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库www.yuedsk.com)(阅读库 www.yuedsk.com) 朝廷之所以穷困。
百姓之所以困苦。
根源一直都是那一个问题!
士绅缙绅!
宗族这种东西,毕竟是以血脉为纽带,所以可以存在,但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多!
至于士绅这种东西,那还是先清理一批得好!
士绅太多,田地太少,百姓的日子就会很苦,承担的徭役赋税也会太重!
时不时地清理一批,将他们兼并占据的田地分割出来,重新还给老百姓,这才是延续王朝寿命的有效手段。
所以李弘壁提出了解决之策。
中央机构进驻地方。
可他话音刚落,就有人提出了反对意见。
“陛下,老臣以为,此举实有不妥啊!”
兵部尚书金忠意味深长地开口道:“如此大规模的扩大朝廷官吏数量,带来的隐患简直太多了。”
“其一就是官员多了那朝廷开支就会随即增长,陛下又准备推行高薪养廉之策,这两相结合之下只怕朝廷每年用于官员俸禄的开支,都会是一个天文数字!”
高薪养廉之策,这是第二个五年计划里面李弘壁所提的,伴随着工商业的发展,自然就难免会出现通货膨胀,那大明官员再拿着那么一点俸禄,根本就不够养家糊口的。
所以李弘壁适时提出了此策,得到了顺利推行。
“官员俸禄增长得越多,朝廷财政开支也就越多,真正用到老百姓头上、发展民生的钱财自然就会变得越少,这不是一件好事啊陛下!”
金忠这话是老成持重之言,李弘壁也不好反驳。
“其二,让中央部寺监进驻地方,老臣以为这确实没有必要,地方设有布政使司、按察使司和指挥使司三司并立,互不统署互相监督,决计不会出现什么反叛作乱之事,陛下又何苦再如此行事,平白扩大朝廷规模呢?”
“这机构变得臃肿,官员人数大幅度增加,不但会损耗朝廷财政,还会致使人浮于事、争斗不休,整个大明官场都会变得乌烟瘴气,于国没有丝毫益处啊!”
不得不承认,金忠这位老尚书,还是经验十足的。
他这些话,核心问题就是一个,李弘壁此策会导致机构臃肿、人浮于事。
说白了,金忠反对的原因,主要就是冗官冗员冗费的问题。
这“三冗之患”,最典型的代表,莫过于前宋王朝。
从前宋的真宗(赵恒)、仁宗(赵祯)时期起,行政机构越来越庞大,财政负担急剧增加,中央朝廷和地方官府出现了机构重复,官员数额迅速增加的情况,官僚机构叠床架屋,通过科举考试录取的官员越来越多,这就使官僚队伍迅速膨胀,许多无真才实学的纨绔子弟。
甚至是为了安排这些获得做官资格的人,朝廷对各级政府机构采取“有定官,无限员”的办法,尽量扩大各级政府机构的容量,简直就是离谱到了极点!
在前宋朝廷如此肆意放纵之下,那些个文人士大夫更加肆无忌惮,大肆将自家的子侄晚辈安排进入官场,甚至是刚出生不久的幼儿都被列入官僚队伍的名单里面。
如此一来,由于官僚人数恶性膨胀,官僚机构臃肿不堪,因而衙门作风盛行,官员奢侈腐化,办事因循守旧,无所作为,“冗官”之灾日益严重,进而导致了“冗员”和“冗费”的问题。
因为官员人数增多,朝廷需要的财政开支自然就大大增加,需要拨出数十倍的俸禄去供养这些不干正事的所谓官员。
“三冗”泛滥成灾,使得前宋王朝形成两大弊病,一是生产萎缩,国家财政空虚,“积贫”总是极为严重;二是军事制度败坏,国防力量薄弱,对辽、西夏的侵扰无能为力,“积弱”问题相当突出。
“三冗”导致“两积”,再加上前宋王朝最有名的朝堂党争互相倾轧,生生耗尽了大宋王朝的国运。
接下来就是社会矛盾激化,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在内乱不止的同时,边境地区又接连受到外患的困扰。
前宋王朝号称养兵百万,使得田无可耕之民,国储不足,赤字增加,竭民赋租,但在强敌临境时,国家却无可战之军,不得不岁输金帛,苟且偷安,最后只好用金币去买边境地区暂时的安宁。
所以,三冗之患,成了压垮前宋王朝的一块巨石!
这些道理,李弘壁自然明白。
可即便困难重重,那也要继续推行下去,不能因噎废食。
“朝廷官府只设置到了县一级,而县之下的乡野,则是士绅和宗族的天下!”
“之所以要中央机构进驻地方,之所以要扩大朝廷规模,就是为了打破这宗族和士绅对地方乡野的垄断!”
“官员的数量以后肯定要增加很多,但是士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的新政也必须要推行下去,皇权不下乡的历史必须要终结!”
“否则大明天下的田地,还全都被士绅和宗族给掌控在手中;否则大明王朝的百姓子民,还一直受到地方士绅和所谓宗族的奴役与欺压,敢怒不敢言!”
这句话,成功触动了永乐皇帝的心房。
太子朱高炽神情凝重,太孙朱瞻基面红耳赤。
为什么要扩大朝廷规模?
为什么要让中央机构进驻地方?
没有官员去占领乡村,那么乡村就依旧还是士绅与宗族的天下!
大明的国法比不上宗族的家规,大明的律令比不过士绅的一句圣言,这算是哪门子的道理?
朝廷要推行摊丁入亩新政,首当其冲的敌人,正是占据了大部分田地的地方士绅!
从土地到宗族与士绅,这无疑是一块极其难啃的骨头!
可是当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的水平后,不管是宗族还是士绅就成了社会发展的一大阻力,因为宗族士绅最先考虑的不是全族的利益,而是最先考虑自己小家的利益,士绅最先考虑的也不是国家的利益,而是最优先考虑他们可以通过国家的政策从中谋求到多少好处!
这就是摊丁入亩政策面临的两大敌人,宗族和士绅!
不打破士绅的特权,就算现在均分一次田地给平民百姓,但是要不了多久,这些田地最终还是又会回到那些拥有功名特权的士绅手中!
所以,就算再难,这第三个五年计划,也必须推行下去!
阅读库 www.yuedsk.comyuedsk www.yuedsk.com
百姓之所以困苦。
根源一直都是那一个问题!
士绅缙绅!
宗族这种东西,毕竟是以血脉为纽带,所以可以存在,但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多!
至于士绅这种东西,那还是先清理一批得好!
士绅太多,田地太少,百姓的日子就会很苦,承担的徭役赋税也会太重!
时不时地清理一批,将他们兼并占据的田地分割出来,重新还给老百姓,这才是延续王朝寿命的有效手段。
所以李弘壁提出了解决之策。
中央机构进驻地方。
可他话音刚落,就有人提出了反对意见。
“陛下,老臣以为,此举实有不妥啊!”
兵部尚书金忠意味深长地开口道:“如此大规模的扩大朝廷官吏数量,带来的隐患简直太多了。”
“其一就是官员多了那朝廷开支就会随即增长,陛下又准备推行高薪养廉之策,这两相结合之下只怕朝廷每年用于官员俸禄的开支,都会是一个天文数字!”
高薪养廉之策,这是第二个五年计划里面李弘壁所提的,伴随着工商业的发展,自然就难免会出现通货膨胀,那大明官员再拿着那么一点俸禄,根本就不够养家糊口的。
所以李弘壁适时提出了此策,得到了顺利推行。
“官员俸禄增长得越多,朝廷财政开支也就越多,真正用到老百姓头上、发展民生的钱财自然就会变得越少,这不是一件好事啊陛下!”
金忠这话是老成持重之言,李弘壁也不好反驳。
“其二,让中央部寺监进驻地方,老臣以为这确实没有必要,地方设有布政使司、按察使司和指挥使司三司并立,互不统署互相监督,决计不会出现什么反叛作乱之事,陛下又何苦再如此行事,平白扩大朝廷规模呢?”
“这机构变得臃肿,官员人数大幅度增加,不但会损耗朝廷财政,还会致使人浮于事、争斗不休,整个大明官场都会变得乌烟瘴气,于国没有丝毫益处啊!”
不得不承认,金忠这位老尚书,还是经验十足的。
他这些话,核心问题就是一个,李弘壁此策会导致机构臃肿、人浮于事。
说白了,金忠反对的原因,主要就是冗官冗员冗费的问题。
这“三冗之患”,最典型的代表,莫过于前宋王朝。
从前宋的真宗(赵恒)、仁宗(赵祯)时期起,行政机构越来越庞大,财政负担急剧增加,中央朝廷和地方官府出现了机构重复,官员数额迅速增加的情况,官僚机构叠床架屋,通过科举考试录取的官员越来越多,这就使官僚队伍迅速膨胀,许多无真才实学的纨绔子弟。
甚至是为了安排这些获得做官资格的人,朝廷对各级政府机构采取“有定官,无限员”的办法,尽量扩大各级政府机构的容量,简直就是离谱到了极点!
在前宋朝廷如此肆意放纵之下,那些个文人士大夫更加肆无忌惮,大肆将自家的子侄晚辈安排进入官场,甚至是刚出生不久的幼儿都被列入官僚队伍的名单里面。
如此一来,由于官僚人数恶性膨胀,官僚机构臃肿不堪,因而衙门作风盛行,官员奢侈腐化,办事因循守旧,无所作为,“冗官”之灾日益严重,进而导致了“冗员”和“冗费”的问题。
因为官员人数增多,朝廷需要的财政开支自然就大大增加,需要拨出数十倍的俸禄去供养这些不干正事的所谓官员。
“三冗”泛滥成灾,使得前宋王朝形成两大弊病,一是生产萎缩,国家财政空虚,“积贫”总是极为严重;二是军事制度败坏,国防力量薄弱,对辽、西夏的侵扰无能为力,“积弱”问题相当突出。
“三冗”导致“两积”,再加上前宋王朝最有名的朝堂党争互相倾轧,生生耗尽了大宋王朝的国运。
接下来就是社会矛盾激化,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在内乱不止的同时,边境地区又接连受到外患的困扰。
前宋王朝号称养兵百万,使得田无可耕之民,国储不足,赤字增加,竭民赋租,但在强敌临境时,国家却无可战之军,不得不岁输金帛,苟且偷安,最后只好用金币去买边境地区暂时的安宁。
所以,三冗之患,成了压垮前宋王朝的一块巨石!
这些道理,李弘壁自然明白。
可即便困难重重,那也要继续推行下去,不能因噎废食。
“朝廷官府只设置到了县一级,而县之下的乡野,则是士绅和宗族的天下!”
“之所以要中央机构进驻地方,之所以要扩大朝廷规模,就是为了打破这宗族和士绅对地方乡野的垄断!”
“官员的数量以后肯定要增加很多,但是士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的新政也必须要推行下去,皇权不下乡的历史必须要终结!”
“否则大明天下的田地,还全都被士绅和宗族给掌控在手中;否则大明王朝的百姓子民,还一直受到地方士绅和所谓宗族的奴役与欺压,敢怒不敢言!”
这句话,成功触动了永乐皇帝的心房。
太子朱高炽神情凝重,太孙朱瞻基面红耳赤。
为什么要扩大朝廷规模?
为什么要让中央机构进驻地方?
没有官员去占领乡村,那么乡村就依旧还是士绅与宗族的天下!
大明的国法比不上宗族的家规,大明的律令比不过士绅的一句圣言,这算是哪门子的道理?
朝廷要推行摊丁入亩新政,首当其冲的敌人,正是占据了大部分田地的地方士绅!
从土地到宗族与士绅,这无疑是一块极其难啃的骨头!
可是当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的水平后,不管是宗族还是士绅就成了社会发展的一大阻力,因为宗族士绅最先考虑的不是全族的利益,而是最先考虑自己小家的利益,士绅最先考虑的也不是国家的利益,而是最优先考虑他们可以通过国家的政策从中谋求到多少好处!
这就是摊丁入亩政策面临的两大敌人,宗族和士绅!
不打破士绅的特权,就算现在均分一次田地给平民百姓,但是要不了多久,这些田地最终还是又会回到那些拥有功名特权的士绅手中!
所以,就算再难,这第三个五年计划,也必须推行下去!
阅读库 www.yuedsk.comyuedsk www.yuedsk.com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