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库www.yuedsk.com)(阅读库 www.yuedsk.com) 对于荀稷所说的话,冉闵不得不承认这是事实。
一个王朝的建立往往带来一批新兴的士族,而东汉末年的最大士族便是南阳士族与河北士族,究其原因,东汉的开国帝王,光武帝——刘秀的起家便是在南阳和河北,而其麾下的云台二十八将大多也都是出自南阳和河北这两个地方。
正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而且一个士族的存在时间很可能会跨越两个王朝甚至多个王朝,河北崔氏是东汉末年最大的士族之一,其代表人物崔琰在曹操与袁绍之间选择了袁绍,但是官渡之战之后跟着曹老板干,依然是一个大士族,哪怕之后在晋朝依然在士族中占据一席之地。
而且东晋王朝的开创者——司马家,其本身就是一个二流士族。
在隋朝之前的选官制度主要是察举制,到了魏文帝曹丕登基之时更是推出了九品中正制,而不论哪种制度,都只有一个目的——确保士族的利益。
所谓察举制便是由当地长官往上推荐被他认可的人,那么这些被他认可的人可能是一个普通的百姓吗?不会的,大多数都会是名门望族的子孙。
而如果说察举制还让寒门子弟有一丝的机会的话,那么九品中正制就把这一丝的机会给彻底捏死。九品中正制本身就是曹丕为了拉拢士家大族而出台的政策。
其大概就是把人们根据家族背景分为九个等级,上品人就会被赋予重任。
那么长此以往,所谓朝政就是皇帝与一个个士族的代表来进行讨论如何巩固他们的地位,如何增加他们的利益,而朝廷的话语权更是被一个个的士族所掌控。
比如东晋,甚至整个南朝几乎都是被四大家族等大家族所控制,这时候的皇帝更相当于被他们推选出来代替自己权益的盟主。
那么随着统治阶级的进一步稳定,正式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格局!
冉闵沉思了良久,看着在一旁一直一言不发的秦牧,便道:“秦牧,你对此怎么看?”
秦牧淡淡的道:“陛下,臣是寒门出身,荀稷大人出身颍川士族。若是要说对士族根本的认识,或者商讨着如何去对付士族,荀稷大人应该更有主意,更有见解才是。”
闻言,荀稷连忙道:“秦大人说的哪里话。我等都是效忠于陛下,为陛下出谋划策的臣子,哪里有什么主次之分?而且秦大人有远见卓识,智计百出,荀稷深感不及,还请你说一说自己的看法。”
秦牧与荀稷可谓是冉闵的左膀右臂了,无论是行军打仗,还是治国理政,冉闵一般都靠着这二人去出谋划策的,所以根本就没什么主次之分。
只是秦牧、荀稷,一个是寒门出身,一个是士族出身,而朝野上下的寒门子弟或者士族子弟之间的斗争,一般都围绕着这两个人进行的。
冉闵固然想要打压士族的势力,让他们不敢轻举妄动,但他还没有狂妄到想要把士族彻底消灭的程度!
别的不说,他冉闵可谓是天底下最大的士族了。
士族门阀是根本无法消灭的,因为一个新的王朝建立,其追随者就会成为新兴的士族,这是无可更改的事实。
秦牧喟然长叹道:“陛下,其实臣认为荀稷大人说的没错。士族作为统治阶级,掌控了大部分的国家资源。而读书在历朝历代更是一种极其稀缺的资源,穷人的孩子早早便出去做农活了,那么对于那些大字不识一个的穷人来说,那些读书人说什么是对的,便是对的,所以,要忠君,要三从四德,要听父母官的话。”
“因为只有这样,他们的统治才能稳固,他们的统治才能长久!而且,在士族之中,家族的地位不同,所能研究的也不同。”
“司马家是研究史学的,所以他们只是一个二流的士族。经学是一流士族才能研究的!就像荀彧的颍川士族,崔琰的河北士族。”
听到秦牧这般深度剖析士族的厉害之处,冉闵深有同感地点了点头说道:“不错。朕其实也知道这一点!为什么士族多出人才,而寒门子弟则是少有人才?不是士族全是天资聪颖之人,骨骼清奇之人,天赋异禀之人,而是他们自小便受过良好的教育,生活环境比较好。”
“而寒门子弟,因为自身条件所限制,没有办法念书,也没有办法通过念书来改变自己的命运。故而,朕才在全国各地广建官学,予穷人家的孩子启蒙,有较为聪明的寒门子弟,也能得到奖学金,进入更高的学府入读。”
秦牧淡淡的笑道:“陛下这么做的意图十分明显,就是为了扶持寒门子弟来对抗士族子弟。”
“正是。”
“那陛下应该知道,土地兼并是一种历史的必然结果。寒门子弟有朝一日,通过自己的努力出人头地了,成为了身份尊贵,地位显赫的官员,他们将成为新的士族,这是不可避免的。而新的士族崛起,所需要的资源就更多了,所以他们往往会更加贪婪地去窃取国家的土地,让自己的门生故吏遍布天下!”
秦牧深深地叹了口气说道:“陛下,虽然臣不想承认,但是不得不说,无论是新的士族,还是旧的士族,就是这样的贪婪,而且新的士族比旧的士族更加贪婪!千百年后,大魏灭亡了,一个新兴的王朝取而代之,到时候损害大魏自身国力的,就是这些新兴的士族。”
“……”冉闵一时之间陷入了沉默,无言以对。
秦牧又道:“陛下应该知道汝南袁氏吧?”
“是那个四世三公的袁氏吗?”
“不错。”秦牧微微颔首道:“汝南袁氏,在东汉时期是颍川众多士族之中的顶级豪族。自袁良以后,至其孙袁安官至司空、司徒,安子袁敞及袁京皆为司空,京子袁汤为司空、太尉,汤子袁逢亦至司空,逢弟袁隗亦至三公、太傅。四世中居三公之位者多至五人,故号称‘四世三公’。”
“东汉末年之时,袁绍、袁术两兄弟一南一北,笼络了大量的士族,获得钱粮、骏马不可计数,整个天下的战争似乎都是围绕着他们二人进行的。袁绍差一点就统一了北方,更是当时成为天下之主的热门人选,就连不可一世的曹孟德,都一度沦为袁绍的附庸。可想而知袁氏家族有多么强大了。”
对于汝南袁氏的事情,冉闵还是颇为了解的。
毕竟作为一国之君,给他治理地方的大多是这些士族,不好好了解他们怎么行?
汝南袁氏,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布天下。有这样的先天性优势,有这样的大好资源,袁绍、袁术这两个憨批居然没能一统江山,结束自黄巾之乱以来的东汉末年的乱世,建立一个新的王朝。
在冉闵看来,这哥俩还真是一个比一个差劲。
当然了,他们的对手是很强悍的,换做冉闵,把他放到东汉末年都不知道能不能与曹孟德、刘备这些枭雄一争高低。
值得一提的是,袁氏是虞舜的后裔。
西周初,周武王追封先贤后裔,封有虞氏之裔妫满于陈(今河南淮阳),建陈国。妫满死后,谥号为陈胡公。他的十一世孙有个叫诸公,字伯媛。
伯媛的孙子涛涂,以祖宗字媛命氏。
春秋时,媛氏世袭陈国上卿。当时媛、辕通用,故媛涛涂又写作“辕涛涂”。至西汉初,辕氏后裔政将“辕”字的“车”旁去掉,邕以袁为氏。
在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由于战乱、官职调任等原因,虽然汝南袁氏又派生出许多支脉,向海内外广为发展,但发端于袁安的汝南袁氏始终是最为兴旺的一支。
袁逢的嫡子袁术则官至后将军,后自取玉玺,自立为帝。
由血缘上来看,袁绍、袁术是同父异母的亲兄弟。由宗法来看,则两人为从兄弟。
袁绍、袁术均是东汉末年割据一方的枭雄。因为二人曾率领关东诸侯讨伐权臣董卓,董卓遂把身处洛阳的袁隗和袁基(袁术之兄)一家二十余人杀害。
后来袁术因自立为帝,遭受各群雄攻伐而死,其子袁耀投奔东吴势力。袁绍欲与曹操争天下,但于官渡之战被击败后不久病死,其子袁谭、袁尚、袁熙因夺位而相争,终于先后同被曹操所灭。
在冉闵的印象当中,对于汝南袁氏的最为记忆深刻的,自然是袁安卧雪的故事,这可是在后世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故事啊。
话说袁安在没作官的时候,客居洛阳,很有贤名。
一年冬天,洛阳令冒雪去访他。他院子里的雪很深,把袁安困在了雪里,洛阳令叫随从扫出一条路才进到袁安屋里。
袁安正冻得蜷缩在床上发抖。
洛阳令问:你为什么不求亲戚帮助一下?
袁安说:大家都没好日子过,大雪天我怎么好去打扰人家?
洛阳令佩服他的贤德,举他为孝廉。
汝南袁氏由此发家。
而秦牧说的正好是关于这个袁安的事迹。
秦牧缓声道:“陛下应该知道袁安这个人吧?袁安自少承袭家学,研习《孟氏易》。初任汝阳县功曹,后以孝廉获举,升为阴平县长、任城县令。他御下极严,能使官民畏爱。”
“汉明帝时,屡迁为楚郡太守、河南尹,政号严明,断狱公平。在京畿十余年,京师肃然,名重朝廷。袁安后历任太仆、司空、司徒等职。汉和帝时,窦太后临朝,外戚窦宪兄弟掌权,民怨沸腾,袁安不畏权贵,守正不移,多次直言上书,弹劾窦氏种种不法行为,为窦太后忌恨。”
“在是否出击北匈奴的辩论中,袁安与司空任隗力主怀柔,反对劳师远涉、徼功万里。为此问题,他免冠上朝力争达十余次!袁安病逝后,他的后代(汝南袁氏)繁荣兴盛,与弘农杨氏并为东汉‘四世三公’的世家大族。”
“由此可见,袁安此人只是小士族出身,但因其官居三公,后世子孙都受福泽,所以成为了当时的顶级士族。显然,寒门子弟也能有这样的成就。而千百年前,谁知道汝南袁氏是什么样子?”
阅读库 www.yuedsk.comyuedsk www.yuedsk.com
一个王朝的建立往往带来一批新兴的士族,而东汉末年的最大士族便是南阳士族与河北士族,究其原因,东汉的开国帝王,光武帝——刘秀的起家便是在南阳和河北,而其麾下的云台二十八将大多也都是出自南阳和河北这两个地方。
正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而且一个士族的存在时间很可能会跨越两个王朝甚至多个王朝,河北崔氏是东汉末年最大的士族之一,其代表人物崔琰在曹操与袁绍之间选择了袁绍,但是官渡之战之后跟着曹老板干,依然是一个大士族,哪怕之后在晋朝依然在士族中占据一席之地。
而且东晋王朝的开创者——司马家,其本身就是一个二流士族。
在隋朝之前的选官制度主要是察举制,到了魏文帝曹丕登基之时更是推出了九品中正制,而不论哪种制度,都只有一个目的——确保士族的利益。
所谓察举制便是由当地长官往上推荐被他认可的人,那么这些被他认可的人可能是一个普通的百姓吗?不会的,大多数都会是名门望族的子孙。
而如果说察举制还让寒门子弟有一丝的机会的话,那么九品中正制就把这一丝的机会给彻底捏死。九品中正制本身就是曹丕为了拉拢士家大族而出台的政策。
其大概就是把人们根据家族背景分为九个等级,上品人就会被赋予重任。
那么长此以往,所谓朝政就是皇帝与一个个士族的代表来进行讨论如何巩固他们的地位,如何增加他们的利益,而朝廷的话语权更是被一个个的士族所掌控。
比如东晋,甚至整个南朝几乎都是被四大家族等大家族所控制,这时候的皇帝更相当于被他们推选出来代替自己权益的盟主。
那么随着统治阶级的进一步稳定,正式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格局!
冉闵沉思了良久,看着在一旁一直一言不发的秦牧,便道:“秦牧,你对此怎么看?”
秦牧淡淡的道:“陛下,臣是寒门出身,荀稷大人出身颍川士族。若是要说对士族根本的认识,或者商讨着如何去对付士族,荀稷大人应该更有主意,更有见解才是。”
闻言,荀稷连忙道:“秦大人说的哪里话。我等都是效忠于陛下,为陛下出谋划策的臣子,哪里有什么主次之分?而且秦大人有远见卓识,智计百出,荀稷深感不及,还请你说一说自己的看法。”
秦牧与荀稷可谓是冉闵的左膀右臂了,无论是行军打仗,还是治国理政,冉闵一般都靠着这二人去出谋划策的,所以根本就没什么主次之分。
只是秦牧、荀稷,一个是寒门出身,一个是士族出身,而朝野上下的寒门子弟或者士族子弟之间的斗争,一般都围绕着这两个人进行的。
冉闵固然想要打压士族的势力,让他们不敢轻举妄动,但他还没有狂妄到想要把士族彻底消灭的程度!
别的不说,他冉闵可谓是天底下最大的士族了。
士族门阀是根本无法消灭的,因为一个新的王朝建立,其追随者就会成为新兴的士族,这是无可更改的事实。
秦牧喟然长叹道:“陛下,其实臣认为荀稷大人说的没错。士族作为统治阶级,掌控了大部分的国家资源。而读书在历朝历代更是一种极其稀缺的资源,穷人的孩子早早便出去做农活了,那么对于那些大字不识一个的穷人来说,那些读书人说什么是对的,便是对的,所以,要忠君,要三从四德,要听父母官的话。”
“因为只有这样,他们的统治才能稳固,他们的统治才能长久!而且,在士族之中,家族的地位不同,所能研究的也不同。”
“司马家是研究史学的,所以他们只是一个二流的士族。经学是一流士族才能研究的!就像荀彧的颍川士族,崔琰的河北士族。”
听到秦牧这般深度剖析士族的厉害之处,冉闵深有同感地点了点头说道:“不错。朕其实也知道这一点!为什么士族多出人才,而寒门子弟则是少有人才?不是士族全是天资聪颖之人,骨骼清奇之人,天赋异禀之人,而是他们自小便受过良好的教育,生活环境比较好。”
“而寒门子弟,因为自身条件所限制,没有办法念书,也没有办法通过念书来改变自己的命运。故而,朕才在全国各地广建官学,予穷人家的孩子启蒙,有较为聪明的寒门子弟,也能得到奖学金,进入更高的学府入读。”
秦牧淡淡的笑道:“陛下这么做的意图十分明显,就是为了扶持寒门子弟来对抗士族子弟。”
“正是。”
“那陛下应该知道,土地兼并是一种历史的必然结果。寒门子弟有朝一日,通过自己的努力出人头地了,成为了身份尊贵,地位显赫的官员,他们将成为新的士族,这是不可避免的。而新的士族崛起,所需要的资源就更多了,所以他们往往会更加贪婪地去窃取国家的土地,让自己的门生故吏遍布天下!”
秦牧深深地叹了口气说道:“陛下,虽然臣不想承认,但是不得不说,无论是新的士族,还是旧的士族,就是这样的贪婪,而且新的士族比旧的士族更加贪婪!千百年后,大魏灭亡了,一个新兴的王朝取而代之,到时候损害大魏自身国力的,就是这些新兴的士族。”
“……”冉闵一时之间陷入了沉默,无言以对。
秦牧又道:“陛下应该知道汝南袁氏吧?”
“是那个四世三公的袁氏吗?”
“不错。”秦牧微微颔首道:“汝南袁氏,在东汉时期是颍川众多士族之中的顶级豪族。自袁良以后,至其孙袁安官至司空、司徒,安子袁敞及袁京皆为司空,京子袁汤为司空、太尉,汤子袁逢亦至司空,逢弟袁隗亦至三公、太傅。四世中居三公之位者多至五人,故号称‘四世三公’。”
“东汉末年之时,袁绍、袁术两兄弟一南一北,笼络了大量的士族,获得钱粮、骏马不可计数,整个天下的战争似乎都是围绕着他们二人进行的。袁绍差一点就统一了北方,更是当时成为天下之主的热门人选,就连不可一世的曹孟德,都一度沦为袁绍的附庸。可想而知袁氏家族有多么强大了。”
对于汝南袁氏的事情,冉闵还是颇为了解的。
毕竟作为一国之君,给他治理地方的大多是这些士族,不好好了解他们怎么行?
汝南袁氏,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布天下。有这样的先天性优势,有这样的大好资源,袁绍、袁术这两个憨批居然没能一统江山,结束自黄巾之乱以来的东汉末年的乱世,建立一个新的王朝。
在冉闵看来,这哥俩还真是一个比一个差劲。
当然了,他们的对手是很强悍的,换做冉闵,把他放到东汉末年都不知道能不能与曹孟德、刘备这些枭雄一争高低。
值得一提的是,袁氏是虞舜的后裔。
西周初,周武王追封先贤后裔,封有虞氏之裔妫满于陈(今河南淮阳),建陈国。妫满死后,谥号为陈胡公。他的十一世孙有个叫诸公,字伯媛。
伯媛的孙子涛涂,以祖宗字媛命氏。
春秋时,媛氏世袭陈国上卿。当时媛、辕通用,故媛涛涂又写作“辕涛涂”。至西汉初,辕氏后裔政将“辕”字的“车”旁去掉,邕以袁为氏。
在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由于战乱、官职调任等原因,虽然汝南袁氏又派生出许多支脉,向海内外广为发展,但发端于袁安的汝南袁氏始终是最为兴旺的一支。
袁逢的嫡子袁术则官至后将军,后自取玉玺,自立为帝。
由血缘上来看,袁绍、袁术是同父异母的亲兄弟。由宗法来看,则两人为从兄弟。
袁绍、袁术均是东汉末年割据一方的枭雄。因为二人曾率领关东诸侯讨伐权臣董卓,董卓遂把身处洛阳的袁隗和袁基(袁术之兄)一家二十余人杀害。
后来袁术因自立为帝,遭受各群雄攻伐而死,其子袁耀投奔东吴势力。袁绍欲与曹操争天下,但于官渡之战被击败后不久病死,其子袁谭、袁尚、袁熙因夺位而相争,终于先后同被曹操所灭。
在冉闵的印象当中,对于汝南袁氏的最为记忆深刻的,自然是袁安卧雪的故事,这可是在后世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故事啊。
话说袁安在没作官的时候,客居洛阳,很有贤名。
一年冬天,洛阳令冒雪去访他。他院子里的雪很深,把袁安困在了雪里,洛阳令叫随从扫出一条路才进到袁安屋里。
袁安正冻得蜷缩在床上发抖。
洛阳令问:你为什么不求亲戚帮助一下?
袁安说:大家都没好日子过,大雪天我怎么好去打扰人家?
洛阳令佩服他的贤德,举他为孝廉。
汝南袁氏由此发家。
而秦牧说的正好是关于这个袁安的事迹。
秦牧缓声道:“陛下应该知道袁安这个人吧?袁安自少承袭家学,研习《孟氏易》。初任汝阳县功曹,后以孝廉获举,升为阴平县长、任城县令。他御下极严,能使官民畏爱。”
“汉明帝时,屡迁为楚郡太守、河南尹,政号严明,断狱公平。在京畿十余年,京师肃然,名重朝廷。袁安后历任太仆、司空、司徒等职。汉和帝时,窦太后临朝,外戚窦宪兄弟掌权,民怨沸腾,袁安不畏权贵,守正不移,多次直言上书,弹劾窦氏种种不法行为,为窦太后忌恨。”
“在是否出击北匈奴的辩论中,袁安与司空任隗力主怀柔,反对劳师远涉、徼功万里。为此问题,他免冠上朝力争达十余次!袁安病逝后,他的后代(汝南袁氏)繁荣兴盛,与弘农杨氏并为东汉‘四世三公’的世家大族。”
“由此可见,袁安此人只是小士族出身,但因其官居三公,后世子孙都受福泽,所以成为了当时的顶级士族。显然,寒门子弟也能有这样的成就。而千百年前,谁知道汝南袁氏是什么样子?”
阅读库 www.yuedsk.comyuedsk www.yuedsk.com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