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一场“春晚”



阅读库推荐各位书友阅读:真爱永存第四十七章 一场“春晚”
(阅读库www.yuedsk.com)(阅读库 www.yuedsk.com)    午夜十二点,四个人吃完饭后,刘茹收拾好碗筷,就一起出去看镇举办的“春晚”,四个人到达时,晚会已经早就开始了很久了,比中央电视台的春节晚会提前了一个半小时。位于小镇高处的渔子溪村民,是这道大年三十文化大餐的“主厨”。

    晚会的舞台,设在渔子溪村板房区的一块空地上。站在那里,可以俯瞰整个小镇的面貌。左边是仍在设禁的废墟,正中对着漩口中学遗址,右边是秀坪板房安置区。25日下午6点半,村民将一块红色的幕布缓缓拉起,上面的主题直奔未来——“明天会更好”。“春节过后,映秀就要展开大规模重建,每一个人找准自己的定位,充满信心地,要在己丑年大干一场。”村支书蒋永福对身边闻讯而来的记者说,这台村民和企业合办的晚会,目的只有一个,鼓劲。

    这是建村以来第一个“春晚”。

    夜晚的映秀小镇街灯亮起,板房里各家门口挂的红色灯笼,显得更加艳丽。

    台上的表演节目,台下的村民边观看边吃烤羊肉,甚至可以跑到旁边的咂酒坛中,透过长长的吸管,喝几口青稞酒润润喉。

    四个人立刻投身喧闹的人群中,薛平因为刚才有女同志,所以也没好意思放开量的喝,现在一看到那架在火堆上不断翻动的烤羊肉,闻着空气中飘散的肉香,听着那羊肉上滴出的油渐到火堆上发出‘刺啦,刺啦’声音,马上冲过去,拿起烤好的羊肉,边张开嘴狠狠的咬了一口,边来到一旁的咂酒坛旁拿起吸管,美美的喝了几大口青稞酒,然后不断的发出满足的叹息声。

    许国军笑着看着这一切,一直无法排遣的沉重心情刹那得到缓解。

    尽管小镇“春晚”设在渔子溪,但由于它是除夕夜映秀唯一群众集体活动,村支书蒋永福说,“我们这里是震中,欢迎全世界的朋友来做客。”果真,当晚全国各大媒体记者聚焦渔子溪,一些外国朋友也来了。

    67岁的理县人朱中宝坐在观众席上,穿着羌族服饰,看起来很像是为这台晚会准备的盛装。令老人惊叹的是,有舞台、有大屏幕,一个村子的“春晚”这么“现代”,不简单。

    何止是舞台,通往村子的山路两侧,插满了五颜六色的旗帜,村里到处挂着鼓舞励志的红色横幅。

    蒋永福说:“这台晚会的运作,用我刚学会的新名词讲,就是‘村企联合’。”他告诉记者,村里一直有搞春节晚会的想法,但资金有困难,统筹也没经验。去年12月,震后曾在村里做志愿者的天津泰达蓝盾集团董事长邹凌,再次访问村子,他把春晚的想法告诉了邹凌,二人一拍即合,泰达赞助这台春晚,还负责整台晚会的布景设计。

    这时远处传来守夜人的缓慢而洪亮的声音,“大年三十,注意安全,岁岁平安。”许国军抬头四处打量了一下,果然马锡章老人已经离开了热闹的人群,老人家先敲几下锣,再连续喊了两遍。

    他是村里的守夜人,更早的时候还曾是村长。自去年12月份,老人开始敲锣巡逻以来,没有一天间断过。不过除夕夜这天,他把喊的词换了,以前的大家都耳熟能详:“天干物燥,小心火烛”。

    他是自愿敲这‘平安锣’,年纪虽然大了,也想为村民的平安和村子的重建出点力。老人走到村口,看见村口挂的横幅,点头赞同暗想:“渔子溪要建羌乡第一村了,咱心里热和着呢。”他觉得自己浑身都充满了干劲。

    元旦期间,广东援建工作组向映秀每户人家都发了2009年新台历,1月份的台历画面就是映秀的规划效果图,图上的渔子溪很美,是一个旅游生态村。

    随着大屏幕中新年钟声的响起,距离舞台不远的空地上,烟花拔地腾空,各种颜色的礼花,将凌晨的渔子溪带入到魔幻时空。

    漫天烟花化春雪。一个小时后,夜空飞雪,很快将整个小镇覆盖了一层白色。“瑞雪兆丰年,今年应该有个好奔头。”雪在簌簌地下,小镇渐渐安静,希望的梦乡来了。

    把刘茹送回宿舍后,许国军慢慢的往回走,小宝也累了,薛平也喝了很多,所以爷俩就没一起送刘茹,其实许国军知道,薛平是想给他和刘茹创造单独在一起的机会:“这个薛平,地震后,还真就彻底变了一个人。”许国军即无奈,又欣慰的笑了。

    来到自己家门前,跺了跺脚上的沾的清雪,许国军正准备开门,隔壁传来的哭泣声惊动了他,他想了想,以为是自己听错了,又仔细竖起耳朵听了听,还真是女人的哭声:“这大过年的,谁在哭呢?”

    隔壁是张婶和她的27岁的儿媳妇吕红敏的家。

    张婶的丈夫和儿子,还有刚刚满一周岁的孙子都在这场灾难中离开了,家中就只有她和在储蓄所上班的儿媳妇。

    许国军平时和张婶很熟悉,张婶是个很善良,很和善的人,和她的儿媳妇接触不多,不是很熟悉。

    又听了一下,那沧桑的声音绝对不可能出自年轻女人的口,那么肯定是张婶了。许国军又听了两分钟,一直没有别的声音,他断定应该只有张婶自己在家:“今天过年啊,老人一定是想念自己的亲人了”许国军暗想。

    同情的推来张婶家虚掩的门,许国军进屋。

    十多平的小屋子,许国军一进屋就看见了坐在床边的椅子里掩面哭泣的张婶,老人凄楚的哭声让许国军感觉一阵阵的揪心。

    “张婶,别哭了,是不是想念亲人了,你这样难过,他们在另一个世界也会难过的,别哭了。”许国军笨拙又真诚的劝道。

    张婶听见声音,明显的吓了一跳,看清楚是隔壁的许国军,她看着许国军满是同情和了解的目光,本来想憋回去的眼泪,更疯狂的流了出来。

    许国军一下子就慌了,他笨手笨脚的拿过一旁脸盆里的毛巾,边往张婶手里塞,边尝试着找话题,想转移张婶的注意力:“张婶,你别哭,你吃饭了吗?你儿媳妇呢?”

    他不提还好,这一提,张婶哭的更凄惨。

    许国军慌手慌脚的不知道该怎么办,他实在没经验应付这种场面,正想着是不是把薛平叫来,毕竟他比较会说话,他也许有办法能把张婶劝好。

    张婶却慢慢的停住了哭声,她抽泣着拉过仓皇的站在那的许国军,看着许国军,她想起自己的儿子,自己的儿子比许国军小几岁,如果自己的儿子也活着,那该多好。

    老人凄苦的看着许国军:“孩子,你说,为什么死的不是我啊,我这么大岁数了,多活几年,少活几年没关系,我怎么不替我儿子和孙子死啊。”说完老泪纵横。

    许国军笨拙的握住老人冰凉哆嗦的双手:“婶,这不是你我能左右的,我也曾想过,只要能让我老婆孩子活过来,我可以替她们死,但是,天意是不可改变的,老天让我们活着,是因为有我们还没完成的使命,死去的人其实也不讳离开我们,她们都在天上看着我们,陪着我们呢。”不善言辞的他实在说不出更有说服力的话,这些话也是他这么长时间所想的,所以就用来劝慰悲伤的老人。

    张婶却叹息着:“我活着就是要背负罪孽啊,如果地震时我没有把睡觉的孙子自己放在家,我却去隔壁找王大妈说话,那么地震发生时,我就能及时的抱起孩子,跑出来,现在我是活着,可是我孙子却被活生生的砸死了。”老人实在说不下去了,自责使她语不成调。

    许国军什么都说不出来了,他知道,不管他现在说什么,都不可能是痛失亲人的老人摆脱扯撕心裂肺的痛苦。

    他想,这时如果老人的儿媳妇在的话,好好的开解老人,也许会让老人不这么难过,于是他小心的询问道:“婶子,你儿媳妇呢?”

    他本来是想叫她回来劝慰老人,没想到,他不提还好,这一提,老人更难过。

    老人悲伤的抬头看着窗外,断断续续的叙说着,诉说着曾发生的一切。

    512地震公墓

    观景台和公墓有一条小道相通,两旁种着桂花树。

    吕红敏此刻独自站在512地震公墓里的一块墓碑前,空洞的眼睛死死的盯着墓碑上刻着的名字,她的丈夫,儿子,都葬在这下面,她甚至连张他们生前的照片都没有,这块冰冷的石碑,怎么就可以证明她最爱的两个人就在下面呢?

    她突然有种冲动,想推倒墓碑,使劲的挖挖看,看下面是不是真的是她最爱的两个人。

    坐落在鱼子溪村的半山腰。据当地人介绍,那块地方叫大坡。它的上面是鱼子溪村板房,这里辟开了一块空地,竖了一块牌子——鱼子溪观景台,向下可以俯瞰映秀全镇。如今已是废墟和平地。

    她想着,也做了,象疯了似的突然跳起来,使劲推着石碑,可是不管她多么用力,石碑纹丝不动,她无法抑制的泪水疯狂的爬满脸颊。

    这时穿着红背心,戴着草帽的64岁老人马福洋左手拎着塑料袋,右手拿着一根用竹子做成的钳子,小心翼翼地将人们遗留着墓地和小道上的垃圾夹进袋子里。边收拾着垃圾,边走了过来,看到此时几乎进入疯狂状态的吕红敏,他马上了然的摇摇头,他知道,这是一个失去亲人的人,在这样的夜晚,这个年轻的女子,使老人的心情格外沉重。阅读库 www.yuedsk.comyuedsk www.yuedsk.com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真爱永存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真爱永存》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真爱永存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真爱永存》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