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库www.yuedsk.com)(阅读库 www.yuedsk.com) 胡惟庸就是靠给李善长送了二百两黄金,才被李善长推荐担任太常寺少卿,又升任太常寺卿,一路青云直上,直至今日。
朱标有些担心胡惟庸被刘伯温明目张胆地鄙视,会掀桌子走人。
毕竟老朱说了,他的决断要刘伯温和中书省都没有异议,才可以呈上去给老朱审定。
要是气跑了胡惟庸,事情还不好办了。
胡惟庸却面色不变,拱手温和地说:“刘大人说的是。臣也觉得科举要尽早开始,不过不可一下堵死了察举贤才,不然很多人反对,推行科举起来就会比较难。而且负责科举出卷和阅卷的人,既要选举清廉有才能办事之人,也要考虑各方势力平衡。”
朱标暗暗惊讶,又多看了胡惟庸一眼。
以前总觉得他只是李善长的跟班,如今才觉得,其实他也还是有几分能力的。
李善长和稀泥的时候多,很少提有用的建议,一切言行都以保住自己权力地位为首,完全不在乎别人骂他。
刘伯温刚好相反,持才自傲,哪怕跟全世界抗衡,也不能容忍别人质疑他的能力。
胡惟庸的温和作风,刚好介于这两人之间。能中和刘伯温的刚烈,却也能适时提出自己的见解。
嗯,倒是个可以试着用用的人……
刘伯温立刻摆手:“这个不消多说,皇上自会考虑。我等只管把这个事推下去。”
胡惟庸也不争论,只说:“刘大人明智。”
朱标暗暗皱眉:老朱叫我监国,自然是我要考虑周全。怎么还让父皇来平衡。
只是他不会直接这么跟自己的老师说,只说:“如此,本殿就批准了这个,送给父皇看了。”
老朱本来还想把科举的事情往后推一推,现在朱标想办,又是朱标第一个批准的折子,他也不好打击朱标的积极性,便批了个:“明年年初试行看看,再定后续。出题阅卷人员由吏部和中书省,监察御史,太子协商确定。湘王朱柏监督。”
朱柏看着老朱批了这个,皱起脸:“父皇。你叫儿臣协理科举,那不是赶鸭子上架吗?儿臣连八股文都不会写。”
他最讨厌朱熹那一套,朱熹的书他都没背全。
要他来批阅这些照着朱熹著作写的文章,那不是开玩笑吗?
老朱:“咱只要你去替咱盯着。你大哥他比不得你奸猾,咱担心他被人蒙蔽。”
刘伯温和胡惟庸两只老狐狸,奸猾得还各有各的特点。
老实的朱标未必应付得过来。
朱柏叹气嘀咕:“唉,啥时候才能放过我。”
老朱乜斜着他:“说你聪明吧,你有时候脑子真的转不过来。咱问问你,为什么别人削尖了脑袋想要来主持科举?”
朱柏眨了眨眼,装傻:“为什么?”
老朱冷笑:“为了安插党羽啊。”
朱柏:“哦。儿臣不需要这个。”
这个我当然知道!
好比是我录上来的人,以后就是我的门生。
以后这个人不管是当了多大的官,那不都得把我当老师供着吗?
门生多了,以后朝里就是我说了算。
不过,我又不打算一直留在朝里,安不安插人的,有什么意思。
老朱叹气:“等你大哥登了大宝,朝里都是别人的人。然后户部说,官牙不能再让湘王占着了,该收回来。御史说,臣附议。中书省左丞相说,官银庄也早就该收回来了。没有一个人帮你说话。你大哥就算不愿意,也扛不住这么臣子的反对,只能把你手里的东西都收归朝廷。”
朱柏寒毛一竖,倒吸冷气:“嘶,父皇说的是。儿臣一定尽力协助太子殿下办好科举之事。”
呵呵,小子,咱还拿捏抓不住你一个孩子了?!
你眼里就只有钱!
老朱暗暗好笑,点头:“诶,这才对嘛。有付出才有收获嘛。”
所以,次日朱柏就去中书省坐着了。
关于出题和阅卷的人员名单,言官和淮西两边吵翻了天。
朱柏听得哈欠连天。
刘伯温甩了一本字帖给他,叫他先练字。
富贵忙给朱柏研磨拿笔。
朱柏接了笔,在心里问候刘神棍的女性长辈:“写字,写字,我又不去天桥摆摊卖对联,整日练的什么字。”
李善长说:“邓镇才高八斗,出身名门,父亲邓愈乃开国功臣,正是此次科举主审官最佳人选。”
御史大夫:“呵呵,邓镇是你的外孙女婿。你脸皮要不要这么厚?”
李善长:“诶,话不能这么说。举贤不避亲。你倒是推举个更好的来看看。”
御史大夫:“我觉得刘基刘大人最合适。”
刘伯温:“吕本大人比臣更适合做主考官。臣愿为副考官。”
吕本不站队,但并不代表他没有偏向。
刘伯温知道,他至少是偏向朱标的。
一直沉默的朱标问吕本:“吕大人什么意见。”
吏部尚书吕本悠然行礼:“太子殿下若是信得过,臣自当全力以赴。”
本来嘛,科举就是吏部选人。
他来主持科举考试那不是理所当然吗?他肯定不会推脱。
李善长冲胡惟庸使眼色。
胡惟庸只能说:“建议副考官设两个,邓镇大人为其一。”
刘伯温知道不可能完全把淮西排除在外:“同意。”
大家把名单抄出来,才想起要让朱柏签字。
因为老朱说了“湘王监督”。
朱柏不在名单上签“同意”这两个字,老朱看都不会看。
众人转头找朱柏,却见朱柏拿着笔,趴在桌上睡着了。
朱标哭笑不得,过去柔声把他唤醒:“十二弟,起来签字了。”
朱柏茫然睁眼,坐起来,脸上印了个他在纸上画的小猫和几分难看得要死的字:“昂?!你们吵完了?”
众人哭笑不得:大家激动得不得了,你倒是睡得安稳。
朱标把名单递给朱柏。
朱柏扫了一眼名单,皱了皱眉。
正好笔在手里,便顺手沾了墨水,加了个曾秉正的名字在末位,职务是巡查,再加了宋濂和李希颜,协助出题和阅卷。
刘伯温暗暗吃惊:这小子,真不是一般圆滑和缜密。阅读库 www.yuedsk.comyuedsk www.yuedsk.com
朱标有些担心胡惟庸被刘伯温明目张胆地鄙视,会掀桌子走人。
毕竟老朱说了,他的决断要刘伯温和中书省都没有异议,才可以呈上去给老朱审定。
要是气跑了胡惟庸,事情还不好办了。
胡惟庸却面色不变,拱手温和地说:“刘大人说的是。臣也觉得科举要尽早开始,不过不可一下堵死了察举贤才,不然很多人反对,推行科举起来就会比较难。而且负责科举出卷和阅卷的人,既要选举清廉有才能办事之人,也要考虑各方势力平衡。”
朱标暗暗惊讶,又多看了胡惟庸一眼。
以前总觉得他只是李善长的跟班,如今才觉得,其实他也还是有几分能力的。
李善长和稀泥的时候多,很少提有用的建议,一切言行都以保住自己权力地位为首,完全不在乎别人骂他。
刘伯温刚好相反,持才自傲,哪怕跟全世界抗衡,也不能容忍别人质疑他的能力。
胡惟庸的温和作风,刚好介于这两人之间。能中和刘伯温的刚烈,却也能适时提出自己的见解。
嗯,倒是个可以试着用用的人……
刘伯温立刻摆手:“这个不消多说,皇上自会考虑。我等只管把这个事推下去。”
胡惟庸也不争论,只说:“刘大人明智。”
朱标暗暗皱眉:老朱叫我监国,自然是我要考虑周全。怎么还让父皇来平衡。
只是他不会直接这么跟自己的老师说,只说:“如此,本殿就批准了这个,送给父皇看了。”
老朱本来还想把科举的事情往后推一推,现在朱标想办,又是朱标第一个批准的折子,他也不好打击朱标的积极性,便批了个:“明年年初试行看看,再定后续。出题阅卷人员由吏部和中书省,监察御史,太子协商确定。湘王朱柏监督。”
朱柏看着老朱批了这个,皱起脸:“父皇。你叫儿臣协理科举,那不是赶鸭子上架吗?儿臣连八股文都不会写。”
他最讨厌朱熹那一套,朱熹的书他都没背全。
要他来批阅这些照着朱熹著作写的文章,那不是开玩笑吗?
老朱:“咱只要你去替咱盯着。你大哥他比不得你奸猾,咱担心他被人蒙蔽。”
刘伯温和胡惟庸两只老狐狸,奸猾得还各有各的特点。
老实的朱标未必应付得过来。
朱柏叹气嘀咕:“唉,啥时候才能放过我。”
老朱乜斜着他:“说你聪明吧,你有时候脑子真的转不过来。咱问问你,为什么别人削尖了脑袋想要来主持科举?”
朱柏眨了眨眼,装傻:“为什么?”
老朱冷笑:“为了安插党羽啊。”
朱柏:“哦。儿臣不需要这个。”
这个我当然知道!
好比是我录上来的人,以后就是我的门生。
以后这个人不管是当了多大的官,那不都得把我当老师供着吗?
门生多了,以后朝里就是我说了算。
不过,我又不打算一直留在朝里,安不安插人的,有什么意思。
老朱叹气:“等你大哥登了大宝,朝里都是别人的人。然后户部说,官牙不能再让湘王占着了,该收回来。御史说,臣附议。中书省左丞相说,官银庄也早就该收回来了。没有一个人帮你说话。你大哥就算不愿意,也扛不住这么臣子的反对,只能把你手里的东西都收归朝廷。”
朱柏寒毛一竖,倒吸冷气:“嘶,父皇说的是。儿臣一定尽力协助太子殿下办好科举之事。”
呵呵,小子,咱还拿捏抓不住你一个孩子了?!
你眼里就只有钱!
老朱暗暗好笑,点头:“诶,这才对嘛。有付出才有收获嘛。”
所以,次日朱柏就去中书省坐着了。
关于出题和阅卷的人员名单,言官和淮西两边吵翻了天。
朱柏听得哈欠连天。
刘伯温甩了一本字帖给他,叫他先练字。
富贵忙给朱柏研磨拿笔。
朱柏接了笔,在心里问候刘神棍的女性长辈:“写字,写字,我又不去天桥摆摊卖对联,整日练的什么字。”
李善长说:“邓镇才高八斗,出身名门,父亲邓愈乃开国功臣,正是此次科举主审官最佳人选。”
御史大夫:“呵呵,邓镇是你的外孙女婿。你脸皮要不要这么厚?”
李善长:“诶,话不能这么说。举贤不避亲。你倒是推举个更好的来看看。”
御史大夫:“我觉得刘基刘大人最合适。”
刘伯温:“吕本大人比臣更适合做主考官。臣愿为副考官。”
吕本不站队,但并不代表他没有偏向。
刘伯温知道,他至少是偏向朱标的。
一直沉默的朱标问吕本:“吕大人什么意见。”
吏部尚书吕本悠然行礼:“太子殿下若是信得过,臣自当全力以赴。”
本来嘛,科举就是吏部选人。
他来主持科举考试那不是理所当然吗?他肯定不会推脱。
李善长冲胡惟庸使眼色。
胡惟庸只能说:“建议副考官设两个,邓镇大人为其一。”
刘伯温知道不可能完全把淮西排除在外:“同意。”
大家把名单抄出来,才想起要让朱柏签字。
因为老朱说了“湘王监督”。
朱柏不在名单上签“同意”这两个字,老朱看都不会看。
众人转头找朱柏,却见朱柏拿着笔,趴在桌上睡着了。
朱标哭笑不得,过去柔声把他唤醒:“十二弟,起来签字了。”
朱柏茫然睁眼,坐起来,脸上印了个他在纸上画的小猫和几分难看得要死的字:“昂?!你们吵完了?”
众人哭笑不得:大家激动得不得了,你倒是睡得安稳。
朱标把名单递给朱柏。
朱柏扫了一眼名单,皱了皱眉。
正好笔在手里,便顺手沾了墨水,加了个曾秉正的名字在末位,职务是巡查,再加了宋濂和李希颜,协助出题和阅卷。
刘伯温暗暗吃惊:这小子,真不是一般圆滑和缜密。阅读库 www.yuedsk.comyuedsk www.yuedsk.com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