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医疗制度,冠绝历代【求追读】



阅读库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带着铁路到大明第37章 医疗制度,冠绝历代【求追读】
(阅读库www.yuedsk.com)(阅读库 www.yuedsk.com)    朱标所不知的是,刘宽对纳妾并没有什么想法——起码目前没有。

    因此,听朱标保证如今并没有那些针对大明驸马的奇葩规矩,刘宽便放心下来。

    恰好此时几位宫女端着菜肴进来,刘宽、朱标便暂停了方才的话题。

    不过,待宫女下去后,朱标便道:“妹婿,关于后世对大明驸马的误解我便不多解释了,但我向你保证,咱家绝不会苛待妹婿!”

    刘宽正想终止这个话题,便趁势点头道,“有太子殿下这话,我便不担心什么了。嗯,菜既上桌,我们吃饭?”

    工作了一下午,刘宽饿了。

    朱标同样饿了,便笑着道:“好,咱们先吃饭。”

    兴许是刚才的话题让两人都有点尴尬,吃饭的过程中,朱标并未在与刘宽谈论什么,只是介绍菜肴。

    待到两人都吃得差不多时,一位年长的宫女带来了两个男孩子。

    大的约莫七八岁,小的则只有三四岁的样子。

    都长得粉雕玉琢。

    朱标将两个孩子都拉到身边来,笑容满面地道:“妹婿,这大的便是雄英,小的则是允炆。这是你们的三姑夫,还不行礼?”

    后一句话却是对两个孩子说的。

    朱雄英最先反应过来,好奇地瞅了刘宽两眼,便小大人似地拱手一揖,“雄英见过三姑夫!”

    朱允炆还很小,反应有点慢,见朱雄英行礼了,才跟着作揖,用糯糯的声音道:“允炆见过三姑虎。”

    刘宽见两个孩子如此可爱,不禁露出笑容。

    同时,很难将有点呆萌的朱允炆跟后来的建文帝联系到一起。

    他对朱标道,“太子殿下今日匆匆相召,我也没带什么见面礼,只能下回补上了。”

    朱标摆手道,“见面礼就不要提了——妹婿的出现,对这两个孩子就是最大的恩惠。”

    朱允炆完全听不懂朱标的话。

    朱雄英也感到奇怪,不知这位三姑夫怎么就给他恩惠了。

    刘宽却是大概明白朱标的意思。

    朱标从他这里得知后来他这一脉的事后,是很有可能帮朱雄英渡过明年病灾的。

    朱雄英不死,朱允炆便不会当太子,自然也就不会产生靖难之役,不会自焚于皇宫中了。

    或许历史上朱允炆并未自焚,而是逃了出去,但隐姓埋名、颠沛流离的日子绝不好过。

    更别说,刘宽的提醒还有可能让马皇后、朱标本人也渡过原有的病灾。

    从这点来讲,刘宽确实算是朱标一家子的大恩人。

    介绍朱雄英、朱允炆给刘宽认识后,朱标便让宫女带他们下去了。

    接着,他又带着刘宽来到了他在前殿的“书房”——太子书房自然不是刘宽府邸书房可比的,并非一屋,而是一处偏殿,占地面积有一两百平方。

    只见书房中摆了好几个书架。

    刘宽一眼望去,发现大多是儒学相关的书籍,足见朱标颇喜儒学。

    不过朱标并没有酸腐儒生的感觉,这大约是朱元璋对他言传身教的缘故吧。

    朱标示意刘宽入座,又让宫女上了一壶好茶,才道:“今日请妹婿过来赴宴,除了想让你见一见雄英、允炆,还有件事请教。”

    刘宽当即拱手道,“当不得请教二字,太子殿下有什么事直问便是了。”

    朱标笑道,“这才几日,你言语便有些像我大明之人了。”

    刘宽一笑,没有解释——入乡随俗嘛,何况人总是要去适应环境的。

    至于改造大明的社会环境,他现在还没那么大能力。

    或者说,目前还只能潜移默化地来。

    朱标喝了口茶,道:“父皇已将建立医学院、开办医学交流大会之事交给我督办,且三日前就下旨征召天下名医入京。”

    “此事略有点急,我一时不知从何着手,因此想听一听妹婿你的建议。”

    朱标说不知从何着手是假,但想听刘宽建议绝对是真的。

    毕竟这两件事都是刘宽提出的,肯定有一些想法。

    刘宽想了想,道:“在我们后世,医学院是兼具医学研究、教授医学、治病救人三大功能的地方。”

    “当然,主要是以前两者为主,后者为辅。因为,治病救人主要是在医院进行。”

    “医院?”朱标听到新名词,不禁问:“可是类似于医馆?”

    刘宽点头,“确实类似于医馆,但规模却比医馆大多了。举个例子,在后世,即便是一个小县城中的人民医院也有上千职工。”

    “一般会分成几十个科室,拥有上百名医师,也即是大夫;又有数百名护工,及至少上千张病床。”

    刘宽所讲是印象中的数据,并不完全准确,但应该大差不差。

    朱标听后,满脸震惊。

    像什么科室、护工、病床之类的词语,他只能猜测大概意思,但大夫的意义他确是懂得的。

    上百名大夫啊!

    这还只是一个普通县城中的医院?!

    “后世医学竟···”朱标一时想不到词语形容,然后脑海中忽然浮现那日刘宽城门楼上所用过的一个词,遂接着道:“竟发达至斯?!”

    刘宽点头道,“若说发达,一座县医院还代表不了全部——其实县城中,类似规模的医院往往有两三座。”

    “若在府城、省城,类似规模乃至更大规模的医院也往往有多座。若在京城,比之更大的医院也有十几座!”

    “此外,后世还在县以下的乡镇设立了乡镇医院,即便是在广大乡野农村,也设立了诸多医疗点,每个医疗点拥有至少一名大夫。”

    “另外,这些官方医院对一些极度贫困的患者,会免费治病施药。”

    “对普通百姓,其中一些治疗手段、药物,也会根据国家政策酌情给予优惠。”

    说到这里,刘宽便停了下来。

    因为他忽然想起了后世经常听人议论种种医疗制度的不完善,以及各种看病难问题,便不好意思再多夸。

    然而朱标听了刘宽这番话,却再次被震撼到了。

    回过神后,朱标略带感叹地道:“我父皇建立大明后,有感于百姓求医治病困难,便承袭宋元旧制,于洪武三年在京师以及各府、州、县设立惠民药局。”

    “药局不仅设有大使、副使,还有一位医官,以较为低廉的诊金为贫苦百姓诊断,若遇疫病流行,还会免费发放药物。”

    “洪武七年,又于各府、州、县设立养济院,专门收养鳏寡孤独等贫病无依者,以及工匠、军士及其他老弱病残者。”

    “养济院中亦有医官,且免费给收养者看病、治病。”

    “虽然无论惠民药局、还是养济院,皆有不完善之处。但我熟读历代史书,一直认为我大明此类治病救人之制度已冠绝历代。”

    “不想,与后世相比竟是不值一提!”

    说到最后,朱标摇了摇头,脸上竟露出一抹自嘲神色。

    刘宽担心朱标因此被打击到,便道:“后世能建立如此好的医疗体系,部分原因是科技发达、物质相较于现在极度丰富的缘故,殿下何必与之比较呢?”

    “正如殿下方才所讲,大明如今的医疗体系已经强过前面的历朝历代。”

    “且如今殿下知道了后世之事,必能为大明建立更好的医疗体系,让百姓治病吃药变得更加方便、容易。”

    刘宽的劝说让朱标心中好受不少。

    他点点头,道:“妹婿说得对,我方才是有些妄自菲薄了。”

    有了这一番交流、感叹,刘宽、朱标觉得彼此感情又亲近不少。

    接着,刘宽便根据后世的一些见识,对朱标负责督办的医学院、医学交流大会提出了一些参考建议。

    男人聊起事业来,总是十分兴奋,甚至会忘了时间。

    不知过了多久,一位中年宦官进来打断了二人的畅聊。

    “太子殿下,将近亥时了,太子妃请您早些歇息。”

    “竟然都快亥时了?”朱标惊讶。

    亥时是晚上9至11点吧?意思是快九点了?

    刘宽同样惊讶。

    与朱标对视了眼,刘宽担心被朱标留下,来个抵足而眠、彻夜长谈。

    便主动道:“殿下,反正今日关于医学院、医学交流大会之事咱们也聊得差不多了,不如散场?”

    朱标略带歉意地道:“倒是我耽搁了妹婿休息,也罢,我若于此二事再有犹疑之处,日后再向妹婿咨询。”

    说完起身,亲自将刘宽送出了春和宫。

    通行的王广岳、李小二以及东宫宦官、侍卫见此,都不禁暗慨太子对刘宽之重视。

    大明此时是有宵禁制度的。

    不过刘宽是被太子留到这么晚的,又有仪鸾司将士护送,自是不会被巡逻的亲军为难。

    回到府邸。

    见夏荷等人都在等着,刘宽这才知道,因为没派人回府中通知,夏荷她们几个都在担心他呢。阅读库 www.yuedsk.comyuedsk www.yuedsk.com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带着铁路到大明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带着铁路到大明》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带着铁路到大明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带着铁路到大明》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