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一章 军镇(上)



阅读库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晋末长剑第一百九十一章 军镇(上)
(阅读库www.yuedsk.com)(阅读库 www.yuedsk.com)    马车进入司马门后便停下了。

    过了一会,蔡承走了过来,挥了挥手,又对杨勤、刘灵二人嘱咐了几句,便离开了。

    马车继续前行,很快过了显阳门。

    刘氏把手探向车帘。

    程氏虽抱着孩子,亦慌忙阻止,哀求道:“夫人,外面人多,别让他们看到。”

    刘氏抿着嘴,一把掀开车帘。

    果然,外面有很多军士在站岗。

    这里已经被清理出了一些废墟,还有俘虏模样的人拉着各种建筑材料进进出出——看材料的模样,多半也是从废墟里倒腾出来的,正所谓拆东墙补西墙,废物利用。

    显阳门内原有许多办公机构,西侧自南向北分别是谒者台、符节台、御史台,东侧则分布着丞相诸曹。

    西侧还是一片断壁残垣,但东侧的丞相诸曹却早在石勒时代就清理重建了一部分,因为他们也需要办公场所。如今这些俘虏在清理另外一部分废墟,似乎要将丞相诸曹衙署完全恢复起来。

    刘氏先是有些不解,进而若有所悟。

    前方传来一阵口令声。

    刘氏抬眼望去,却是宣明门前有军士在值守。

    这些人身披铁铠,拄着长枪,腰间悬着步弓、箭囊和环首刀,有人背上还背着小圆盾。

    宣明门早就毁于战火,此时只剩一个轮廓。值守军士列于两侧,长枪向前交叉着,阻止马车继续前进。

    刘灵笑嘻嘻地上前交涉了一番,马车才得以继续前行。

    程氏低下了头,似乎不想让外人看见她的脸。

    刘氏则昂着头,即便身陷囹圄,似乎也不愿意低头。不过她也不由得多看了几眼值守军士们,纪律森严、一丝不苟、器械精良,同时还隐隐有股桀骜不驯的气息。

    她突然间就很喜欢这样的兵,原因别人可能猜不到:她竟然从这些兵身上看到了熟悉的味道。

    犹记得,小时候跟着长辈去山间游猎,见到的很多部落勇士就这个样子。

    桀骜不驯,野性粗犷,像一头难以驯服的野兽,随时会反噬伤人。

    父亲那时候还在世,悄悄告诉她,这样的兵好勇斗狠、凶悍难制,就像从山林里捕回来的野兽一般,看到人就龇牙咧嘴。

    她天真地问:“这样的野兽除了剥皮吃肉外,不能为人所用,还不如家养的狗呢。”

    父亲哈哈大笑,然后感慨地说道:“确实是这样,但如果有人能给这些野兽系上项圈,让它们听到鞭子的声音就害怕,下意识服从,不敢对人龇牙咧嘴,那就比狗有用多了。”

    眼前这些兵,有那么几分部落勇士的味道了,看人的目光都不一样,但又比那些勇士更驯服,更听话,不会轻易对人露出獠牙。

    什么样的人带什么样的兵,这句话可不是说说而已。

    每个大将都有自己的治军风格。

    有人喜欢用鞭子、军棍把士兵打得畏畏缩缩,没有自己的思想,下意识就服从命令。

    这样带出来的其实也是不错的部队,至少令行禁止,军纪森严。

    大胡就是这样做的。效果如何另说,但确实一直在朝这個方向努力。

    邵勋似乎喜欢在这个基础上再“养一养”,养出士兵的凶性,不知道他如何驾驭的。

    有纪律,又凶悍敢战。

    这样的部队在他手里固然是一把非常好用的尖刀,无往不利,但却不适合交给儿子统带,因为他未必驾驭得住。

    不知不觉间,刘氏用她专业的目光看了许多,也想了许多。

    其实她很欣赏这样的军队,但她不会承认的。

    马车经过宣明门时,看着一排排交叉的长枪依次松开,刘氏下意识坐直了身子。

    要是这些军队为她所用……

    她很快掐灭了这个想法。给大胡时间,他也能练出这样的军队。

    过宣明门后,前方有升贤署、内医属等衙门,但都破败不堪,荒草连天。

    军士们清理了一片区域出来,然后用废弃的材料搭了部分临时军营供自己居住。

    军营旁边有操练的场所。

    军士们拿着去了枪头的长枪,两两互相对练着。

    他们有时候一板一眼,动作很慢,但真正进攻起来的时候,却又快如闪电,瞬间结束刺杀——不是自己“死”,就是敌人“亡”。

    旁边有一大群人席地而坐,或者嬉笑出声,或者破口大骂,或者指指点点。

    胜得多的人,则领到了布帛赏赐,虽只有少少几尺,却令他们喜笑颜开,高举在头顶,得意洋洋。

    不出意外,引起了别人的起哄或叫骂,很快有人上前挑战……

    程氏也被吸引了目光,下意识看过去。待看到有人回望过来时,又像受惊的小兽般收回目光,低下头去,紧张不已。

    刘氏则有些明悟:大胡之前也感慨过,待钱粮充裕之后,要扩编“募兵”,让他们当兵吃粮,不用再为生计所累,心无旁骛地操练。

    这就是邵勋的募兵吧?果然很闲,闲到有时间互相对练以发泄过剩的精力。寻常的士兵,大部分时间务农,纵有闲暇,练不了多久就肚子饿得咕咕叫,如何有那么多时间锤炼技艺?军阵会得也比较少,上了战场,就只会排最简单的阵势,需要变阵之时,手忙脚乱,错漏百出。

    说白了,练得少。

    马车还在往前,很快过了升贤门,终于停了下来。

    这里同样是一片断壁残垣。虽然时过境迁,但依然看得出被大火焚烧过的痕迹。

    毫无疑问,这是汲桑派人烧的。

    这个人自卑又敏感,还很自大。

    对邺宫这种象征着权势的地方痛恨无比,先把里面的财宝抢掠一空,然后放一把火烧掉。

    而他自己,却贪婪地坐在财宝之上,即便大夏天还穿着名贵皮裘不肯脱下。

    大胡以前就跟着这样的人,难怪打不过邵勋……

    猛然间,刘氏有些自责地摇了摇头。

    大胡白手起家,可比邵勋豪迈多了。

    “人来了吗?”刘灵走到了一处有些破败的建筑前,问道。

    “来了,在里边。”守门军校答道。

    “下车,随我入内。”刘灵招了招手,说道。

    刘氏心中一颤,再怎么刚强,终究是个女人,说不怕是不可能的。

    但她一咬牙,昂首下了马车,还瞟了刘灵一眼。

    刘灵视若无睹。

    嗯,当年在王弥手下厮混时,他也听过上党夫人的这号人,只不过一直没见过罢了。

    当时他还对王桑开玩笑,说石勒娶了刘氏,实力大增,早晚火并你兄长。

    现在看来,真是走眼了,搞不好王弥活得比石勒长。

    刘氏下车之后,程氏也要跟着下车,却被刘灵拦住了。

    程氏吓了一个哆嗦,泪眼汪汪地看着刘氏。

    刘氏摇了摇头,向西进入了纳言闼。

    升贤门内西侧有纳言闼,东侧则有听政闼、尚书台——现在都是废墟。

    纳言闼经过简单的修缮,勉强能用。

    周围的杂草也被清理了,残存的绿树环绕着台阁,增添了几分意趣。

    刘氏一进门就看到了几个老熟人。

    忠义军督军刘贺度、长史徐光——该军以三台降兵为主,又补充了些许邺城丁壮,现有四千人,基本都是步卒。

    新成立的效节军督军桃豹、长史程遐、司马支雄——该军以原魏郡兵为主,补充了部分邺城丁壮,现有步卒五千。

    另外还有一个陌生人,坐在刘贺度、徐光二人身旁,听他们交谈,似乎是邵勋派来的河南籍官员,担任忠义军司马。

    刘曷柱也在。

    看到这个大伯,刘氏就怒目相视。

    冰井台上,他三言两语说动军士弃械投降,令坚固的三台半月即破,让刘氏恨得牙痒痒。

    “侄女快坐,陈公一会就来。”刘曷柱笑呵呵地招呼道。

    刘氏看了下,屋内多是奇奇怪怪的绳椅、胡床,只有一张坐榻,摆在上首位置。

    她有些迟疑,但也就这张坐榻上没人了,于是最终还是坐了上去。

    “蔡府君镇邺城,我等以后便是他帐下将官了。”在座几人窃窃私语。

    “蔡府君乃陈公亲军督出身,深受信重,我等跟着他,想必亦有生发之机。”

    “没法回头了。大胡若破邺城,第一件事就是杀我等全家,绝无可能宽宥。”

    “大胡还能来邺城么?”

    “来了就和他拼了。”

    刘氏鄙夷地看了几人一眼。

    他们在大胡手下为将的时候,战战兢兢,大气都不敢出。现在投效新主了,又迫不及待地表忠心,都是小人!

    刘曷柱坐在刘氏下首,见得她面上表情,想了想后,觉得该提醒一番。

    只见他把头凑了过去,低声道:“野那,你不是那等蠢妇人,有些话我就直说了。”

    “河北局势,扑朔迷离。陈公能不能在河北站住脚,大胡会不会杀回来,谁都不好说。或许你心中还存着点念想,但我要问你一句,大胡若回来了,你该如何自处?”

    刘氏身形一僵,愣怔无语。

    这是她一直回避的问题。此时被刘曷柱挑明,心底翻腾不休,难受得无以复加。

    同时也更加痛恨一些人了,尤其是刘曷柱、桃豹、支雄这些无耻之徒。

    刘曷柱轻笑一声,道:“野那,你恨我可以理解,但这是不对的。”

    刘氏冷冷地看了他一眼,低声道:“无耻。”

    “伱以后会理解的。”刘曷柱笑了笑,道:“我们是至亲,都是你的帮手啊。”

    刘氏仍然冷冷地看着他。

    刘曷柱问道:“一路行来,陈公的银枪精兵如何?”

    刘氏不答。

    “你不知道罢了。”刘曷柱自顾自说道:“摆着车阵前进时,是真的冲不动啊。真的,什么办法都试过了,甚至派骑兵披甲纵跃冲锋,都没用。有这样的兵,天下大可取得。大胡若率军而来,还是要被这些人野战击破。”

    门外响起了脚步声,正在交谈的众人纷纷坐直了身子。

    刘曷柱再度压低声音,凑到刘氏近前,神秘地说道:“陈公只有两个儿子,都不大。”

    说完,坐了回去,目不斜视,正襟危坐。

    邵勋的身影出现在门口,身后跟着蔡承、庾琛、张宾以及几个新面孔。

    亲兵们一拥而入,在阁内四处站定。

    邵勋手抚刀柄,扫视一圈。

    “参见陈公。”所有人齐齐起身。

    有那么一两个似乎过于紧张,起立过快,把屁股下的绳床都弄翻了。

    刘氏没有起身,略略昂起头,将来人尽收眼底。

    此人身材高大,体格壮硕,脸上有风沙打磨的痕迹。

    左手自然下垂,落于弓梢旁,右手随意地抚在刀柄上。

    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目光有神,被他扫视到的人,都下意识俯首。

    “都坐吧。”他这话是对跟他过来的几人说的。

    庾琛趁机介绍了一番,原来新来的几人是洛阳禁军左卫前驱营司马黄彪、捉生军督军高翊、乞活帅陈午、公府舍人田贵以及兖州幕府的两位将领何伦、刘洽。

    亲兵搬来了几张胡床,众人纷纷落座。

    庾琛坐到了刘曷柱对面,张宾沉默了一会,坐到了庾琛身侧的绳椅上。

    邵勋看都没看刘氏一眼,就直接坐到了她身边。

    大长腿,不错。

    臀肉也挺有弹性,常年锻炼的女人就是不一样,身上的肉坚实。

    “今日召诸君前来,为的是河北防务。”邵勋好似没有分心,直接说道:“我意于汲、魏、顿丘三郡置军镇。镇有镇城、镇民、镇军、镇将,以御贼寇。”

    说这话时,他看的是乞活帅陈午以及大陆泽酋帅刘曷柱。

    很显然,军镇主要是为他们这种附庸势力设立的。

    张宾眉头一皱。很显然,他没有提前知道这个消息。

    不过也很正常,他没有职务在身,陈公又没说放他离开,就这样不明不白地跟在他身边,有些事避着他也很正常。

    只是——军镇?

    难道是要收编那些不服管教的乞活军乃至胡人部落?

    陈公早晚要离开河北。他一走,乞活军、胡人部落没准又投靠到匈奴那一边了,所以给他们个正式身份?

    果然,邵勋紧接着说道:“近日有广平酋帅数人来投,各有部众数百、千余落不等,遂有此议。”

    说罢,他拍了拍手,让庾琛给众人解释一番何为军镇。阅读库 www.yuedsk.comyuedsk www.yuedsk.com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晋末长剑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晋末长剑》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晋末长剑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晋末长剑》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