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十字路的选择



阅读库推荐各位书友阅读:铁骨金魂第7章 十字路的选择
(阅读库www.yuedsk.com)(阅读库 www.yuedsk.com)    小道消息有时候来的是有鼻子有眼,比新华社消息还快。小道消息不需要谁去审核,虽然没有广播电台报纸媒体的宣传,但那些自以为是的不冒烟的分析家一两句精典地评析,也会传得沸沸扬扬。

    小道消息说:美国杜鲁门开始武装侵犯朝鲜了,朝鲜领袖金日成在朝鲜掀起了全民的反美战争。

    小道消息说:金日成向我们的毛主席求救了,毛主席好几天吃不好睡不好,一直在考虑是否对朝鲜给予军事援救的问题。小道消息还说毛主席主张军事援救的意见在中央高层反对意见占了主流,为此,毛主席专门召开了有关朝鲜问题和台湾问题的军事会议,就连威震中外的林彪,也没有对援助的意见表现热情地支持。

    消息在社会灵通人士间越传越奇,好像是亲自目睹似的:杜鲁门还派了一支舰队到台湾海峡,支持蒋介石反攻大陆。消息传扬的结果只有一条,中国又要打仗了,战场不是在台湾就是在朝鲜,反正是要打仗了,因为说一不二的开国领袖毛泽东是战无不胜的东方巨人。

    一向不太关注国际形势的姜大山专门买了个收音机,他对解放军是否要打仗的消息表现得特别敏感。他就姜小燕这么一个女儿,如果要打仗这个未来的女婿是不是也要上战场了?他在这方面开始动起了脑筋,这是关系到他姜小燕切身利益的大事,他不得不为姜小燕的将来认真考虑。为此,他专门在楼上一个小房间里接待老乡刘步荣。

    “你听谁说的?”

    “外面都在谣传,你作为连长还不知道?”姜大山奇怪地看着刘步荣。

    “别听那些谣言,反正部队上没有这方面的消息。”

    “我只是随便问问,担心你们是不是又要打仗了,没别的意思。”

    “要真能打仗就好,憋得人心里发慌,我是军人,我就喜欢打仗。”

    “要是真打起来,那朱彦夫不也得去了?”

    “那当然,他是军人嘛!”

    “可据我所知,打仗一般要十八岁以上的才能去,朱彦夫还不到十八岁呀。”

    “可他是老战士了,你什么意思?”刘步荣端着酒杯警觉地看着姜大山。

    姜大山见刘步荣的脸上没有了笑容,不敢正视他的眼睛,干笑了一声:“来,再干一杯,没什么意思,随便说说而已,随便说说而已。”

    “不,你好像是话里有话,你不说清楚了,这酒就不喝了。”刘步荣重重地放下酒杯。

    “你看你,这不是还没有打仗嘛。”姜大山赔着笑脸说,“就板出一副要吃人的样子,我胆小,可别吓着我。”

    刘步荣又把杯子的酒一仰脖倒进了口里,但脸上仍然没有笑容:“我们是老乡,有什么话就说,有什么屁就放,别藏着掖着吞吞吐吐的叫人不痛快。”

    “我的意思是说,朱彦夫还不到十八岁,既然是老战士了,肯定得服从部队听首长的话,听毛主席的话,但是朱彦夫他家的情况你是知道的,就一个老母亲,万一要是打起仗来,万一朱彦夫有个三长两短的,你让他母亲还怎么活下去呀,我的意思是如果真要打起仗来,看在老乡的面子上提前知会一声,能不能让朱彦夫离开军队……”

    刘步荣一巴掌拍在桌上,“砰”地一下桌上的盘子全部跳了起来,他怒不可遏了:“住口,你敢动摇军心,你敢拉老子的后腿?告诉你,如果明天真打起仗来,我就叫朱彦夫第一个冲在最前面!”

    姜大山摇摇头:“你看你,刚才你不是说是外面的谣言吗,用得着发火?”

    刘步荣没好气地说:“如果是真的,就凭你刚才的思想态度,我就该枪毙你!”

    民间的小道消息确实不是扑风捉影的胡说八道。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顷刻之间,全世界人们的目光都集中到东北亚洲的这个半岛上来。

    就在半个月以前,中国共产党刚刚召开了七届三中全会。全会确定全党的主要任务是,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而斗争。全会还决定,要在1950年复员一部分军队。然而,一件毛泽东不希望发生的事情发生了。美国对朝鲜半岛的事态迅速作出了反应。它的反应,不仅针对朝鲜,也针对中国。新中国成立后,美国继续在军事上援助蒋介石,同时扶持朝鲜、越南等国的反动势力,建立针对中国的包围圈。

    6月27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声明,宣布出兵朝鲜,并命令美国海军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同日,联合国安理会在美、英等国的操纵下通过决议,联合国会员国要派兵随从美国军队入朝。周恩来外长就在杜鲁门发表声明的同一天,严正声明,一针见血地指出:“杜鲁门27日的声明和美国海军的行动,乃是对中国领土的武装侵略”。同一天,毛泽东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上指出:“各国人民的事情应该由各国人民来管,而不应由美国来管。”并号召“全国和全世界的人民团结起来,打败美帝国主义的任何挑衅。”6月28日,毛泽东继续发表讲话,号召“全国和全世界的人民团结起来,进行充分的准备,打败美帝国主义的任何挑衅。”同日,周恩来代表中国政府发表声明,强烈遣责美国侵略朝鲜、台湾及干涉亚洲事务的罪行。号召“全世界一切爱好和平正义和自由的人类,尤其是东方各被压迫民族和人民,一致奋起,制止美国帝国主义在东方的新侵略。”

    1950年7月10日,中国人民反对美国侵略台湾朝鲜运动委员会在北京成立,中共中央科学地分析了朝鲜战争的态势,为防不测,中央军委于7月13日作出了《关于保卫东北边防的决定》。抽调第13兵团所属第38、39、40及42军和3个炮兵师、1个高炮团等部组成东北边防军。并在14日发出《关于举行‘反对美国侵略台湾朝鲜运动周”的通知》。抗美援朝运动开始播及全国,形成第一个高潮。

    在朝鲜人民军的有力打击下,美国的增援部队并未给朝鲜战场带来转机。美第24师的一个先遣营和一个炮兵营在乌山地区遭到人民军的打击,几乎全军覆没。为摆脱政治与军事上的困境,美国政府操纵联合国安理会,在中苏两个常任理事国缺席的情况下通过非法决议,授权由美国组织“联合国军”武装干涉朝鲜。美国当局又授权麦克阿瑟为“联合国军”总司令。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不顾世界人民反对,悍然发动了对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武装入侵,并妄图以此为跳板矛头直指刚刚诞生的新中国。

    刚刚诞生的新中国,战争的创伤还在医治,炮火的硝烟还未散尽,这头东方睡狮的伤口还未结痂,正是需要大量营养的时候,她在上下数千年的历史沉浮中,已经饱受了内忧外患的蹂躏,拖着沉重的步伐,好不容易创造了这个和平的环境,一切百废俱兴,很需要一个和平安定环境进行休养生息。但是美帝国主义发动侵朝战争,把侵略战火烧到中国东北大门,唇亡齿寒,中国将采取什么态度?中国要不要出兵参战?特别是要不要同头号资本主义强国的美国军队作战?身为中国最高统帅的毛泽东主席站在历史高度以超人的胆识果断地握起了铁拳。

    1950年10月4日午后,西北军政委员会主席彭德怀奉命乘专机飞抵北京,参加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

    中南海颐年堂会议室里,中共中央正在举行政治局扩大会议,讨论出兵援朝问题,与会者围绕着出兵朝鲜问题展开了争论。从7月初开始到10月初,各次有关朝鲜局势的中央军委会议都是在出兵与不出兵的十字路口上交锋纠葛,都是在国情和国力上摆出充足的道理。

    毛泽东丢掉手里的烟蒂,双手叉腰站起来说:“你们说的都有道理,但不管怎么说,别人要亡国了,我们站在旁边观看,心里难过哟!美帝国主义如果干涉,不过三八线,我们不管,如果过三八线,我们一定过去打。”

    三八线是位于朝鲜半岛上北纬38度附近的一条军事分界线。日本投降后就成为大韩民国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临时分界线,通称“三八线”。三八线北部为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南部为大韩民国。长度248公里,宽度大约4公里。双方一度都有重兵把守,并互相播放广播。近几年局势缓和,基本没有冲突。

    美国的决策者们对中国的态度视而不见。从27日起,美国空军飞机不断侵犯中国领空,对东北边境地区进行轰炸、扫射和侦察活动。对此,中国政府强烈谴责美国蓄意扩大武装侵略,要求安理会制裁美国的侵略罪行。为保卫中国东北安全和必要时支援朝鲜人民,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应急措施,包括抽调战略预备队向东北地区集结,组成东北边防军。9月底,当“联合国军”进抵“三八线”时,周恩来于30日发表演说,对美国提出严正警告:“中国人民热爱和平,但是为了保卫和平,从不也永不害怕反侵略战争。中国人民决不能容忍外国的侵略,也不能听任帝国主义者对自己的邻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

    彭德怀双手拥护毛泽东出兵援朝的决策。会后,毛泽东与彭德怀就出兵朝鲜问题交换了意见。毛泽东就立马想到了正在西北军政委员会主持研究大西北经济建设规划会议的彭德怀,曾赋予这位“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的右臂突然被紧急召进北京。当毛泽东把挂帅出兵的重任交给彭德怀的时候,彭德怀毫不犹豫地说:“我服从中央的决定。”毛泽东略带感慨地说:“这我就放心了。现在美军已分路向三八线冒进,我们要尽快出兵,争取主动。今天下午政治局继续开会,请你摆摆你的看法。”

    下午的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彭德怀从帝国主义的本性谈到社会主义阵营,从敌我双方实况谈到中国人民的义务,最后表示了自己的观点:“出兵援朝是必要的,打烂了,等于解放战争晚胜利几年。如美军摆在鸭绿江岸和台湾,它要发动侵略战争,随时都可以找到借口。”会议终于达成了高度一致,毛泽东向大家宣布政治局经过研究的决定:根据金日成的请求,派出中国人民志愿军,高举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的旗帜入朝参战,并任命彭德怀为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开完会的彭德怀从中南海出来,正好碰到毛岸英,毛岸英拦住了临危受命的彭老总,要求报名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彭德怀笑道:“你可是第一个报名参加志愿军的人!”彭德怀清楚毛岸英刚刚结婚一年,妻子刘思齐还有病住院,他非常感动,便对毛岸英说,等志愿军在朝鲜打几仗、立稳脚跟后你再过去。毛岸英态度坚定,坚决要求随第一批志愿军入朝作战。

    几天后,毛泽东设家宴为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壮行时,说:“老彭啊,我有一事相求。我这个儿子岸英想跟你到朝鲜打仗去。”彭德怀说:“去朝鲜有危险。总理说不想让岸英去。”毛泽东摆摆手,“这事我们不能听总理的,还是听岸英的吧。”当时在座的毛岸英马上说:“让我去吧,我在苏联时和德国鬼子打过仗,我要亲眼看看美国鬼子这只纸老虎是个啥样子!”毛泽东也向彭德怀做起了工作:“岸英会讲俄语和英语,对你到朝鲜同各方面联络都方便些。”就这样,毛岸英成了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手下招收的第一个兵。

    上海鲁迅公园。

    这个公园是海滨公园的前身,为纪念鲁迅先生逝世五十周年而易名的。因此这里便成了市民们抢热的游玩场所。

    姜小燕一大早就把朱彦夫邀到了这里。

    公园里游人很多,朱彦夫被几个拉二胡的吸引了脚步,听惯了炮火之声的朱彦夫听着悠扬的二胡之声,思绪好像一下又回到了沂蒙山老家的童年。庄子里的老秀才喜欢拉二胡,每年大年夜他都会高兴地为围在身边的一群孩子拉上一段《孟姜女》和《沂蒙山小调》的,如果在沂蒙山也有这么个场所该有多好啊!

    “你喜欢听音乐?”姜小燕感到新鲜。

    朱彦夫摇摇头:“这玩意听不懂,好奇而已。上海滩到底有多大呀,今天坐了一早上的车,还真分不清东西南北了。你原来常到这里来玩?”

    “不是因为你,我怎么会来这里,在我爸爸的心里你才是他的最爱,平日里,他可舍不得时间让我到处闲逛,更别说专门拿出钱来要我大把的花销。我是秃子跟着月亮走,沾你的光了。”

    “尽瞎说,”朱彦夫把手搭在姜小燕的肩上,“没有你,你爸爸会对我这样,你才是你爸掌上的明珠呢,我嘛,只是这明珠的看护神而已,如果把你这颗珠子弄坏了,你爸还不找我拼命?”

    “什么弄坏了,你真坏!”姜小燕娇嗔地捶打朱彦夫的背,心里漾溢着幸福的甜蜜。

    朱彦夫笑了,抓着姜小燕嫩柔的小手,轻轻地玩抚着。

    爱情像磁铁般紧紧吸附着两颗火热的心,自从姜小燕透露了她的爱心之后,朱彦夫就像变了个人似的,感到生活充满了激情,充满了甜蜜。他在无形之中开始盼望着星期天的到来,随着接触次数的增多,他的这种期盼也越来越强烈,爱情的力量既鼓舞着他学习的劲头也颓废着他学习的毅力。一到星期天的日子,他就无心专注他的功课,甚至连书本也怕再翻一下,只是一心地等待姜小燕的到来,二人的世界是浪漫的,是迷人的。姜小燕告诉他她爸爸要他把母亲接到这个大都市来,这里将是他以后永远的家。朱彦夫虽然为这如梦般的机遇而兴奋得含笑入梦,但他并没有把他的艳遇写信告诉母亲,曾经产生的书信念头在他的冷静中变得十分理智,他明白含辛茹苦的母亲最大的企希就是身边有一个知冷知热的亲人,他也知道母亲最大的眷恋是沂蒙山老家的山山水水,因为那里有她的老伴,有她的孩子,虽然那些亲人都已作古,但守候那种凄婉的哀思是谁也割不断的情怀。朱彦夫渴望都市生活,但又不忍心破坏母亲那一片宁静,尤其是近一段时间的军事气氛夹杂着浓烈的硝烟味道——军事操练突然加紧,文化课程日益减少,这一切似乎都预示着大战在即。他渴望永久的和平,他明白自己是一个军人,他理解一个军人必须为和平的未来所做出的选择,他希望他所爱着的人能与他一道并肩走向保卫和平的征途。

    “燕子,你想参加解放军吗?”朱彦夫冷不丁地问姜小燕,他已经有二十来天没有见到她了,这个问题他思索了很久,他担心下一次见面的时间也许会更长,他甚至担心部队随时会接到命令离开这个地方,他确实愿意天天能看到她的身影,他想知道她的想法。

    姜小燕对这个问题非常敏感,她爸爸姜大山存心让她感化朱彦夫,特意提醒她带朱彦夫到鲁迅公园的目的就是要他看看这里的大学生们,希望朱彦夫能站在爱情温暖的怀抱里弃军从事专业的文化学习,远离极有可能踏上炮火纷飞的军营,没有想到朱彦夫竟然有了带她随军的意思。

    姜小燕没有直接说“不”,看着对面走来的几个学生,答非所问:“你看那些学生,我真羡慕她们,听着她们的欢笑我就想起了我自己,爸爸完全有能力让我像她们一样,可爸爸没有这样做。”姜小燕突然发现她们向她投来惊羡的目光,她知道那是因为她们看到了她身边高大的军人,一种得意的自醉抬起了她的胸膛,指着前面的一张排椅,说,“去那里歇歇脚吧。”

    他们坐在树荫下的空椅上,风轻轻地掠过,带来了一丝凉爽。姜小燕见朱彦夫的脸上热汗未散,借手里的凉帽当扇,为朱彦夫送去温柔的舒适。

    “你很想读书是吗?”

    “是很想读书,但现在不想了。厂子离不开我,我也很喜欢厂子。”姜小燕看着朱彦夫的脸,“我爸爸希望你能读书,他说,只要你有这个想法,无论花多少钱,他都可以支持你,爸爸说,中国才解放,有一肚子文化很重要,国家需要有文化的人才,你愿意读书吗?”

    “我家祖祖辈辈都是睁眼瞎,读不起书,新中国给了我新的生命,我当然渴望能有一肚子好文化呀,我是军人,我只能在部队这个大学校里尽量多学一点文化知识,可是……”

    “别可是啦,只要你有这个想法,你就一定能实现你读书的愿望。”姜小燕看到了希望。

    “燕子,这个愿望恐怕难以实现,广播里不是说美帝国主义在朝鲜挑起了战争,往台湾派发了军舰吗,我是军人,保家卫国是军人的天职,我喜欢读书,我渴望永久的和平,但为了更大的和平,我愿意上前线消灭敌人。”朱彦夫的眼里透着一股坚定、不可动摇的光泽。

    “你可以读军事学校呀,将来可以更好地保卫祖国。”姜小燕小心翼翼地注视着朱彦夫的眼睛。

    朱彦夫笑了:“那是以后的事,等把敌人全部消灭了,我第一件事就是要求进军校。”

    姜小燕脸上的希望消失了,眉头锁了起来。

    朱彦夫非常熟悉姜小燕眉头紧锁的脸,这是连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给他带来的交流。朱彦夫给姜小燕讲过他的战斗故事,每当听到朱彦夫的战友在枪林弹雨中倒下的情节,她都会惊恐地睁大眼睛,每当听到朱彦夫冒着炮火不顾生命危险往前冲的细节,她都会紧锁着眉头。她从朱彦夫的口中终于知道战斗中的生命是多么的脆弱,就像风吹落叶一样会随时终结。她诅咒战争,她珍惜生命,她无法理解这些明明知道会在战争中失去生命的人却为什么会不惜生命。“革命战士视死如归,共产党人的理想是解放全人类,是谋福于人民的。”朱彦夫这样解释。这样的解释姜小燕不能理解,生命是最宝贵的,没有了生命就不可能再去谈理想,就无法再去谈什么美好的生活。

    面对朱彦夫的选择,姜小燕的喉咙好想被什么堵住似的。朱彦夫描述的战斗场面在她的眼前翻滚,她希望永久的和平,她也深深地爱着朱彦夫,但要她支持他冲上生死未卜的战场她做不到,也说不出口,她唯一地希望就是他能留在上海,留在自己能心疼到能看到的地方,然后与他一起组建一个完整的家。

    “你不高兴了?”

    “我不想你继续留在部队,我有些害怕。”

    “什么?你要我背叛部队?你怎么会这么想?”朱彦夫不认识似的瞪着姜小燕。

    姜小燕看到了朱彦夫眼里暗含的不满,她明白自己不可能改变朱彦夫的思想,她什么也不想说,一种不被对方在乎的委屈涌上眼眶,泪水溢了出来。

    饱受革命战火洗礼的朱彦夫无法理解姜小燕狭隘的感情情怀,姜小燕也无法理解一个献身无产阶级解放事业的军人情感。在祖国利益和个人利益冲突时,他们选择了分手。

    连长刘步荣在老乡姜大山面前发了一顿火后,回到连队反反复复想了好久,他觉得他对老乡有些过分。毕竟姜大山是一个普通市民百姓,他的思想观点不可能站在国家的利益和人民的利益的高度上。再说了,他说的也是实情,朱彦夫毕竟还不够十八岁,虽然有了两年军龄和一年党龄,但朱彦夫还是个大龄孩子啊。就目前的形势来看,能不能打仗还说不准,但朱彦夫家里只有一个无依无靠的老母亲是铁打的事实啊,战场的生死是瞬间可以发生的,万一要是打起来谁又敢保证他朱彦夫不出个意外呢,如果真是那样朱彦夫的母亲不就生不如死了吗,更何况眼下的朱彦夫正享受着人类最珍贵的爱情生活!朱彦夫这个战士聪明好学,如果有机会深造一下将来必定是国家的可用之才,何不让他离开军营去充分地发挥自己呢?这番呵护朱彦夫的私心爬上了刘步荣的心头,他觉得这样做对朱彦夫、对朱彦夫的母亲以及对老乡和老乡的孩子姜小燕都是一个最完美的交待。为此,刘步荣跑到营党委要求了一个举荐离军留上海学习的指标。

    “连长,我不离开部队,只要帝国主义反动派亡我之心不死,我就要跟着部队与它们战斗到底。我十四岁追随部队到现在,是部队培养了我,是党给了我新的生命。部队就是我的家,说什么我也不会离开这个家。连长,我已经不小了,我已经不是个孩子了,我已经吃十八岁的饭了,你说的年龄不对。”朱彦夫拒绝在表格上签字,他怎么也想不明白,部队为什么还要在他的年龄上做文章,他现在比一般的战士还要高出半个头呢。

    “你有十八岁了?”

    “是呀,今天是7月15日,早在九天以前我就满十七进十八了。”

    连长懂得朱彦夫此时此刻的心情,他什么也不想说了,赞许地拍拍朱彦夫的肩头,毅然划燃火柴烧掉了他苦思冥想好几天弄来的表格。

    就在朱彦夫拒绝离军的第二天,他的所在部队接到了挥师北上保卫东北边防的命令。

    遗憾的是,就在部队刚刚开拔的当天下午,一封来自沂蒙山老家的信又以“查无此人”打回了沂蒙山老家。

    10月8日,毛泽东主席发布命令,将东北边防军立即改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受命部队开始紧急动员,利用各种形式召开誓师大会,并把具有“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标志全部改换,一支肩负祖国和人民重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就这样诞生了。

    10月8日夜,彭德怀走马上任,随东北人民政府主席高岗赴沈阳。9日召开边防军以上干部会议,传达中央出兵朝鲜的决定。10月11日,彭德怀率领志愿军一部乘上列车。列车载着中朝人民和世界人民的重托与期望,告别沈阳,向朝鲜江边的安东呼啸而去。

    彭德怀从沈阳乘火车来安东后,又接到了毛泽东催他去北京的急电:讨论入朝作战具体步骤。对于志愿军渡江作战,毛泽东极为关注,亲自参与了整个出兵计划的制定。

    夜色里,一辆吉普车悄然开向鸭绿江大桥,吉普车里端坐着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

    1950年10月19日的夜晚,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为了东方与世界和平,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揭开了反侵略战争的辉煌一页。

    本文为(http://)首发阅读库 www.yuedsk.comyuedsk www.yuedsk.com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铁骨金魂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铁骨金魂》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铁骨金魂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铁骨金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