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库www.yuedsk.com)(阅读库 www.yuedsk.com) 景福元年正月初八,招讨使李嗣周引步骑七千余人,并王从训、李彦真诸部五千余人出新丰,神策军行营在这一带还有不少镇戍兵,也被李嗣周一股脑收到了麾下。算下来总兵力近两万人,但兵骄将横,临时拼凑而成,堪称“乌合之众”。
李嗣周倒也不惧。
他有自己耀武军的基本盘,主要军官要么是西门重遂的心腹武宦,要么是他覃王系的皇族子弟、侍卫武官。只要打上一两场胜仗,抄略些财货发下,建立了恩威,即便有那些个想夺权的,暂时也只能收起心思。
为此,李嗣周做出了——本路招讨沿渭水东进,扫荡两岸军城,逼迫韩建正面野战。或是将华州各地小股人马赶回郑城、潼关、华阴等主要城关——做长期围城打算的布置。
招讨副使杨守信则统玉山、宣化、飞龙等外宅郎部两万余人北进栎阳,遏制同州李茂庄部,防止其趁机绕道富平奇袭京师。毕竟现在大军外出,长安相当空虚。另一方面则是为了震慑鄜、邠、泾三镇,避免他们干涉。
这样一来,韩建要么出来冒险野战,要么据城坚守。要么放弃帅位逃亡。对于李嗣周这个关门打狗,迫使韩建东逃的方略,西门重遂予以采纳。他是知兵的,也舍得放权。
无外乎!
家族底蕴耳。
西门家族发迹于安史之乱期间,李亨至灵武,其老祖西门珍时为朔方镇监军,与幕府、郭子仪等拥李亨为帝。此后,西门家族便世代监军凤翔,为李氏镇守后院。而西门重遂的兄长西门思恭,在巢乱期间担任宰臣郑畋的副手,调兵遣将,筹划军事,颇能。
初九。
整顿好后勤的西门重遂自领精兵万余人督后,前往鸿门屯驻,作为后备。
白色的原野上除了怒吼的风,还有自西而来的步骑。半卷牙旗发先锋,黑压压的武夫扛着铁槊以纵队行军。
车马萧萧,锦衣瑟瑟。
飞雪之中旌旗森严,乃一片红底黑字矩形旗。
上书:六军十二卫观军容使、枢密使、招讨镇国军行营都监。
没错,杨复恭的军容使一职被西门重遂占了。
从万年县到戏河,从灞桥到骊山,民夫终日不绝于道,估计不下数万。同时还有大量骆驼、牛车、米麦、马料、盐等辎重,几乎把官道塞得满满当当。
马嘶人嚎的嘈杂声浪甚至盖过暴风雪,震得人耳膜疼。
“枢密使令,失期当死!”
“速行,速行。”
“到鸿门伐木下营!”
尘埃飞扬的官道上,密密麻麻的骑卒挥舞着马槊,催促队伍快速前进。
西门重遂骑在一匹黄头大马上。
被辟邪绣袍,绛帕櫜鞬,握刀左,右杂佩,戎服合具起来真是威风。军官、信使、僚佐来来往往,向他报告信息,不时便有命令被签发。再看他那肥胖健壮的躯体,义子环绕的场景,竟然有几分“董卓”的味道……
赏着雪景,观看着大军行进的壮观画面,西门重遂兴致上来不禁一声感慨:“自至德以来,大盗频发,乃至窃国。使无我曹家臣,关中不知几人称孤,几人道寡。”
这……
自比魏武?
僚佐们面面相觑,无言以对。
奏事官朱琮拍了个马屁:“十常侍之死,王室不振,汉遂败亡,可见皇帝能倚靠的只有家臣。以枢密使之功,封国称公亦不为过。杨复恭封魏国公先例在前,此番得胜回朝,我等或可一起面见圣人,请圣人为枢密使进爵位。”
谁料西门重遂一挥手,道:“吾功不及老贼!若能扫平关内,收财赋自用,还差不多。此事不要再提,徒惹嫉恨。天寒,快快行军到鸿门下寨。李嗣周、杨守信遣人来报,未侦查到韩氏主力踪迹。言叛军可能西望,四处流窜,必不可使叛军过鸿门。”
“唯。”
是夜,关内岐、梁、同、泾、坊等州又降下暴雪,一连持续了好些天。
穷冬烈风,人不得出。
而就在这样恶劣的极寒天气下,韩氏叛军突然发起大规模南侵,沿临潼东侧广大平原,一路抄略,意图夺取蓝田。同州军李茂庄亦对富平发动猛攻,威胁京师北面门户。
西门重遂当然知道守家的重要性,早就在新丰、栎阳两地囤积重兵。而且此次交战比不得上一回,同、华两镇总兵力才两三万来人,使得他们很难像去年那样直接勒兵长安城下。
而“爱民如子”的韩建当初为了邀买军心跟他共谋军国大事,也默许儿郎们在京城周围奸淫掳掠,现在,韩建不得不吞下苦果。京兆仕民对镇国军是个什么货色已非常清楚,神策军给点财货就能打发,而叛军全都要!
因此豪强闾左的抵抗都很激烈,并为驻扎当地的王师支持粮食。
这令同华叛军很是恼火。
韩建不得不考虑完全放弃和王师打游击的想法,以收缩兵力坚守待援。
此前,他遣使鄜、夏两镇,企图取得拓跋家族的支持。但关内的党项人畏惧朝廷,暂时还不敢这么干。诸道兵围攻黄巢时,党项人是见识过兵威的。拓跋家族也不是喜欢冒险的赌徒,他们能走到今天,靠的就是一片“忠肝义胆”,这才被赏了一块地放羊。
反正在分出明显的胜负之前,只要事不涉己,拓跋家族绝不会插手朝廷与藩镇的斗争。
关东方面,韩建也不是没有联系过。
相继遣使金商、陕虢、河阳、汴、河中、河东诸镇,请求强藩下场调停。
然则,成德、幽州合兵十余万攻李克用,李克用自顾不暇,哪有功夫管他。朱全忠也在和郓人斗死,鏖战方酣,韩建的使者都没见到朱全忠。
各地诸侯都杀红了眼,忙着争地盘,没心情充当和事佬。
这让韩建沮丧不已。
又匆匆派人跑去岐州打听李茂贞的消息,结果噩耗传来:
李茂贞被义子李继侃夺了帅位,又被王行瑜落井下石困在一个土城。甫一逃脱,收拢太和关等镇将的部众后,便挥师雍县找义子继侃问罪。而邠宁军王行瑜和以山南军杨守亮为首的外宅郎为了争夺凤翔,更是没顾得上先灭了李氏父子便大打出手,免得被摘桃子。
整个凤翔直乱成一锅粥。
“唉。还是试下能不能守住潼华吧。”潼关楼上,韩建俯瞰着漫天大雪,轻轻叹了口气。
早知今日,当初在长安城下拼光家底也要杀进去废了李晔小儿。
可惜,可惜啊。
进奏院被屠、西门重遂督师来讨的消息在华州传开后,镇国军日益动荡不安,每天都有人逃走。
韩建出身蔡州军校,对武夫的习性了如指掌,他自己也干过很多腌臜事情。现在面对大军压境的情况,根本不敢待在军中,害怕被借了头颅,于是早早转移到潼关。
一旦事有不谐,便率亲信东奔,找个大镇投靠。
幕僚们木讷地盯着雪中河山,死沉沉的,不知何以为计,心里忍不住牢骚。
都怪韩公!不自量力去冒犯中官。
幕府也非常清楚,朝廷大军碍于暴风雪不得不放缓攻势。一旦雪停天晴,西门重遂、李嗣周、杨守信三路兵马重新吹响号角,韩公的制置关塞潼华防御使之类的职务便会进入倒计时。
李嗣周的铁骑一到潼关楼下,韩公下场不问可知。
华州到底小门小户啊,就算朝廷式微,只是个京兆藩镇,可也有户几十万,却不知韩公何来的底气挑战呢。凭他是蔡州人,天生的造反户?
幕府上下,对韩建的前程已不抱任何希望。
若不是军士看得严,只怕已经有僚佐脚底抹油开溜了……
……
“散骑常侍官,魏主丕置。盖追汉朝中官训政之乱,以士族为黄门郎,掌侍从、劝谏、顾问、奏对。两晋北朝沿置。及至我朝,于中书、门下各置二员,属门下称左散骑常侍,属中书称右散骑常侍。”
麟德殿内,圣人、翰林学士韩偓相对而坐。他们中间的桌案上摆着一摞颇具年代感的竹简,一沓纸,一鼎足香炉,袅袅青烟直上,与淡淡书香相映成辉。
讨伐韩建一事,李晔本就没打算指手画脚做些自视甚慧的微操。论统兵打仗,哪怕随便一个朝官,侃起来都比他强。
他知道自己的最大优势:后世社会赋予的广阔认知,知道历史兴亡继绝的整体走向。
反之。
最大的劣势在于对这个时代的国家机器、制度风俗礼仪的认知不透彻,以及在中官们的监视下要组建一个班底太困难。
杀西门重遂很简单啊,逮个落单的机会在宫里让王从训之辈宰了就完了。然后呢。魏肃宗之杀尔朱荣,收回大权了吗?
连覃王李嗣周这等根正苗红的嗣王都成了西门重遂的心腹,可见其根基之深。
至少今后很长一段时间,李晔都要好好体会一把什么叫如芒在背。
每每想到这里,李晔便头疼不已。
在互联网上他可以侃侃而谈,那是因为有足够的渠道即时查证,可如今去哪查?把弘文馆、集贤院、国史馆的学士叫来身边:这个东西是什么回事?
如何在明暗规则的范围内从跋扈的中官手里以相对温和低成本的手段夺回一些权力不但要他自己韬光养晦,观察蛰伏,也需要这个时代的英才为他筹谋。仅仅是太尉杜让能、门下侍郎刘崇望,太少了。而且从他这段时间的感受来说,杜、刘这样的老狐狸并不容易驾驭。
很简单。人家不是明清的犬儒奴臣,而且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觉得皇帝想法荒唐大可不给面子。
因此,身边若能有上一群兼具忠诚才干的新派大臣,李晔将不再是一个完全的笼中人。所谓偏信则暗,这天下,他也不可能只听紫绯之言,他需要从更多不同层级不同出身的官员身上获取信息和助力。
与藩镇无甚瓜葛,又是进士入仕未久的韩偓,就是很好的详询对象。
趁着西门重遂出宫领兵作战的这个难得机会,李晔便召来韩偓为他讲述典章制度。
所谓典章制度礼仪,实际上就是这个时代政坛上的明暗规则的表现。只有把这些玩得相当透彻了,不像前身对身边一抹黑,他才好组建自己的班底。而韩偓似乎也非常上道,开口就讲起了历代离皇帝最近的官。
“这便是散骑常侍。”韩偓看了圣人一眼,古井无波道:“事皇帝左右,非清白、贤能、忠孝者,不可任,盖因其对帝王浸染甚多。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之不闻其香。与不善居,如入鲍鱼之肆,久之不闻其臭。若尽是小人、幸进之徒,则王者非王者,小人更小人。”
“与散骑常侍类同之官,还有黄门侍郎、给事中、车驾检校、郎将、起居舍人等。不过,中官主政以来,已多被归于三省。”
听完,李晔这才认识到这些本该属于皇帝的左右亲信官职都在宦官的经营下被剥夺了。这些年来中官已从制度上掐灭了皇帝企图培养班底、皇帝被朝官夺走的可能性。
正如仇士良所说,不能让皇帝身边出现太多外臣,不能让皇帝与外臣的交流太频繁,以免皇帝不爱玩了跑去治国。不然皇帝有了自己的小团体,有了自己的事业,宦官还想吃香吗?
仔细一想,他身边现在除了西门重遂之辈和几个宰相便是赵氏这些女官。
真是凄凄惨惨戚戚。
想到这,李晔压低声音问道:“现在的散骑常侍、给事中、起居舍人等官,我倒是了解一些,但要是不知才能、德行、履历,也难以亲近。学士何不与我细说?”
这就是暗示韩偓评价一下这些离他近的人了。
以李晔现在对于韩偓的信任,韩偓的评价会让李晔对某个人产生先入为主的印象。至于韩偓几分公心,几分私心,这就得李晔自己慢慢判断了。
“如今给事中不能入内朝,常参可见。”
得,没权限进来,就时不时的朝会能聊几句。
“起居舍人有裴子阊、魏如霖、上官阳,左散骑常侍李导、郑历,右散骑常侍赵德洛、韩射……”说到这,韩偓的声音也变得微不可闻:“皆中官所推,掌规劝、侍从。”
只不过韩偓重复的这一遍,李晔也不会把这个‘规劝’、‘侍从’真当规劝侍从。
既然是中官所推,大概是用以在朝会上反对宰相、皇帝,以及皇帝出行时,名正言顺跟随监视……
内外结合,层层嵌套,严格控制皇帝。阅读库 www.yuedsk.comyuedsk www.yuedsk.com
李嗣周倒也不惧。
他有自己耀武军的基本盘,主要军官要么是西门重遂的心腹武宦,要么是他覃王系的皇族子弟、侍卫武官。只要打上一两场胜仗,抄略些财货发下,建立了恩威,即便有那些个想夺权的,暂时也只能收起心思。
为此,李嗣周做出了——本路招讨沿渭水东进,扫荡两岸军城,逼迫韩建正面野战。或是将华州各地小股人马赶回郑城、潼关、华阴等主要城关——做长期围城打算的布置。
招讨副使杨守信则统玉山、宣化、飞龙等外宅郎部两万余人北进栎阳,遏制同州李茂庄部,防止其趁机绕道富平奇袭京师。毕竟现在大军外出,长安相当空虚。另一方面则是为了震慑鄜、邠、泾三镇,避免他们干涉。
这样一来,韩建要么出来冒险野战,要么据城坚守。要么放弃帅位逃亡。对于李嗣周这个关门打狗,迫使韩建东逃的方略,西门重遂予以采纳。他是知兵的,也舍得放权。
无外乎!
家族底蕴耳。
西门家族发迹于安史之乱期间,李亨至灵武,其老祖西门珍时为朔方镇监军,与幕府、郭子仪等拥李亨为帝。此后,西门家族便世代监军凤翔,为李氏镇守后院。而西门重遂的兄长西门思恭,在巢乱期间担任宰臣郑畋的副手,调兵遣将,筹划军事,颇能。
初九。
整顿好后勤的西门重遂自领精兵万余人督后,前往鸿门屯驻,作为后备。
白色的原野上除了怒吼的风,还有自西而来的步骑。半卷牙旗发先锋,黑压压的武夫扛着铁槊以纵队行军。
车马萧萧,锦衣瑟瑟。
飞雪之中旌旗森严,乃一片红底黑字矩形旗。
上书:六军十二卫观军容使、枢密使、招讨镇国军行营都监。
没错,杨复恭的军容使一职被西门重遂占了。
从万年县到戏河,从灞桥到骊山,民夫终日不绝于道,估计不下数万。同时还有大量骆驼、牛车、米麦、马料、盐等辎重,几乎把官道塞得满满当当。
马嘶人嚎的嘈杂声浪甚至盖过暴风雪,震得人耳膜疼。
“枢密使令,失期当死!”
“速行,速行。”
“到鸿门伐木下营!”
尘埃飞扬的官道上,密密麻麻的骑卒挥舞着马槊,催促队伍快速前进。
西门重遂骑在一匹黄头大马上。
被辟邪绣袍,绛帕櫜鞬,握刀左,右杂佩,戎服合具起来真是威风。军官、信使、僚佐来来往往,向他报告信息,不时便有命令被签发。再看他那肥胖健壮的躯体,义子环绕的场景,竟然有几分“董卓”的味道……
赏着雪景,观看着大军行进的壮观画面,西门重遂兴致上来不禁一声感慨:“自至德以来,大盗频发,乃至窃国。使无我曹家臣,关中不知几人称孤,几人道寡。”
这……
自比魏武?
僚佐们面面相觑,无言以对。
奏事官朱琮拍了个马屁:“十常侍之死,王室不振,汉遂败亡,可见皇帝能倚靠的只有家臣。以枢密使之功,封国称公亦不为过。杨复恭封魏国公先例在前,此番得胜回朝,我等或可一起面见圣人,请圣人为枢密使进爵位。”
谁料西门重遂一挥手,道:“吾功不及老贼!若能扫平关内,收财赋自用,还差不多。此事不要再提,徒惹嫉恨。天寒,快快行军到鸿门下寨。李嗣周、杨守信遣人来报,未侦查到韩氏主力踪迹。言叛军可能西望,四处流窜,必不可使叛军过鸿门。”
“唯。”
是夜,关内岐、梁、同、泾、坊等州又降下暴雪,一连持续了好些天。
穷冬烈风,人不得出。
而就在这样恶劣的极寒天气下,韩氏叛军突然发起大规模南侵,沿临潼东侧广大平原,一路抄略,意图夺取蓝田。同州军李茂庄亦对富平发动猛攻,威胁京师北面门户。
西门重遂当然知道守家的重要性,早就在新丰、栎阳两地囤积重兵。而且此次交战比不得上一回,同、华两镇总兵力才两三万来人,使得他们很难像去年那样直接勒兵长安城下。
而“爱民如子”的韩建当初为了邀买军心跟他共谋军国大事,也默许儿郎们在京城周围奸淫掳掠,现在,韩建不得不吞下苦果。京兆仕民对镇国军是个什么货色已非常清楚,神策军给点财货就能打发,而叛军全都要!
因此豪强闾左的抵抗都很激烈,并为驻扎当地的王师支持粮食。
这令同华叛军很是恼火。
韩建不得不考虑完全放弃和王师打游击的想法,以收缩兵力坚守待援。
此前,他遣使鄜、夏两镇,企图取得拓跋家族的支持。但关内的党项人畏惧朝廷,暂时还不敢这么干。诸道兵围攻黄巢时,党项人是见识过兵威的。拓跋家族也不是喜欢冒险的赌徒,他们能走到今天,靠的就是一片“忠肝义胆”,这才被赏了一块地放羊。
反正在分出明显的胜负之前,只要事不涉己,拓跋家族绝不会插手朝廷与藩镇的斗争。
关东方面,韩建也不是没有联系过。
相继遣使金商、陕虢、河阳、汴、河中、河东诸镇,请求强藩下场调停。
然则,成德、幽州合兵十余万攻李克用,李克用自顾不暇,哪有功夫管他。朱全忠也在和郓人斗死,鏖战方酣,韩建的使者都没见到朱全忠。
各地诸侯都杀红了眼,忙着争地盘,没心情充当和事佬。
这让韩建沮丧不已。
又匆匆派人跑去岐州打听李茂贞的消息,结果噩耗传来:
李茂贞被义子李继侃夺了帅位,又被王行瑜落井下石困在一个土城。甫一逃脱,收拢太和关等镇将的部众后,便挥师雍县找义子继侃问罪。而邠宁军王行瑜和以山南军杨守亮为首的外宅郎为了争夺凤翔,更是没顾得上先灭了李氏父子便大打出手,免得被摘桃子。
整个凤翔直乱成一锅粥。
“唉。还是试下能不能守住潼华吧。”潼关楼上,韩建俯瞰着漫天大雪,轻轻叹了口气。
早知今日,当初在长安城下拼光家底也要杀进去废了李晔小儿。
可惜,可惜啊。
进奏院被屠、西门重遂督师来讨的消息在华州传开后,镇国军日益动荡不安,每天都有人逃走。
韩建出身蔡州军校,对武夫的习性了如指掌,他自己也干过很多腌臜事情。现在面对大军压境的情况,根本不敢待在军中,害怕被借了头颅,于是早早转移到潼关。
一旦事有不谐,便率亲信东奔,找个大镇投靠。
幕僚们木讷地盯着雪中河山,死沉沉的,不知何以为计,心里忍不住牢骚。
都怪韩公!不自量力去冒犯中官。
幕府也非常清楚,朝廷大军碍于暴风雪不得不放缓攻势。一旦雪停天晴,西门重遂、李嗣周、杨守信三路兵马重新吹响号角,韩公的制置关塞潼华防御使之类的职务便会进入倒计时。
李嗣周的铁骑一到潼关楼下,韩公下场不问可知。
华州到底小门小户啊,就算朝廷式微,只是个京兆藩镇,可也有户几十万,却不知韩公何来的底气挑战呢。凭他是蔡州人,天生的造反户?
幕府上下,对韩建的前程已不抱任何希望。
若不是军士看得严,只怕已经有僚佐脚底抹油开溜了……
……
“散骑常侍官,魏主丕置。盖追汉朝中官训政之乱,以士族为黄门郎,掌侍从、劝谏、顾问、奏对。两晋北朝沿置。及至我朝,于中书、门下各置二员,属门下称左散骑常侍,属中书称右散骑常侍。”
麟德殿内,圣人、翰林学士韩偓相对而坐。他们中间的桌案上摆着一摞颇具年代感的竹简,一沓纸,一鼎足香炉,袅袅青烟直上,与淡淡书香相映成辉。
讨伐韩建一事,李晔本就没打算指手画脚做些自视甚慧的微操。论统兵打仗,哪怕随便一个朝官,侃起来都比他强。
他知道自己的最大优势:后世社会赋予的广阔认知,知道历史兴亡继绝的整体走向。
反之。
最大的劣势在于对这个时代的国家机器、制度风俗礼仪的认知不透彻,以及在中官们的监视下要组建一个班底太困难。
杀西门重遂很简单啊,逮个落单的机会在宫里让王从训之辈宰了就完了。然后呢。魏肃宗之杀尔朱荣,收回大权了吗?
连覃王李嗣周这等根正苗红的嗣王都成了西门重遂的心腹,可见其根基之深。
至少今后很长一段时间,李晔都要好好体会一把什么叫如芒在背。
每每想到这里,李晔便头疼不已。
在互联网上他可以侃侃而谈,那是因为有足够的渠道即时查证,可如今去哪查?把弘文馆、集贤院、国史馆的学士叫来身边:这个东西是什么回事?
如何在明暗规则的范围内从跋扈的中官手里以相对温和低成本的手段夺回一些权力不但要他自己韬光养晦,观察蛰伏,也需要这个时代的英才为他筹谋。仅仅是太尉杜让能、门下侍郎刘崇望,太少了。而且从他这段时间的感受来说,杜、刘这样的老狐狸并不容易驾驭。
很简单。人家不是明清的犬儒奴臣,而且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觉得皇帝想法荒唐大可不给面子。
因此,身边若能有上一群兼具忠诚才干的新派大臣,李晔将不再是一个完全的笼中人。所谓偏信则暗,这天下,他也不可能只听紫绯之言,他需要从更多不同层级不同出身的官员身上获取信息和助力。
与藩镇无甚瓜葛,又是进士入仕未久的韩偓,就是很好的详询对象。
趁着西门重遂出宫领兵作战的这个难得机会,李晔便召来韩偓为他讲述典章制度。
所谓典章制度礼仪,实际上就是这个时代政坛上的明暗规则的表现。只有把这些玩得相当透彻了,不像前身对身边一抹黑,他才好组建自己的班底。而韩偓似乎也非常上道,开口就讲起了历代离皇帝最近的官。
“这便是散骑常侍。”韩偓看了圣人一眼,古井无波道:“事皇帝左右,非清白、贤能、忠孝者,不可任,盖因其对帝王浸染甚多。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之不闻其香。与不善居,如入鲍鱼之肆,久之不闻其臭。若尽是小人、幸进之徒,则王者非王者,小人更小人。”
“与散骑常侍类同之官,还有黄门侍郎、给事中、车驾检校、郎将、起居舍人等。不过,中官主政以来,已多被归于三省。”
听完,李晔这才认识到这些本该属于皇帝的左右亲信官职都在宦官的经营下被剥夺了。这些年来中官已从制度上掐灭了皇帝企图培养班底、皇帝被朝官夺走的可能性。
正如仇士良所说,不能让皇帝身边出现太多外臣,不能让皇帝与外臣的交流太频繁,以免皇帝不爱玩了跑去治国。不然皇帝有了自己的小团体,有了自己的事业,宦官还想吃香吗?
仔细一想,他身边现在除了西门重遂之辈和几个宰相便是赵氏这些女官。
真是凄凄惨惨戚戚。
想到这,李晔压低声音问道:“现在的散骑常侍、给事中、起居舍人等官,我倒是了解一些,但要是不知才能、德行、履历,也难以亲近。学士何不与我细说?”
这就是暗示韩偓评价一下这些离他近的人了。
以李晔现在对于韩偓的信任,韩偓的评价会让李晔对某个人产生先入为主的印象。至于韩偓几分公心,几分私心,这就得李晔自己慢慢判断了。
“如今给事中不能入内朝,常参可见。”
得,没权限进来,就时不时的朝会能聊几句。
“起居舍人有裴子阊、魏如霖、上官阳,左散骑常侍李导、郑历,右散骑常侍赵德洛、韩射……”说到这,韩偓的声音也变得微不可闻:“皆中官所推,掌规劝、侍从。”
只不过韩偓重复的这一遍,李晔也不会把这个‘规劝’、‘侍从’真当规劝侍从。
既然是中官所推,大概是用以在朝会上反对宰相、皇帝,以及皇帝出行时,名正言顺跟随监视……
内外结合,层层嵌套,严格控制皇帝。阅读库 www.yuedsk.comyuedsk www.yuedsk.com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