武清伯所言极是,陛下少年英睿,又如此勤政,将来必为一代明君。”
听申时行夸奖,李伟捏须哈哈笑着,打量了一眼张居正的神色。
这一次天下清丈田亩,他在京郊外,以及山西老家隐匿的税田,被查出六千余亩,张居正将此写信给李伟让他私下退两千亩出来。李伟没办法,只好这么办,若他不就范,张居正就要将事情揭出去,如此不仅是他,天子和李太后也是同样没颜面。
但因此事李伟对张居正心底是一百个怨恨。
于是李伟向张居正道:“元辅,今日天子在经筵上,向林修撰发问,足见天子对其钦点状元的器重,似有意让林修撰侍驾,充日讲官,经筵讲官!”
日讲官,经筵讲官,一贯由内阁大臣在翰林院,詹事府里遴选后,再通由吏部,礼部奏请天子。
吏部,礼部不过走个过场,但真正日讲官,经筵讲官人选,一直都是抓在内阁首辅手上。日讲官,经筵讲官是翰林官将来出阁拜相的进身之阶,故而非内阁的亲信,绝不会授予他人。
日讲官,经筵讲官选拔权力从来都是内阁首辅的一亩三分地,连天子也无权过问,李伟竟敢就此事询问张居正,这不是触了他的逆鳞吗?
李伟言语时,张居正夹起一块水晶糕,纳入口中正细细咀嚼。
对于李伟发问,张居正没有表态,而是对一旁张四维问道:“武清伯之见颇有见地,林修撰自轮值内阁以来,子维多与他打交道,你觉得如何?”
张四维与李伟交好,都是山西老乡,李伟又与张居正交恶,处于两难之地。他知张居正问自己,是要自己在他与张居正之间表明一个态度。
张四维暗恨李伟愚蠢,这等攻击对张居正而言不痛不痒,你只能逞口舌之能,恶心他一下罢了,却将自己拖下水来。
所以张四维绝不能顺着李伟的话说,他道:“仆与林修撰公事数月,觉得其人精明能干,若以日讲官,经筵官而论,其人品端方,才识卓越,本是最好人选,但林修撰出身闽地,平日说话自带少许俚腔,若是充经筵官,日讲官时,令天子有片语不晓,就为不妥了。故而开国以来少有用闽人侍驾,用为经筵,日讲官。”
张居正轻轻点了点头。
李伟若非女儿,哪里有今日身份。没有从卑官一级一级爬上来,故而他朝堂上的经验与张居正,张四维相差了好几个级别。他一心拿话刺张居正,但张居正没有接招,而是一句话下让张四维‘倒戈’了。
于是李伟愤怒与张四维争辩道:“次辅此言差矣,嘉靖朝时以礼部右侍郎兼翰林院学士,充经筵日讲官的林贞恒,不也是闽人吗?”
李伟说了这话,见张居正脸沉了下来,心底有几分得意。这林贞恒就是林燫,乃是张居正的政敌,他的弟弟林烃也是因反对张居正而辞官的。众所周知,林延潮的业师就是林烃,李伟就是借着这话来引起张居正对林延潮的不快。李伟虽是政治上虽不聪明,但明捧暗贬的套路也是明白的。
张居正端起茶呷了一口道:“武清伯对朝堂上的事真是用心,可与其如此,倒不如想想家里那几亩薄田。”
李伟听张居正这么说,知自己那点小心眼被他看穿了,顿时恼羞成怒。
李伟想了想,张居正只让自己上报两千亩,已是给自己面子了,若是真得罪了他,六千亩都报上去,他堂堂武清伯日子可就难受了于是只能闭嘴,稍后入暖阁见过天子后即是离开文华殿。
李伟走后,张四维向张居正问道:“听闻陈经邦已两次上表,言身体有疾,请辞日讲官之事。若天子准许,元翁是否有意令林延潮补之?”
张居正听了捏须道:“经筵日讲乃是受知于天子,林延潮为官不过一年,资历尚浅,姑且不用吧。”(未完待续。)
阅读库 www.yuedsk.comyuedsk www.yuedsk.com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