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库www.yuedsk.com)(阅读库 www.yuedsk.com) 几分钟内,飞机从滑行道一路顺畅地进入跑道,然后逐渐加速、抬头、起飞……
除了爬升过程中稍微有些令人不适之外,一直到进入平飞,琼吉特都没有感受到记忆中那种令人耳膜快要炸裂的尖锐噪声。
低沉的轰鸣声当然不可避免,但是就直观体验而言却好了不止半点。
“是客舱隔音做得好?”
自然而然地,他第一个想法是探过身去,摸了一下旁边的客舱内壁。
那自然是不可能摸出个一二来的。
就算飞机机体上用了什么黑科技,也必定是放在外部硬壳或者中间的夹层,内部的衬套,包括内层的舷窗玻璃很多情况下甚至会被划分到“装饰材料”那个品类里面。
“琼吉特先生,我们的飞机乘坐体验还不错吧?”
高全看到琼吉特一副刘姥姥进大观园一样的新奇反应,便知道后者是被客舱内的噪音水平给震惊到了。
实际上,就算是他,在新舟60的03号全状态原型机第一次试飞时,也一度以为是不是自己的听力出了什么问题……
运7这个飞机本来就是镐京这边生产的,他还没转到行政岗位上的时候,就负责过这个型号的一些技术工作,而且平时出差也没少坐过去的老运7,自然清楚一架正常的涡桨客机在飞行,尤其是起飞和爬升发动机全力输出时会是一种怎样的场面。
然而当时他甚至就站在机翼外侧不远的地方,都没有感受到那种令人极度不适的轰鸣声。
“啊……这……确实不错。”
琼吉特也察觉到自己刚刚的表现实在有点丢人,赶紧恢复到一开始的状态,但过了几秒之后,还是忍不住内心的好奇,开口问道:
“你们是在飞机的机身上用了什么特殊的隔音材料么?”
总算等到这个问题的高全当然明白对方在担心什么。
作为航空公司一方的代表,他虽然惊讶于这架飞机的安静,但如果非要跟成本之间二选一的话,那他一定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后者。
一切成本最终都会转移到旅客身上。
而会乘坐他们这种支线航空的,都属于价格敏感型客户,决然不可能为了一个半小时的旅途舒适性而接受票价增长。
因此他第一句话就打消了琼吉特的顾虑。
“在机身结构和材料方面,我们和全世界绝大多数客机一样,使用普通的附加蜂窝夹层结构隔音材料,并不会带来额外的成本和维护难度。”
后者果然松了口气。
在不增加成本的情况下,提高舒适度当然是百分之百的好事。
紧接着,高全才继续解释道:
“市面上其它几种典型的涡桨客机,平飞时舱内的峰值噪声,也就是我们现在这个位置的噪声大概在80分贝上下,起飞时则可能达到85分贝以上,单论这个数据实际上并不比使用涡扇发动机的客机更大,但涡桨发动机的噪音频率更宽,容易导致人体严重不适的是其中的中低频部分,而一般的隔音材料反而只能过滤高频噪声,所以旅客的乘坐体验感很差。”
“而我们这架飞机采用了仿生学的螺旋桨设计,再结合一些其他的控制手段,能够把噪音峰值降低2-3个分贝,并且重点降低中低频,至于效果么,我想琼吉特先生您已经体验到了。”
“生物什么?”
仿生学这样一个词对于只是被临时拉过来的泰语翻译而言实在是过于离谱了,不得已只好翻译成英语,而瑞吉特显然对于这样一个非常用名词并不熟悉,只是听懂了最前面的bio-词根。
“哦,就是在螺旋桨靠外侧的前缘设计了一层和猫头鹰羽毛类似的梳齿结构,可以明显削弱2kHz以下的风扇的宽频噪声,您如果感兴趣的话,等会下了飞机可以仔细看一看我们的螺旋桨设计。”
这种梳齿结构的设计需要非常精妙,还需要和螺旋桨以及发动机本身进行适配,并不是那么容易学走的。
而且瑞吉特不过是个航空公司的职业经理人而已。
更重要的是,这种梳齿结构前缘实际上会对螺旋桨的效率产生影响,因此并不能完全按照静音要求进行优化,如果随便抄一个差不多的上去,综合性能反而有可能适得其反。
实际上,真正让这架飞机噪音降低的,是高全刚刚语焉不详的那部分——
在常浩南开发出主动机翼颤振控制的逻辑之后,他很快开始考虑如何把相关思路扩展到其它领域。
而众所周知,振动和噪音本质上是一回事。
既然可以采集机翼颤振数据再通过主动施加不同相位的振动进行控制,那么对于更加规律的声波自然也能照章办事。
也就是主动降噪的逻辑。
实际上,606所在过去就研究过类似的技术,他们曾经在运7上尝试使用基于扬声器阵列的主动噪声控制,也就是后世很多豪华车里面的那套,效果出类拔萃,可以把噪音降低惊人的13-22个分贝。
然而这套设备成本突破天际不说,重量和耗电量也相当夸张,甚至会直接影响到飞机的基础性能,最后只好不了了之。
而常浩南却采用了另外一种思路。
虽然也是主动降噪,但他没有额外安装音响设备,而是让飞机的两个螺旋桨之间保持一定的相角差,相互降低另一侧螺旋桨的噪音。
实际上,在最初完成的相角控制算法中,甚至加入了根据飞机不同的飞行高度和速度自动计算最优相角差的功能,可以在几乎所有飞行工况下实现噪声的最优化控制。
但是PW127J这个发动机实在拖了后腿。
它在底子上还是机械液压控制的那套逻辑,控制精度甚至还不如歼10上的AL31FN。
好在606所的研究人员后来把电子控制器玩出了不少新花样,尽管只能采用固定的同步相角差,但相比于这个年代的其它竞品来说,这点优势已经足够了。
瑞吉特刚刚的表现,就是最好的证明。
……
为了展示飞机的航程,这次飞行体验持续了将近四个小时才结束。
不过下了飞机之后的瑞吉特完全没有感到过去几乎已经习惯的耳鸣和眩晕,最多只能算是有些正常坐飞机的疲劳而已。
一行人回到车上之后,已经从刚刚那份震惊中恢复过来的瑞吉特也不再有什么矜持:
“高先生,我们需要贵方提供一份完整的报价单,以及具体的交货时间表,您知道,这毕竟是一架全新型号的飞机。”
新舟60的技术来源实际上是运7,当然飞机本身已经脱胎换骨,并且安24这个飞机在国际上的名声一般,镐京这边不可能脑子有坑去宣传二者之间的关系,因此新舟60在市场上属于全新型号。
相比于ATR72-500这样的子型号升级,新飞机在交货周期方面无疑会让人有所顾虑。
尤其对于曼谷航空这种规模本身就很小的航司,错过一个旺季的生意很有可能就是生死之别。
“没问题,不过我们需要大概两个工作日来准备两种语言的文件,中间这段时间,我想,就让我们公关部派人带您在镐京游览一下?”
高全试探性地问道。
这个游览,自然不是真的游览。
做生意嘛,哪怕是卖飞机这种看上去非常高大上的生意,也离不开接地气的部分。
除了拿出过硬的产品以外,其它方面的功夫该下也还是得下。
瑞吉特当然也绝非什么白莲花,不如说他等的就是这个部分。
“也好,那我也正好趁这段时间深入感受一下华夏文明的历史……”
表面上的话还是要说得冠冕堂皇才行。
坐在旁边一排的高全兴奋地暗自紧握了一下拳头。
虽然瑞吉特没有明确表态,但事情走到这一步,显然已经可以说是十拿九稳。
只要这一单生意能够签署,那他高全的名字,肯定能留在华夏航空工业发展的史册上。
尽管这并不是华夏第一次出口民用飞机——在大约十年之前,冰城飞机公司就向斯里兰卡出口过两架运12运输机。
但两件事情的意义显然不同。
一方面,运12毕竟只是一架通航级别的小飞机,运营它所需要的资质跟运营一架正经客机完全不同。
而另一方面,新舟60还是华夏使用全新CAAC标准进行设计、制造和审定的第一个型号。
完全可以称得上是华夏航空工业的里程碑。
(本章完)
阅读库 www.yuedsk.comyuedsk www.yuedsk.com
除了爬升过程中稍微有些令人不适之外,一直到进入平飞,琼吉特都没有感受到记忆中那种令人耳膜快要炸裂的尖锐噪声。
低沉的轰鸣声当然不可避免,但是就直观体验而言却好了不止半点。
“是客舱隔音做得好?”
自然而然地,他第一个想法是探过身去,摸了一下旁边的客舱内壁。
那自然是不可能摸出个一二来的。
就算飞机机体上用了什么黑科技,也必定是放在外部硬壳或者中间的夹层,内部的衬套,包括内层的舷窗玻璃很多情况下甚至会被划分到“装饰材料”那个品类里面。
“琼吉特先生,我们的飞机乘坐体验还不错吧?”
高全看到琼吉特一副刘姥姥进大观园一样的新奇反应,便知道后者是被客舱内的噪音水平给震惊到了。
实际上,就算是他,在新舟60的03号全状态原型机第一次试飞时,也一度以为是不是自己的听力出了什么问题……
运7这个飞机本来就是镐京这边生产的,他还没转到行政岗位上的时候,就负责过这个型号的一些技术工作,而且平时出差也没少坐过去的老运7,自然清楚一架正常的涡桨客机在飞行,尤其是起飞和爬升发动机全力输出时会是一种怎样的场面。
然而当时他甚至就站在机翼外侧不远的地方,都没有感受到那种令人极度不适的轰鸣声。
“啊……这……确实不错。”
琼吉特也察觉到自己刚刚的表现实在有点丢人,赶紧恢复到一开始的状态,但过了几秒之后,还是忍不住内心的好奇,开口问道:
“你们是在飞机的机身上用了什么特殊的隔音材料么?”
总算等到这个问题的高全当然明白对方在担心什么。
作为航空公司一方的代表,他虽然惊讶于这架飞机的安静,但如果非要跟成本之间二选一的话,那他一定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后者。
一切成本最终都会转移到旅客身上。
而会乘坐他们这种支线航空的,都属于价格敏感型客户,决然不可能为了一个半小时的旅途舒适性而接受票价增长。
因此他第一句话就打消了琼吉特的顾虑。
“在机身结构和材料方面,我们和全世界绝大多数客机一样,使用普通的附加蜂窝夹层结构隔音材料,并不会带来额外的成本和维护难度。”
后者果然松了口气。
在不增加成本的情况下,提高舒适度当然是百分之百的好事。
紧接着,高全才继续解释道:
“市面上其它几种典型的涡桨客机,平飞时舱内的峰值噪声,也就是我们现在这个位置的噪声大概在80分贝上下,起飞时则可能达到85分贝以上,单论这个数据实际上并不比使用涡扇发动机的客机更大,但涡桨发动机的噪音频率更宽,容易导致人体严重不适的是其中的中低频部分,而一般的隔音材料反而只能过滤高频噪声,所以旅客的乘坐体验感很差。”
“而我们这架飞机采用了仿生学的螺旋桨设计,再结合一些其他的控制手段,能够把噪音峰值降低2-3个分贝,并且重点降低中低频,至于效果么,我想琼吉特先生您已经体验到了。”
“生物什么?”
仿生学这样一个词对于只是被临时拉过来的泰语翻译而言实在是过于离谱了,不得已只好翻译成英语,而瑞吉特显然对于这样一个非常用名词并不熟悉,只是听懂了最前面的bio-词根。
“哦,就是在螺旋桨靠外侧的前缘设计了一层和猫头鹰羽毛类似的梳齿结构,可以明显削弱2kHz以下的风扇的宽频噪声,您如果感兴趣的话,等会下了飞机可以仔细看一看我们的螺旋桨设计。”
这种梳齿结构的设计需要非常精妙,还需要和螺旋桨以及发动机本身进行适配,并不是那么容易学走的。
而且瑞吉特不过是个航空公司的职业经理人而已。
更重要的是,这种梳齿结构前缘实际上会对螺旋桨的效率产生影响,因此并不能完全按照静音要求进行优化,如果随便抄一个差不多的上去,综合性能反而有可能适得其反。
实际上,真正让这架飞机噪音降低的,是高全刚刚语焉不详的那部分——
在常浩南开发出主动机翼颤振控制的逻辑之后,他很快开始考虑如何把相关思路扩展到其它领域。
而众所周知,振动和噪音本质上是一回事。
既然可以采集机翼颤振数据再通过主动施加不同相位的振动进行控制,那么对于更加规律的声波自然也能照章办事。
也就是主动降噪的逻辑。
实际上,606所在过去就研究过类似的技术,他们曾经在运7上尝试使用基于扬声器阵列的主动噪声控制,也就是后世很多豪华车里面的那套,效果出类拔萃,可以把噪音降低惊人的13-22个分贝。
然而这套设备成本突破天际不说,重量和耗电量也相当夸张,甚至会直接影响到飞机的基础性能,最后只好不了了之。
而常浩南却采用了另外一种思路。
虽然也是主动降噪,但他没有额外安装音响设备,而是让飞机的两个螺旋桨之间保持一定的相角差,相互降低另一侧螺旋桨的噪音。
实际上,在最初完成的相角控制算法中,甚至加入了根据飞机不同的飞行高度和速度自动计算最优相角差的功能,可以在几乎所有飞行工况下实现噪声的最优化控制。
但是PW127J这个发动机实在拖了后腿。
它在底子上还是机械液压控制的那套逻辑,控制精度甚至还不如歼10上的AL31FN。
好在606所的研究人员后来把电子控制器玩出了不少新花样,尽管只能采用固定的同步相角差,但相比于这个年代的其它竞品来说,这点优势已经足够了。
瑞吉特刚刚的表现,就是最好的证明。
……
为了展示飞机的航程,这次飞行体验持续了将近四个小时才结束。
不过下了飞机之后的瑞吉特完全没有感到过去几乎已经习惯的耳鸣和眩晕,最多只能算是有些正常坐飞机的疲劳而已。
一行人回到车上之后,已经从刚刚那份震惊中恢复过来的瑞吉特也不再有什么矜持:
“高先生,我们需要贵方提供一份完整的报价单,以及具体的交货时间表,您知道,这毕竟是一架全新型号的飞机。”
新舟60的技术来源实际上是运7,当然飞机本身已经脱胎换骨,并且安24这个飞机在国际上的名声一般,镐京这边不可能脑子有坑去宣传二者之间的关系,因此新舟60在市场上属于全新型号。
相比于ATR72-500这样的子型号升级,新飞机在交货周期方面无疑会让人有所顾虑。
尤其对于曼谷航空这种规模本身就很小的航司,错过一个旺季的生意很有可能就是生死之别。
“没问题,不过我们需要大概两个工作日来准备两种语言的文件,中间这段时间,我想,就让我们公关部派人带您在镐京游览一下?”
高全试探性地问道。
这个游览,自然不是真的游览。
做生意嘛,哪怕是卖飞机这种看上去非常高大上的生意,也离不开接地气的部分。
除了拿出过硬的产品以外,其它方面的功夫该下也还是得下。
瑞吉特当然也绝非什么白莲花,不如说他等的就是这个部分。
“也好,那我也正好趁这段时间深入感受一下华夏文明的历史……”
表面上的话还是要说得冠冕堂皇才行。
坐在旁边一排的高全兴奋地暗自紧握了一下拳头。
虽然瑞吉特没有明确表态,但事情走到这一步,显然已经可以说是十拿九稳。
只要这一单生意能够签署,那他高全的名字,肯定能留在华夏航空工业发展的史册上。
尽管这并不是华夏第一次出口民用飞机——在大约十年之前,冰城飞机公司就向斯里兰卡出口过两架运12运输机。
但两件事情的意义显然不同。
一方面,运12毕竟只是一架通航级别的小飞机,运营它所需要的资质跟运营一架正经客机完全不同。
而另一方面,新舟60还是华夏使用全新CAAC标准进行设计、制造和审定的第一个型号。
完全可以称得上是华夏航空工业的里程碑。
(本章完)
阅读库 www.yuedsk.comyuedsk www.yuedsk.com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