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0章 大朝会=国会?



阅读库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第690章 大朝会=国会?
(阅读库www.yuedsk.com)(阅读库 www.yuedsk.com)    崇祯正要转身离开,一个劳工忽然冲过来。

    “圣上,臣有冤情!”劳工一边跑一边高喊,“臣有冤情,臣有冤情!”

    卢九德和随行的禁卫军赶紧将崇祯保护起来,唯恐崇祯会遭受意外。

    但这根本就是多余,那个劳工刚跑了没几步,就被新军绊倒在地上,再然后皮鞭就雨点般落在这个劳工的身上。

    劳工疼得哇哇大叫,却还在坚持向崇祯喊冤。

    “圣上,臣有冤情,臣真有冤情,臣冤枉啊!”

    崇祯推开卢九德等几个太监还有禁卫军上前,却发现居然是孟学礼,只不过此时的孟学礼早没有了那日在朝阳门外时的威风。

    “圣上,臣冤枉哪。”孟学礼疼得满地打滚还是不忘喊冤。

    “那五十多万两银子臣虽然收了,但是并不是为自己而收,实是为了圣上而收,臣原本就打算将这些银子上交给内务府的呀。”

    “是吗?”崇祯道,“那顾媚和十几个美婢呢?”

    孟学礼差点就脱口而出说也是为了圣上你而收,但是话到嘴边却又生生咽回去,因为真要这么说了,真就半点活路都没有了。

    当下孟学礼又说道:“圣上容禀,臣之所以收下顾媚以及十几个美婢,乃是为了稳住龚鼎孳等贰臣,因为当时北京城内的情势十分之复杂,臣手下只有三千举子,控制内城二十余万满人就已经捉襟见肘,所以只能与外城之降将贰臣虚予委蛇。”

    崇祯哂然一笑又道:“孟学礼,朕给过你机会的,张煌言初进北京时,你若能及时将脏银以及顾媚等美女交出,即可无事,可惜的是你没有。”

    孟学礼再无言以对,只能怪自己的瞎话编得不像。

    随行的几个勤王士子也向孟学礼投来鄙夷的目光。

    孟学礼此人真乃士子营之败类。

    ……

    转眼间又过去半个多月,时间来到了崇祯22年(1649)的8月上旬。

    经过将近两个月的舟车劳顿,路振飞等几千个京官以及随从终于抵达北京,崇祯还是挺体恤这些大臣,给了三天的假期。

    三天之后,崇祯在皇极殿举行大朝。

    这也是甲申年后,崇祯第一次举行大朝会。

    在此之前,大朝会基本上就只是走个形式,并不会讨论任何实质性的内容,但是从今天开始,这个形式即将被崇祯铲除。

    崇祯决定对大朝会进行彻底的改革。

    待参与朝会的大小官员行过作揖礼,崇祯直接切入正题:“开始朝会之前,朕想先立条规矩,今后如没有特殊情况或重大变故,就不要再召集七品以上京官的大朝会,就为了走个形式,臣工百僚四更天不到就得爬起来,为了避免君前失仪,连口水都不敢喝,然后几千人聚集到皇极殿前傻站几个时辰,何必呢?”

    “是内阁的辅弼太过清闲,还是六部的官员实在没事干?”

    “那么大的国家等着治理,那么多的政务等着处理,哪儿有时间用来浪费?”

    稍稍一顿,崇祯接着说道:“如果大家没有意见的话,从今天起,就把这一条规矩加入皇明祖训如何?”

    崇祯此举,看似体恤群臣,其实另有所图。

    路振飞等阁部大员还是很警觉的,瞬间就意识到了其中的玄机。

    “圣上。”路振飞急出班问,“你所言之特殊情况以及重大变故,具体何指?”

    崇祯道:“重大变故好理解,比如强敌入侵,又或者老皇帝暴毙,又或者发生了很严重的天灾人祸,需要京中所有大小官员聚集在一起共商对策,此时再来召集大朝会,可谓顺理成章,至于朕刚才说的特殊情况……”

    顿了顿,崇祯又道:“比如皇帝的意见与内阁严重相左,且谁也说服不了谁,此时就需要召集京中所有七品以上之官员,一起共商国事。”

    崇祯改革大朝会并不只是单纯的想要铲除形式主义而已。

    崇祯其实是想将大朝会改造成大明版的国会,京中所有七品以上之官员自动成为大明版的国会议员,而且这个京中所有的七品以上官员也包括武臣,也即内务府的武臣,这就使得皇帝与内阁意见相左时,可以通过国会达成意图。

    反过来,内阁也可以通过大朝会来阻止皇帝的不良意图。

    这样就保证了一点,即便将来再出一个搞七捻三的堡宗,也断然无法凭他的一己之力将大明拖入万劫不复之境。

    这相当于将皇帝和内阁的权力都关进笼子里。

    换言之,今后这个大朝会才是大明真正的最高权力机关。

    至于说这么做会不会给他自己套上枷锁?崇祯并不担心。

    因为崇祯想做的事,必然是符合大明的利益,必然可以获得大多数京官支持,所以即便把提案拿到大朝会表决,崇祯也有信心达成意图。

    比如清算北方士族,如果交由内阁表决的话,肯定会遭到否决。

    但如果交由大朝会表决,就肯定能得以通过,因为京官的绝大多数是南方人,他们非但不可能保护北方士族的利益,反而只会落井下石。

    还有设立北京国子监事,也一定会得到大多数京官的支持。

    谁家还没几个子侄晚辈,秀才增录到二十万,南北国子监每年招录两万生员,他们的子侄晚辈中试的机会就会大增,这可是天大的好事,为何要反对?

    所以崇祯丝毫不担心这么做会削弱他的皇权,他一不选秀,二不想大兴土木,三不会穷兵黩武,再加上他刚刚又灭掉了建奴,声望正隆,相比起内阁辅弼以及六部堂官,低阶的六品甚至于七品官员显然更加的信任他。

    当然,崇祯的最大底气还是内务府诸科的五千多个给事中。

    路振飞也意识到了:“圣上所言七品以上京官,是否包括内务府诸科给事中?”

    “自然是包括在内。”崇祯道,“内务府诸科给事中皆为大明官员,品级也够,有何道理将他们排除在大朝会外?”

    路振飞闻言一下就蹙紧了眉头。

    这就未免有些离谱,内务府现在有多少给事中?

    就算是没有六千个,也至少有五千个,光兵科就有三千多给事中,要这么干,所有国家大事不都是皇帝说了算?还要内阁做什么?

    当下路振飞就急了:“圣上,你当初可是有言在先,政务一律交由内阁处理。”

    “没错,朕是说过政务一律交由内阁处理。”崇祯点头道,“朕所说特殊情况,绝不包括具体之政务,只对涉及法度、征税、用兵及圈选辅弼等重大事项适用,比如京中三品以上堂官廷推出了一位朕很不满意的辅弼,但是又不能擅用中旨罢免,这时候怎么办呢?只能下旨召集大朝会,由京中所有七品以上官员来对其进行任命或罢免。”

    路振飞等五个阁员心说,果然,圣上就是想要重大事项的决定权。

    所谓的通过大朝会议决,不过就是个幌子而已,满朝那么多六七品低阶官员,哪个不是圣上的拥趸?内务府的五六千给事中就更不用多说,真要是把重大事项拿到大朝会上交由所有七品以上官员来进行决议,那肯定是圣上说了算。

    然而有不少低阶官员听到这话,却是精神一振。

    因为按照圣上提出的这个构想,大明的最高权力从此既非操于皇帝一人之手,亦非操之于内阁数位阁臣之手,而是操之于大朝会,操之于所有七品以上官员!这简直就是史无前例的大事件,可了不得。

    今后他们这些低阶京官就再也不是无足轻重的摆设。

    一个低阶京官或许做不了什么,但是只要有足够数量的低阶京官能够联合起来,就足以让首辅甚至于皇帝低头!此乃大事!

    已经有不少有远见的官员预见到了这一提议的好处。

    这是个既可以约束皇帝又可以约束内阁的千古善政,一旦通过并写入皇明祖训,将可以最大程度保证大明政局的平稳运行,不至于因为出现一两个胡作非为的皇帝又或者几个擅权的权臣而出现朝局动荡。

    今上在时,这一提议无关紧要。

    三世之后,这一提议就会变得至关重要。

    当下大殿上的不少官员便纷纷表态支持。

    甚至连次辅张慎言也表态支持,而且态度极为坚决。

    路振飞等几个辅弼,也开始急速的权衡起利弊得失。

    将法度、征税、用兵以及圈选辅弼等重大事项的决议权让渡给大朝会,固然令人难以接受,但是大朝会同样可以否决皇帝,这就不免让人期待。

    要知道,这跟六科给事中封驳圣旨有着本质的区别。

    因为六科给事中仅只有封驳权,并没有议决的权力,但是按照圣上刚才的设想,大朝会却拥有最终决议权,一旦大朝会做出了决议,不仅内阁,甚至于就连皇帝也需遵从,这就给了皇权极大的限制,杜绝因为出现一个昏君而祸国殃民。

    同样的,这一制度也可以避免出现一个擅权的权臣。

    古往今来无数文臣苦苦追求的不就是这等垂拱而治?

    (本章完)

    阅读库 www.yuedsk.comyuedsk www.yuedsk.com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