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库www.yuedsk.com)(阅读库 www.yuedsk.com) 武昌起义的成功,让各朝古人感到欣慰的同时,也同样有些担忧。
虽说起义成功了,但毫无疑问会面临清政府的镇压。
大家记得清清楚楚,清政府手中还掌握着北洋新军。
以目前革命党的力量,想要抗衡北洋新军,恐怕难度还很大。
虽然大家也知道清政府最终的结局是灭亡,但不管怎么说也需要一个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袁世凯手中控制的北洋新军肯定会镇压革命党的。
这些革命党人都是推翻清政府的勇士,带领老百姓站起来的有志之士,大家不希望这些人牺牲在北洋新军的镇压中。
不过很快大家就意识到自己可能想多了,事情估计不会坏到这种地步。
毕竟主播也说过,清政府最后就是袁世凯推翻的。
武昌起义再结合袁世凯逼迫清帝退位,各朝古人也能大致推测出清政府灭亡的事情经过。
武昌起义的成功,也让全国很多省份相继起义,成功摆脱清政府的控制。
在这种情况下,手握军权的袁世凯也趁机发动政变,最终推翻了清政府的统治。
清政府灭亡的事情经过也正如大家所猜测的那样,袁世凯趁着内乱逼迫清帝退位的。
“武昌起义成功后,全国先后有18个省宣布独立,脱离了清朝的统治。”
“一时间,清朝在全国的统治土崩瓦解。”
“而对于此时的清廷来说,要想挽回局面就只能出动北洋六镇。”
“如果北洋军能把武昌革命给镇压下来,那么大清还有挽回的余地。”
“而他们要面对的湖北新军训练并不比北洋差,军官素质也相差不多。”
“只是由于中央的财力比地方上要强不少,致使双方在装备上还存在一定的差九。”
“比如湖北新军装备的火炮,就多是国产仿制的格鲁森57毫米过山快炮,缺少大口径重炮。”
“在这种兵力装备都占优的情况下,清政府要想扑灭武昌起义,把握还是相当大的。”
“可是真到了要派兵南下时,载沣却发现了一个大问题,没人有能力挂帅出征。”
“当时赋闲在家的袁世凯为了恶心载沣,假模假样的给隆裕太后上了一道奏,说国家存亡危急之际,宗室子弟应当身先士卒做出表率。”
“袁世凯建议隆裕重用八旗少壮派,看看能不能从中选出一人领兵南下讨伐革命党。”
摄政王载沣:倒也并不是没人有能力出征挂帅,而是袁世凯狼子野心,不到万不得已,决不能启用此人。
北洋新军的战斗力要比地方新军强得多,出动北洋军镇压革命党问题不大。
可问题是没有合适的人选担任出征的主帅,这才是最无奈的。
事情恶化到如此地步,大清国却没有一个人能够担此重任,不得不说是一种悲哀。
北洋军是袁世凯炼出来的,他也知道袁世凯有能力担任主帅镇压革命党。
但他对袁世凯看得很透,知道此人野心勃勃,不是一个忠君爱国的忠臣。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在袁世凯编练完北洋军后,他才随便找了个理由把袁世凯罢官回家养老。
现在虽说全国起义不断,大清国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但他也不会把袁世凯召回来。
他非常清楚,一旦让袁世凯重掌兵权,只会彻底断送大清国的江山社稷。
“隆裕觉得袁世凯说的有道理,就询问当时少壮派中军权最高的载涛,你掌管着陆军带兵怎么样?能不能率军南下呀?”
“载涛这个人练兵还可以,但让他上战场玩命他是真不行。”
“见隆裕要抓自己的壮丁,载涛连忙下跪磕头道奴才无能,只练过兵没打过仗,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做。”
“隆裕一听,不便再说什么,只好作罢。”
“载涛回家后越想越怕,担心隆裕反悔,一定要他挂帅,于是他就干脆称病辞去了军谘大臣的职务。”
“听说载涛辞职,袁世凯不动声色的上书,推荐他的心腹徐世昌继任军谘大臣。”
“随后,在徐世昌的大噪舆论之下,朝堂上掀起了一股请袁世凯出山的舆论热潮。”
“不过由于这时候载沣仍然很记恨袁世凯,并不理睬徐世昌的保奏,因而清政府最终确定的主帅是满洲正白旗出身的陆军大臣印昌。”
“10月14日,载沣做出如下安排,任命印昌为第一军军统,率北洋第四镇和第二镇的混成第三协、第六镇的混成第十一协南下进攻汉口。”
“任命军谘府政使冯国章为第二军军统,统帅北洋第五镇、第三镇的混成第五协、第二十镇的混成第三十九协作为预备队,随时听候调遣。”
“任命载涛为第三军军统,率禁卫军和陆军第一镇驻守京畿,专司巡护。”
袁世凯:朝廷已经到了无人可用的地步,不管怎么安排统帅都没有用。
虽然朝廷忌惮他执掌兵权,但没有用,北洋军很多将领都是他的人。
这个北洋军是他编练出来的,安插了大量的人手,除了他没有人可以指挥得动。
他清楚的知道那些皇亲贵胄没有能力带领北洋军,最后北洋军的控制权还是会回到他手里的。
虽说载沣提防他,让满洲正白旗出身的陆军大臣印昌担任主帅。
但很可惜,作为预备队统帅的冯国章也是他的人。
前去镇压革命党的北洋军主帅说是印昌,但实际上的控制人却是他。
这支北洋军也只有他才能掌控得了,只要他不发话,其他的将士就不会行动。
在他练兵完成的那一刻,这支北洋军就不再属于朝廷,而是属于他袁世凯的。
他虽然闲赋在家,但一直关注着全国的局势。
在得知武昌起义的那一刻,他就知道属于自己的机会来了。
“载沣的盘算很好,让旗人为主的第一镇和禁卫军看家,让最能打的第二镇和第四镇南下干脏活累活,让一向忠于朝廷的冯国章统领预备队。”
“但载沣忘了,冯国章固然忠于朝廷,可他与袁世凯的关系同样也很好。”
“袁世凯被罢免后,冯国章一直担心自己也会被鸟尽弓藏。”
“加之南下的北洋第二镇、第四镇原为北洋常备军左右镇,是北洋六镇中与袁世凯最为亲近的两镇。”
“故而当第一军走到河南信阳后,士兵们直接就撂挑子罢工了。”
“印昌也不傻,他知道袁世凯虽然蛰居河南张德,但却在暗中操控前线战事。”
“若是袁世凯不出山,则将士必不肯用命。”
“思来想去,印昌奏请朝廷还是启用袁世凯吧。”
“收到印昌从前线传回的奏报,清政府亲贵慌了手脚。”
“隆裕没有拒绝的筹码,不得不妥协。”
“因为此时全国大半的省份都已经独立,北洋军要再不赶到武昌镇压革命,大清可就真的完了。”
“在这火烧眉毛的情况下,隆裕也不得不依了袁世凯提出的六项出山条件,授其为钦差大臣,委以实权,南下镇压革命。”
嬴政:说到底还是清朝宗室太废物,找不到一个有能力的人,这才给了袁世凯机会。
一支大军只接受袁世凯的指挥,足可见袁世凯对这支大军的渗透有多严重。
不过归根到底,还是满清太过腐朽,宗室子弟已经完全废了,连一个镇压北洋军的人都没有。
刘彻:清政府重新启用袁世凯,不过是饮鸩止渴罢了。
在武昌起义成功的那一刻,清政府就已经名存实亡了,灭亡只不过是时间的问题。
全国各地相继发动起义,并取得了成功,清政府所做的不过是垂死挣扎罢了。
派不派遣袁世凯发兵镇压起义,都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
在那种情况下,即便袁世凯执掌军权镇压了革命党,拥兵自重的袁世凯也不可能听命于清政府。
全国发动起义,当兵权到袁世凯手里的那一刻,也不过就是延迟清政府的灭亡。
一个将皇权发展到巅峰的王朝就此轰然倒塌,多多少少让他内心很受触动,心中难免有一种兔死狐悲的感慨。
“10月27日,袁世凯端起架子走马上任,换掉了徒劳无功的印昌。”
“并在当天任命冯国章为第一军军统,段祺瑞为第二军军统,将前线事宜交由冯国章全权负责。”
“10月28日上午,北洋第一军开始向汉口发动猛攻。”
“革命军与北洋军反复争夺阵地,终因后援不济,革命军被迫后撤。”
“29日,北洋军用重炮轰击革命军的炮兵阵地。”
“由于革命军的炮兵目标暴露,加之火炮口径也有差距。”
“一场炮战下来,革命军又是损失惨重。”
“随后北洋军在优势炮火的支援下不断向前推进,革命军被迫与北洋军展开激烈的巷战。”
“31日,厌烦了巷战的北洋军用重炮轰击今天武汉沿江大道上段的大片街市。”
“炮击之后,冯国章又下令放火。”
“冯国章认为,汉口兵民一家没有分别。”
“为防止革命军藏于街市,必须将汉口烧为焦土,让革命军无处藏身。”
“随着一把大火,如今武汉沿江大道四宫殿码头至龙王庙一片被烧的是精光不剩。”
“眼看汉口已无法固守,革命军只能退守汉阳。”
“11月1日,革命军从龙王庙渡船过汉江,选择在龟山和汉阳铁厂构筑阵地。”
“北洋军则在同一天占领汉口,之后20多天,北洋军与革命军争夺汉阳。”
“战至11月27日,汉阳失守。”
“北洋军占领龟山炮台,将炮口对准长江南岸。”
“这场历时41天的阳夏之战,革命军输得非常彻底,阵亡将士4200人,而北洋军的阵亡人数还不到1000。”
梁启超:4200名革命党的大好男儿,就这样被袁世凯付之一炬,这个袁世凯实在是太可恨了。
一提到袁世凯,他就恨得牙痒痒,心中怒不可遏。
当初就是袁世凯选择助纣为虐投靠慈禧,才让他们改革派的戊戌变法彻底失败,错过了中华民族崛起的大好时机。
现在又是袁世凯选择把屠刀砍向革命党人,甘愿做朝廷的走狗,看得他心中大恨。
他虽然不是革命党人,但不管怎么说革命党也是为了推翻清政府拯救中华民族。
他身为中华民族的大好男儿,自然也要支持这些革命党人。
虽然最后袁世凯悬崖勒马,选择站在中华儿女这一边,推翻了请政府的统治。
但他对袁世凯同样没有好感,并不觉得袁世凯是中华民族的英雄。
相反,以他对袁世凯的了解,他总觉得袁世凯逼迫清帝退位之后,选择取而代之自己做皇帝。
独揽大权逼迫清帝退位,如此滔天权势,很难对皇位不动心。
“不过阳夏之战虽然失败了,但湖北革命军将北洋军主力死死拖在武汉三镇长达40天之久。”
“这也为南方其他省份发动起义,脱离清朝统治创造了有利局面。”
“11月29日,黎元洪领导的湖北军政府做出决定,坚守武昌。”
“城在人在,城亡人亡,哪怕打到最后一人,湖北革命军也绝不投降。”
“袁世凯很清楚此时的全国形势,若是对武昌发动攻击,或许可以灭了对岸的革命军,但北洋军的损失必然也不会小。”
“并且最关键的是,如今整个南方都起义了。”
“革命党与清政府形成了南北对峙的局面,难不成自己要与南方各省革命党进行一场车轮大战?这明显不现实。”
“湖北是新军起义,湖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山西、四川、陕西、云南、贵州也都是新军起义。”
“南方新军的战斗力固然不如北洋军,但也不是软柿子。”
“将近八万新军,还有七八万民军商团和巡防营。”
“真要是死战到底,北洋六镇的七万兵力根本不够打。”
“既然不现实,袁世凯索性也转变了想法,这大清行将就木没必要再保了。”
“11月底,袁世凯下令停止攻击武昌,然后扭头就回了京城。”
隆裕太后:我大清没有对不起你袁世凯,为何要背叛大清?
袁世凯能有今天的权势,都是大清朝赐予的。
一想到养了一头白眼狼,她内心无比凄凉。
她并非不知道袁世凯狼子野心,可依旧为了那万分之一的几率选择相信袁世凯。
可结果到头来,袁世凯依旧辜负了她的信任。
要不是迫不得已,她真不愿意选择相信袁世凯,把兵权交到袁世凯手上。
在交接兵权的那一刻,她就知道把大清的命运也交到袁世凯手上了。
可到了那个地步,除了袁世凯有能力镇压革命党,就没有其他人了。
大清走到这一步,她内心无比伤痛,不知道该如何面对大清的列祖列宗。
虽说慈禧太后把大清交到她手上的时候,大清国就已经支离破碎了,大清国最后的灭亡也不关她的责任。
但不管怎么说,大清国是在她的手上灭亡的,她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南方各省代表在争执一番后达成共识,只要袁世凯支持共和,迫使清帝退位,就推举他为总统。”
“当民国大总统这个条件,对于袁世凯来说,诱惑实在是太大了。”
“我们站在袁世凯个人的角度来说,即便他死命效忠清廷,即便他真的把这次革命给镇压下。”
“他最好的结果也就跟曾国藩一样,封个一等候的爵位,然后交出所有的权力回家养老。”
“但朝廷会不会跟他秋后算账呢?他袁世凯能不能善终呢?”
“自古以来,功高镇主的没几个有好下场的,这点袁世凯不可能不知道。”
“相反,如果袁世凯能顺应革命,推翻清政府。”
“他就可以当大总统,获得最高权力。”
“有了最高的权力,自身的安全也就有了保障,也就没人能动他了。”
“效忠清政府最大的收益是善终加侯爵,且风险很大。”
“而推翻清政府的收益是当大总统,且风险很小。”
“该怎么选,傻子都知道。”
“于是袁世凯就反水了,开始营造清帝退位的氛围。”
“他先是买通宫里的大太监小德张,吓唬隆裕说你们要是被革命军给推翻了,到时候就会跟法国国王路易十六一样,免不了上断头台的命运了。”
“随后他又扔出优待条件,对隆裕是软硬兼施。”
孙中山:我还是太低估了袁世凯的野心,没想到大总统的位子还满足不了袁世凯的胃口。
他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最大的心愿就是带领革命党人推翻清政府的统治。
在得知袁世凯不想再保清王朝的时候,他别提有多高兴了。
毕竟他们革命党人最大的敌人就是清政府,而最大的阻碍就是袁世凯。
他们革命党虽然实力还不错,但要和袁世凯手中的北洋军相比就差多了。
如果袁世凯选择效忠清政府,那他们革命党就要面对袁世凯的打击,最终说不定会让大好形势付之一炬。
在权衡利弊之后,他愿意把大总统的位子给袁世凯。
而唯一的要求就是袁世凯支持共和,逼迫大清皇帝退位。
毕竟他的心愿是推翻清政府的统治,解放中华儿女,而不是为了手中的权力。
只要有人能够做到这一点,他哪怕把权力让出来都没有关系。
可他哪里能想到,大总统的位子袁世凯还不满足,还想着恢复帝制自己做皇帝。
他带领革命党就是为了推翻清政府,结束不合时宜的帝制,可不是为了让袁世凯当皇帝的。
“载沣对此也是无可奈何,只能辞去摄政王,退隐王府。”
“自此开始,载沣再也不过问政事。”
“其实相比于八旗少壮派中的顽固派,载沣其实是开明派。”
“载沣留过洋,见过世面,知道专制统治无法长久,唯有立宪才有一丝前途。”
“可是在大清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载沣怂了。”
“为了巴结顽固派,他大开历史倒车,结果是一步错,步步错。”
“载沣从风口浪尖脱身后,禁卫军训练大臣良弼又站了出来。”
“他反对议和,反对清帝退位,甚至一度要与袁世凯兵戎相见。”
“袁世凯不方便动手,就找到革命党人彭家珍,借用彭家珍的一腔热血炸死了良弼。”
“良弼之死,对时局影响很大。”
“满清亲贵被吓得不轻,或请假或出走,当天去上朝者寥寥无几。”
“禁卫军听说良弼死了,顿感失去主心骨,也是人心惶惶。”
“为了安抚禁卫军,袁世凯让冯国章担任禁卫军统领。”
“冯国章到任后,善待军官,关爱士卒,让禁卫军重新找到了主心骨。”
“就这样,清政府重金打造的御林军间接被袁世凯收编了。”
“搞定了禁卫军,袁世凯见时机成熟,便发动北洋军将领对隆裕太后实行兵谏。”
载沣:君主立宪制说的容易,可真到了自己头上,却是万般不愿意的。
他心中清楚专制统治无法长久,只会导致大清帝国走向灭亡。
他年轻的时候出洋留学,见识过西方的世界,知道西方是什么样子。
欧洲实行君主立宪制,实行共和制度。
也正是因为这种制度,才让欧洲的实力远超大清帝国。
在欧洲仔细了解过君主立宪制后,他也有想过在大清国实行这种制度。
因为他知道,唯有大清国改换制度,才有可能让大清国强大起来,不再遭受西方列强的欺负。
但当他留学完回到大清国,重新成为大清王爷的时候。
看到大清的政局,他又退缩了,绝口不提君主立宪的想法。
因为他非常清楚,想要在大清国施行君主立宪制,必然会遭受到极大的阻拦,根本就不可能实现这一制度。
他哪怕是权倾朝野的摄政王,也无法改变政体,这一点他是知道的。
一旦他提出君主立宪制的想法,原本支持他的顽固派大臣肯定会纷纷倒戈,不再支持他。
到了那个时候,他连自己的权力都保不住,更不用说改变制度了。
“1912年2月4日,段祺瑞率第一军全体将领致电清政府。”
“共和是顺应潮流的好事,北洋军上下都支持共和,谁要是反对共和,北洋军就对他宣战。”
“如果朝廷不同意顺应共和的潮流,那北洋军就要进京以武力相威胁了。”
“此时的大清王朝已基本失去了整个中原汉地,名义上归属大清的也只有东北、西北、西南等少数省份。”
“而绝大多数军队也随着各省的独立脱离了清政府的掌控,地盘可以说是基本没了。”
“算上名义上还效忠清政府的军队也寥寥无几,不要说对付南方的革命党,就是面对袁世凯的北洋六镇也根本不够。”
“死撑下去被人推翻是必然的,如此的话也自然没有什么好下场。”
“倒不如趁着自己手上还有点筹码的时候主动认输,把自己卖个好价钱,得到优厚的退位待遇,这对于当时的清政府来说就是唯一且理智的选择。”
“于是到了1912年2月12日,重压之下的隆裕携六岁的溥仪在养心殿举行了大清的最后一次朝会。”
“朝会期间,隆裕宣布清帝退位,并在逊位诏书上最后一次盖上了皇帝大印,清朝就此灭亡。”
听到清朝灭亡,袁世凯成为中华民国的大总统,晚清时期的老百姓无不欢呼雀跃,激动得跳脚。
尽管他们所处的时代还没有走到这一步,但清朝灭亡的消息还是激励了他们。
因为他们非常清楚,随着武昌起义的成功,清王朝的灭亡已经进入了倒计时。
他们承受清政府的腐朽统治也即将结束,马上就要迎来共和。
为了这一天的到来,他们是苦苦等待,时刻盼望着中华民国取代满清王朝的统治。
得知清政府要灭亡的那一刻,他们老百姓就无时无刻不在盼望着。
他们如今遭受的一切苦难都是清政府施加在他们身上的,唯一推翻清政府才能让他们摆脱这一切。
清朝灭亡的消息不仅振奋着晚清时期的老百姓,那些为之努力奋斗的革命党人也是欣喜若狂。
他们所做的一切,就是为了推翻清政府,让中华民族走向共和。
现在得知他们的理想最后实现了,此刻他们的革命斗志十分昂扬,让他们信心百倍。
清朝各时期的皇帝无不脸色复杂,要说不悲痛是不可能的。
他们为了让大清传万世之业,不知道做了多少努力,可如今最后的结果却也没有逃过王朝灭亡的诅咒。
尽管他们很早就知道了清王朝的灭亡无法避免,可如今听到清王朝一步步走向灭亡,依旧让他们心里不好受。
至于其他朝代的皇帝,看到皇权专制达到鼎盛的清王朝最终还是难逃灭亡的命运,无不唏嘘不已。
不过他们也从清王朝的灭亡中吸取了经验教训,时刻铭记着闭关锁国的危害。
他们深深的明白,一个王朝要是故步自封,迟早被强大的外敌覆灭。阅读库 www.yuedsk.comyuedsk www.yuedsk.com
虽说起义成功了,但毫无疑问会面临清政府的镇压。
大家记得清清楚楚,清政府手中还掌握着北洋新军。
以目前革命党的力量,想要抗衡北洋新军,恐怕难度还很大。
虽然大家也知道清政府最终的结局是灭亡,但不管怎么说也需要一个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袁世凯手中控制的北洋新军肯定会镇压革命党的。
这些革命党人都是推翻清政府的勇士,带领老百姓站起来的有志之士,大家不希望这些人牺牲在北洋新军的镇压中。
不过很快大家就意识到自己可能想多了,事情估计不会坏到这种地步。
毕竟主播也说过,清政府最后就是袁世凯推翻的。
武昌起义再结合袁世凯逼迫清帝退位,各朝古人也能大致推测出清政府灭亡的事情经过。
武昌起义的成功,也让全国很多省份相继起义,成功摆脱清政府的控制。
在这种情况下,手握军权的袁世凯也趁机发动政变,最终推翻了清政府的统治。
清政府灭亡的事情经过也正如大家所猜测的那样,袁世凯趁着内乱逼迫清帝退位的。
“武昌起义成功后,全国先后有18个省宣布独立,脱离了清朝的统治。”
“一时间,清朝在全国的统治土崩瓦解。”
“而对于此时的清廷来说,要想挽回局面就只能出动北洋六镇。”
“如果北洋军能把武昌革命给镇压下来,那么大清还有挽回的余地。”
“而他们要面对的湖北新军训练并不比北洋差,军官素质也相差不多。”
“只是由于中央的财力比地方上要强不少,致使双方在装备上还存在一定的差九。”
“比如湖北新军装备的火炮,就多是国产仿制的格鲁森57毫米过山快炮,缺少大口径重炮。”
“在这种兵力装备都占优的情况下,清政府要想扑灭武昌起义,把握还是相当大的。”
“可是真到了要派兵南下时,载沣却发现了一个大问题,没人有能力挂帅出征。”
“当时赋闲在家的袁世凯为了恶心载沣,假模假样的给隆裕太后上了一道奏,说国家存亡危急之际,宗室子弟应当身先士卒做出表率。”
“袁世凯建议隆裕重用八旗少壮派,看看能不能从中选出一人领兵南下讨伐革命党。”
摄政王载沣:倒也并不是没人有能力出征挂帅,而是袁世凯狼子野心,不到万不得已,决不能启用此人。
北洋新军的战斗力要比地方新军强得多,出动北洋军镇压革命党问题不大。
可问题是没有合适的人选担任出征的主帅,这才是最无奈的。
事情恶化到如此地步,大清国却没有一个人能够担此重任,不得不说是一种悲哀。
北洋军是袁世凯炼出来的,他也知道袁世凯有能力担任主帅镇压革命党。
但他对袁世凯看得很透,知道此人野心勃勃,不是一个忠君爱国的忠臣。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在袁世凯编练完北洋军后,他才随便找了个理由把袁世凯罢官回家养老。
现在虽说全国起义不断,大清国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但他也不会把袁世凯召回来。
他非常清楚,一旦让袁世凯重掌兵权,只会彻底断送大清国的江山社稷。
“隆裕觉得袁世凯说的有道理,就询问当时少壮派中军权最高的载涛,你掌管着陆军带兵怎么样?能不能率军南下呀?”
“载涛这个人练兵还可以,但让他上战场玩命他是真不行。”
“见隆裕要抓自己的壮丁,载涛连忙下跪磕头道奴才无能,只练过兵没打过仗,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做。”
“隆裕一听,不便再说什么,只好作罢。”
“载涛回家后越想越怕,担心隆裕反悔,一定要他挂帅,于是他就干脆称病辞去了军谘大臣的职务。”
“听说载涛辞职,袁世凯不动声色的上书,推荐他的心腹徐世昌继任军谘大臣。”
“随后,在徐世昌的大噪舆论之下,朝堂上掀起了一股请袁世凯出山的舆论热潮。”
“不过由于这时候载沣仍然很记恨袁世凯,并不理睬徐世昌的保奏,因而清政府最终确定的主帅是满洲正白旗出身的陆军大臣印昌。”
“10月14日,载沣做出如下安排,任命印昌为第一军军统,率北洋第四镇和第二镇的混成第三协、第六镇的混成第十一协南下进攻汉口。”
“任命军谘府政使冯国章为第二军军统,统帅北洋第五镇、第三镇的混成第五协、第二十镇的混成第三十九协作为预备队,随时听候调遣。”
“任命载涛为第三军军统,率禁卫军和陆军第一镇驻守京畿,专司巡护。”
袁世凯:朝廷已经到了无人可用的地步,不管怎么安排统帅都没有用。
虽然朝廷忌惮他执掌兵权,但没有用,北洋军很多将领都是他的人。
这个北洋军是他编练出来的,安插了大量的人手,除了他没有人可以指挥得动。
他清楚的知道那些皇亲贵胄没有能力带领北洋军,最后北洋军的控制权还是会回到他手里的。
虽说载沣提防他,让满洲正白旗出身的陆军大臣印昌担任主帅。
但很可惜,作为预备队统帅的冯国章也是他的人。
前去镇压革命党的北洋军主帅说是印昌,但实际上的控制人却是他。
这支北洋军也只有他才能掌控得了,只要他不发话,其他的将士就不会行动。
在他练兵完成的那一刻,这支北洋军就不再属于朝廷,而是属于他袁世凯的。
他虽然闲赋在家,但一直关注着全国的局势。
在得知武昌起义的那一刻,他就知道属于自己的机会来了。
“载沣的盘算很好,让旗人为主的第一镇和禁卫军看家,让最能打的第二镇和第四镇南下干脏活累活,让一向忠于朝廷的冯国章统领预备队。”
“但载沣忘了,冯国章固然忠于朝廷,可他与袁世凯的关系同样也很好。”
“袁世凯被罢免后,冯国章一直担心自己也会被鸟尽弓藏。”
“加之南下的北洋第二镇、第四镇原为北洋常备军左右镇,是北洋六镇中与袁世凯最为亲近的两镇。”
“故而当第一军走到河南信阳后,士兵们直接就撂挑子罢工了。”
“印昌也不傻,他知道袁世凯虽然蛰居河南张德,但却在暗中操控前线战事。”
“若是袁世凯不出山,则将士必不肯用命。”
“思来想去,印昌奏请朝廷还是启用袁世凯吧。”
“收到印昌从前线传回的奏报,清政府亲贵慌了手脚。”
“隆裕没有拒绝的筹码,不得不妥协。”
“因为此时全国大半的省份都已经独立,北洋军要再不赶到武昌镇压革命,大清可就真的完了。”
“在这火烧眉毛的情况下,隆裕也不得不依了袁世凯提出的六项出山条件,授其为钦差大臣,委以实权,南下镇压革命。”
嬴政:说到底还是清朝宗室太废物,找不到一个有能力的人,这才给了袁世凯机会。
一支大军只接受袁世凯的指挥,足可见袁世凯对这支大军的渗透有多严重。
不过归根到底,还是满清太过腐朽,宗室子弟已经完全废了,连一个镇压北洋军的人都没有。
刘彻:清政府重新启用袁世凯,不过是饮鸩止渴罢了。
在武昌起义成功的那一刻,清政府就已经名存实亡了,灭亡只不过是时间的问题。
全国各地相继发动起义,并取得了成功,清政府所做的不过是垂死挣扎罢了。
派不派遣袁世凯发兵镇压起义,都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
在那种情况下,即便袁世凯执掌军权镇压了革命党,拥兵自重的袁世凯也不可能听命于清政府。
全国发动起义,当兵权到袁世凯手里的那一刻,也不过就是延迟清政府的灭亡。
一个将皇权发展到巅峰的王朝就此轰然倒塌,多多少少让他内心很受触动,心中难免有一种兔死狐悲的感慨。
“10月27日,袁世凯端起架子走马上任,换掉了徒劳无功的印昌。”
“并在当天任命冯国章为第一军军统,段祺瑞为第二军军统,将前线事宜交由冯国章全权负责。”
“10月28日上午,北洋第一军开始向汉口发动猛攻。”
“革命军与北洋军反复争夺阵地,终因后援不济,革命军被迫后撤。”
“29日,北洋军用重炮轰击革命军的炮兵阵地。”
“由于革命军的炮兵目标暴露,加之火炮口径也有差距。”
“一场炮战下来,革命军又是损失惨重。”
“随后北洋军在优势炮火的支援下不断向前推进,革命军被迫与北洋军展开激烈的巷战。”
“31日,厌烦了巷战的北洋军用重炮轰击今天武汉沿江大道上段的大片街市。”
“炮击之后,冯国章又下令放火。”
“冯国章认为,汉口兵民一家没有分别。”
“为防止革命军藏于街市,必须将汉口烧为焦土,让革命军无处藏身。”
“随着一把大火,如今武汉沿江大道四宫殿码头至龙王庙一片被烧的是精光不剩。”
“眼看汉口已无法固守,革命军只能退守汉阳。”
“11月1日,革命军从龙王庙渡船过汉江,选择在龟山和汉阳铁厂构筑阵地。”
“北洋军则在同一天占领汉口,之后20多天,北洋军与革命军争夺汉阳。”
“战至11月27日,汉阳失守。”
“北洋军占领龟山炮台,将炮口对准长江南岸。”
“这场历时41天的阳夏之战,革命军输得非常彻底,阵亡将士4200人,而北洋军的阵亡人数还不到1000。”
梁启超:4200名革命党的大好男儿,就这样被袁世凯付之一炬,这个袁世凯实在是太可恨了。
一提到袁世凯,他就恨得牙痒痒,心中怒不可遏。
当初就是袁世凯选择助纣为虐投靠慈禧,才让他们改革派的戊戌变法彻底失败,错过了中华民族崛起的大好时机。
现在又是袁世凯选择把屠刀砍向革命党人,甘愿做朝廷的走狗,看得他心中大恨。
他虽然不是革命党人,但不管怎么说革命党也是为了推翻清政府拯救中华民族。
他身为中华民族的大好男儿,自然也要支持这些革命党人。
虽然最后袁世凯悬崖勒马,选择站在中华儿女这一边,推翻了请政府的统治。
但他对袁世凯同样没有好感,并不觉得袁世凯是中华民族的英雄。
相反,以他对袁世凯的了解,他总觉得袁世凯逼迫清帝退位之后,选择取而代之自己做皇帝。
独揽大权逼迫清帝退位,如此滔天权势,很难对皇位不动心。
“不过阳夏之战虽然失败了,但湖北革命军将北洋军主力死死拖在武汉三镇长达40天之久。”
“这也为南方其他省份发动起义,脱离清朝统治创造了有利局面。”
“11月29日,黎元洪领导的湖北军政府做出决定,坚守武昌。”
“城在人在,城亡人亡,哪怕打到最后一人,湖北革命军也绝不投降。”
“袁世凯很清楚此时的全国形势,若是对武昌发动攻击,或许可以灭了对岸的革命军,但北洋军的损失必然也不会小。”
“并且最关键的是,如今整个南方都起义了。”
“革命党与清政府形成了南北对峙的局面,难不成自己要与南方各省革命党进行一场车轮大战?这明显不现实。”
“湖北是新军起义,湖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山西、四川、陕西、云南、贵州也都是新军起义。”
“南方新军的战斗力固然不如北洋军,但也不是软柿子。”
“将近八万新军,还有七八万民军商团和巡防营。”
“真要是死战到底,北洋六镇的七万兵力根本不够打。”
“既然不现实,袁世凯索性也转变了想法,这大清行将就木没必要再保了。”
“11月底,袁世凯下令停止攻击武昌,然后扭头就回了京城。”
隆裕太后:我大清没有对不起你袁世凯,为何要背叛大清?
袁世凯能有今天的权势,都是大清朝赐予的。
一想到养了一头白眼狼,她内心无比凄凉。
她并非不知道袁世凯狼子野心,可依旧为了那万分之一的几率选择相信袁世凯。
可结果到头来,袁世凯依旧辜负了她的信任。
要不是迫不得已,她真不愿意选择相信袁世凯,把兵权交到袁世凯手上。
在交接兵权的那一刻,她就知道把大清的命运也交到袁世凯手上了。
可到了那个地步,除了袁世凯有能力镇压革命党,就没有其他人了。
大清走到这一步,她内心无比伤痛,不知道该如何面对大清的列祖列宗。
虽说慈禧太后把大清交到她手上的时候,大清国就已经支离破碎了,大清国最后的灭亡也不关她的责任。
但不管怎么说,大清国是在她的手上灭亡的,她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南方各省代表在争执一番后达成共识,只要袁世凯支持共和,迫使清帝退位,就推举他为总统。”
“当民国大总统这个条件,对于袁世凯来说,诱惑实在是太大了。”
“我们站在袁世凯个人的角度来说,即便他死命效忠清廷,即便他真的把这次革命给镇压下。”
“他最好的结果也就跟曾国藩一样,封个一等候的爵位,然后交出所有的权力回家养老。”
“但朝廷会不会跟他秋后算账呢?他袁世凯能不能善终呢?”
“自古以来,功高镇主的没几个有好下场的,这点袁世凯不可能不知道。”
“相反,如果袁世凯能顺应革命,推翻清政府。”
“他就可以当大总统,获得最高权力。”
“有了最高的权力,自身的安全也就有了保障,也就没人能动他了。”
“效忠清政府最大的收益是善终加侯爵,且风险很大。”
“而推翻清政府的收益是当大总统,且风险很小。”
“该怎么选,傻子都知道。”
“于是袁世凯就反水了,开始营造清帝退位的氛围。”
“他先是买通宫里的大太监小德张,吓唬隆裕说你们要是被革命军给推翻了,到时候就会跟法国国王路易十六一样,免不了上断头台的命运了。”
“随后他又扔出优待条件,对隆裕是软硬兼施。”
孙中山:我还是太低估了袁世凯的野心,没想到大总统的位子还满足不了袁世凯的胃口。
他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最大的心愿就是带领革命党人推翻清政府的统治。
在得知袁世凯不想再保清王朝的时候,他别提有多高兴了。
毕竟他们革命党人最大的敌人就是清政府,而最大的阻碍就是袁世凯。
他们革命党虽然实力还不错,但要和袁世凯手中的北洋军相比就差多了。
如果袁世凯选择效忠清政府,那他们革命党就要面对袁世凯的打击,最终说不定会让大好形势付之一炬。
在权衡利弊之后,他愿意把大总统的位子给袁世凯。
而唯一的要求就是袁世凯支持共和,逼迫大清皇帝退位。
毕竟他的心愿是推翻清政府的统治,解放中华儿女,而不是为了手中的权力。
只要有人能够做到这一点,他哪怕把权力让出来都没有关系。
可他哪里能想到,大总统的位子袁世凯还不满足,还想着恢复帝制自己做皇帝。
他带领革命党就是为了推翻清政府,结束不合时宜的帝制,可不是为了让袁世凯当皇帝的。
“载沣对此也是无可奈何,只能辞去摄政王,退隐王府。”
“自此开始,载沣再也不过问政事。”
“其实相比于八旗少壮派中的顽固派,载沣其实是开明派。”
“载沣留过洋,见过世面,知道专制统治无法长久,唯有立宪才有一丝前途。”
“可是在大清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载沣怂了。”
“为了巴结顽固派,他大开历史倒车,结果是一步错,步步错。”
“载沣从风口浪尖脱身后,禁卫军训练大臣良弼又站了出来。”
“他反对议和,反对清帝退位,甚至一度要与袁世凯兵戎相见。”
“袁世凯不方便动手,就找到革命党人彭家珍,借用彭家珍的一腔热血炸死了良弼。”
“良弼之死,对时局影响很大。”
“满清亲贵被吓得不轻,或请假或出走,当天去上朝者寥寥无几。”
“禁卫军听说良弼死了,顿感失去主心骨,也是人心惶惶。”
“为了安抚禁卫军,袁世凯让冯国章担任禁卫军统领。”
“冯国章到任后,善待军官,关爱士卒,让禁卫军重新找到了主心骨。”
“就这样,清政府重金打造的御林军间接被袁世凯收编了。”
“搞定了禁卫军,袁世凯见时机成熟,便发动北洋军将领对隆裕太后实行兵谏。”
载沣:君主立宪制说的容易,可真到了自己头上,却是万般不愿意的。
他心中清楚专制统治无法长久,只会导致大清帝国走向灭亡。
他年轻的时候出洋留学,见识过西方的世界,知道西方是什么样子。
欧洲实行君主立宪制,实行共和制度。
也正是因为这种制度,才让欧洲的实力远超大清帝国。
在欧洲仔细了解过君主立宪制后,他也有想过在大清国实行这种制度。
因为他知道,唯有大清国改换制度,才有可能让大清国强大起来,不再遭受西方列强的欺负。
但当他留学完回到大清国,重新成为大清王爷的时候。
看到大清的政局,他又退缩了,绝口不提君主立宪的想法。
因为他非常清楚,想要在大清国施行君主立宪制,必然会遭受到极大的阻拦,根本就不可能实现这一制度。
他哪怕是权倾朝野的摄政王,也无法改变政体,这一点他是知道的。
一旦他提出君主立宪制的想法,原本支持他的顽固派大臣肯定会纷纷倒戈,不再支持他。
到了那个时候,他连自己的权力都保不住,更不用说改变制度了。
“1912年2月4日,段祺瑞率第一军全体将领致电清政府。”
“共和是顺应潮流的好事,北洋军上下都支持共和,谁要是反对共和,北洋军就对他宣战。”
“如果朝廷不同意顺应共和的潮流,那北洋军就要进京以武力相威胁了。”
“此时的大清王朝已基本失去了整个中原汉地,名义上归属大清的也只有东北、西北、西南等少数省份。”
“而绝大多数军队也随着各省的独立脱离了清政府的掌控,地盘可以说是基本没了。”
“算上名义上还效忠清政府的军队也寥寥无几,不要说对付南方的革命党,就是面对袁世凯的北洋六镇也根本不够。”
“死撑下去被人推翻是必然的,如此的话也自然没有什么好下场。”
“倒不如趁着自己手上还有点筹码的时候主动认输,把自己卖个好价钱,得到优厚的退位待遇,这对于当时的清政府来说就是唯一且理智的选择。”
“于是到了1912年2月12日,重压之下的隆裕携六岁的溥仪在养心殿举行了大清的最后一次朝会。”
“朝会期间,隆裕宣布清帝退位,并在逊位诏书上最后一次盖上了皇帝大印,清朝就此灭亡。”
听到清朝灭亡,袁世凯成为中华民国的大总统,晚清时期的老百姓无不欢呼雀跃,激动得跳脚。
尽管他们所处的时代还没有走到这一步,但清朝灭亡的消息还是激励了他们。
因为他们非常清楚,随着武昌起义的成功,清王朝的灭亡已经进入了倒计时。
他们承受清政府的腐朽统治也即将结束,马上就要迎来共和。
为了这一天的到来,他们是苦苦等待,时刻盼望着中华民国取代满清王朝的统治。
得知清政府要灭亡的那一刻,他们老百姓就无时无刻不在盼望着。
他们如今遭受的一切苦难都是清政府施加在他们身上的,唯一推翻清政府才能让他们摆脱这一切。
清朝灭亡的消息不仅振奋着晚清时期的老百姓,那些为之努力奋斗的革命党人也是欣喜若狂。
他们所做的一切,就是为了推翻清政府,让中华民族走向共和。
现在得知他们的理想最后实现了,此刻他们的革命斗志十分昂扬,让他们信心百倍。
清朝各时期的皇帝无不脸色复杂,要说不悲痛是不可能的。
他们为了让大清传万世之业,不知道做了多少努力,可如今最后的结果却也没有逃过王朝灭亡的诅咒。
尽管他们很早就知道了清王朝的灭亡无法避免,可如今听到清王朝一步步走向灭亡,依旧让他们心里不好受。
至于其他朝代的皇帝,看到皇权专制达到鼎盛的清王朝最终还是难逃灭亡的命运,无不唏嘘不已。
不过他们也从清王朝的灭亡中吸取了经验教训,时刻铭记着闭关锁国的危害。
他们深深的明白,一个王朝要是故步自封,迟早被强大的外敌覆灭。阅读库 www.yuedsk.comyuedsk www.yuedsk.com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