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八章 花花轿子才能众人抬!



阅读库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大明:从科举开始宰执天下第四百零八章 花花轿子才能众人抬!
(阅读库www.yuedsk.com)(阅读库 www.yuedsk.com)    正月十五。

    朝廷近期都无事发生。

    而在天下都风平浪静之时,刘三吾听到夏之白的想法,却惊得揪掉了下巴上的胡须。

    刘三吾望着夏之白,难掩瞳孔里的惊慌,手足无措道:“夏学士,事以密成,军国大事不可谋于外也,你这是怎么想的,怎么突然想将朝廷大政公布于众?”

    刘三吾忧心忡忡。

    经过上次的事,他跟夏之白的关系,缓和了不少,甚至在听过夏之白的一些话后,对夏之白也有了全新的认识,也开始配合夏之白做事,只是这次夏之白说的话,实在让他有些坐立不安了。

    太疯狂了。

    竟然想将朝廷的一些政事公布于众。

    还不是一次两次,更是想通过翰林院的名义,在天下开设一刊报纸,将朝廷定下的一些政策,以每一周为界限集中公布出去,这可是‘涉密’了,朝廷之事,焉能这么轻易公之于众?

    这若是让陛下知道了,会让陛下怎么想?

    让百官知道了,百官作何感想?

    他甚至都不用想,定然会遭到百官攻讦,弹劾夏之白的奏疏,更会如雪花般不断,这个想法太疯狂了,哪怕他已清楚夏之白是何等胆大妄为,听到这个主意,依旧不由倒吸一口凉气。

    夏之白给刘三吾搬了一个椅子,让刘三吾先坐下,道:“这事没有那么麻烦,事以密成,的确是对的,但朝廷很多政策本就要公布出去,只是过去只通过官员之口转述到地方,而这无疑就给了地方官员欺上瞒下的空间。”

    “我等翰林学士,食君禄,自替君分忧解难。”

    “将这些本该如实告知百姓的政策,通过文人笔墨,详尽切实的告诉下去,岂不是能极大避免地方官员舞弊的空间?这对天下难道不是一件好事?”

    “我等翰林学士,本就志向高远,也理应为天下谋划。”

    “至于那些要紧事,自不会公布出去,但一些关系到地方百姓的政策变动,还有一些新政,则可以提前告诉百姓,让百姓有个心理准备,此事,在我看来,正是我们文人该做的事。”

    夏之白并不气馁。

    他知道自己提出开设报刊的事,对刘三吾的冲击很大,但在他看来,眼下时机已经成熟了,天下从来都不缺舞文弄墨的人,但却是有太多颠倒黑白、混淆视听的文人了,若是不将这些害群之马,从天下的舆论场驱赶出去,天下的风气就好不了。

    舆论的高地,朝廷不占领,就会被别人占领。

    这是不该被容许的。

    刘三吾怔怔的看着夏之白,只感到头皮一阵发麻。

    他们翰林学士是储才立传的,不是去当个传话筒的,而且这一定程度,已是越权了,抢占了一部分官员的权利,这还不引得翰林院成为众矢之的?

    刘三吾摇头,劝说道:“我知道你心是好的,但有的事,不能这么想当然,朝廷对于政策的颁布,一直都有一套自己的规章,岂是我们能专权擅改的?而且我们这么做,岂不是在为自身树敌?让负责相关事宜的官员生出不满,那岂不是会引起朝廷纷争,此事断然不可。”

    “夏大学士,听老夫一句劝,莫要做不该做的事。”

    “我等只是翰林学士,做好自己分内事就行了,强行插足其他事,不仅得不到朝廷赏识,更可能会为自身招来祸事。”

    刘三吾苦口婆心的劝说起来。

    他还是不希望夏之白因一时冲动害了自己。

    “刘夫子,你说的这些担忧,我都有考虑过,但我等文人,一生所求,不就是为天下发声吗?以天下为己任吗?陛下在朝二十年,在这二十年里,天下已出现了多少次贪墨大案,陛下杀得人少了吗?”

    “为了斧正天下的不良风气,陛下颁布了《大诰》、《大诰续编》等书籍。”

    “这些书不少都是夫子写的序,其中便深刻的写着‘斯上下之本,臣民之至宝,发布天下,务必家家有之,敢有不敬而不收者,非吾治化之民,迁居化令归,的不虚不’。”

    “夫子在书中写的明白,怎么到了做实事时,却一下变得瞻前顾后起来?”

    “这岂是文人作风?”

    “不过夫子也看得出来,陛下颁布的《大诰》,起到的效果微乎甚微。”

    “主要原因,还是朝廷颁布下去的政策,经过层层传递,早已失真,地方官员借着自身权势,在地方一手遮天,甚至是随意颠倒黑白、歪曲事实,而百姓因为不知情,只能忍受。”

    “朝廷不能做事不管了!”

    “不然任由地方官员这么胡作非为下去,大明迟早会步入元的后尘,夫子作为大明臣子,理应为国分忧,为国解难。”

    “虽然我也知道,报刊的存在,会得罪很大一批官员,但道不同不相为谋,若是他们真的正直无私,绝不会对此有太多怨言,唯有那些有私下举措的人,才会惴惴不安,唯恐让百姓知道了真相,让他们没办法再轻易剥削压榨百姓。”

    “还让他们无形担了风险。”

    刘三吾苦笑。

    他又何尝不知这个道理?

    但有的事,想想就行了,真的执行下来,注定是艰难的。

    天下没有那么多人在乎‘事实’,也没有太多人在乎‘真相’,绝大多数人在乎的只是朝廷颁布的‘诏令’,只要朝廷有颁布下来‘诏令’,那最终的解释权在地方官员手中,夏之白这横插一手,可是直接让自己站在了天下绝大多数官员的对立面。

    水至清则无鱼。

    百官又岂会许夏之白一人是清官?

    他以前也不懂这个道理,但后面在朝堂待久了,也渐渐明悟了这个为官道理。

    和光同尘,雨露均沾,花花轿子众人抬。

    一个人跟大多数人为敌,注定是走不远的。

    他之前之所以对夏之白这么有意见,就是因为夏之白做的那些,独独显得夏之白他一人能,却是将他们都给踩了下去,这让当时自以为领悟了为官道理的刘三吾,心中如何忍得住气?

    现在夏之白又开始了。阅读库 www.yuedsk.comyuedsk www.yuedsk.com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大明:从科举开始宰执天下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大明:从科举开始宰执天下》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大明:从科举开始宰执天下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明:从科举开始宰执天下》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