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库www.yuedsk.com)(阅读库 www.yuedsk.com) 御史中丞刘筠宅。
这一日,刘筠约见了同年刘烨,两人俱是咸平元年(998)的进士,自入仕后,两人关系一直不错。
而刘筠今天约见刘烨的目的嘛,主要是有件事想要听一听刘烨的意见。
面对如今的时局,身为御史中丞,刘筠觉得自己有必要行使自己的职责。
何谓御史?
规乞上至过失,举时政之疵谬,指群臣之奸党,陈下民之疾苦,言,有可用,不以位卑而废言!
当然,这里的位卑是谦辞,作为执掌御史台的一把手,刘筠若是位卑言轻,其他官员还要不要活了?
“时局维艰,我欲行己之责,叩宫门,以规乞官家、太后之过失。”
“耀卿(刘烨的字),以为如何?”
其实,如果单单只是王曾被罢相,刘筠的反应也许不会如此过激。
扣宫门是什么概念?
不论是宣德门,亦或是东华门,周边都是极为繁华热闹的区域。
刘筠此举无异于将矛盾直接摆到了台面上。
可以预见,一旦刘筠真的以叩宫门的方式上谏,事后成败暂且不论,他个人的前途多半是完了。
促使他这么做的,是因为一则小道消息。
最近几日,宫中忽然有传言,太后和官家似乎有意起复王钦若为副宰相。
王钦若是什么人?
北方集团公认的奸邪!
提拔刘筠的伯乐是杨亿,他们两人以文相知,脾性相投,乃是知音之交,就如同伯牙子期一般。
并且,刘筠也是北方人,他是大名(今河北)人。
所以,他天然就属于北方士人集团。
而今,朝堂之上已经有了一位南方出身的宰相,倘若再来一位南方出身的宰相。
哪怕丁谓和王钦若的关系早已不复如初,那也不行!
其结果,不堪设想!
刘筠和刘烨不止是同年,他们的年纪亦是相彷,因此,两人之间的共同话题很多。
正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曾经做过言官的刘烨,毫不犹豫的点头道。
“子仪,我支持你!”
“此事,也算我一份!”
“此事你不能去。”
听到这话,刘筠缓缓摇了摇头。
“伍胥嗟路远,潘子念行难,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耀卿,请你替我留在朝中,行劝谏之责!”
说着,刘筠站起身来,长揖不起。
刘筠很清楚,这一次谏言的筹码是他的政治生涯,若行此举,即便事后太后、官家不罢免他。
他自己也会上言乞致仕。
另外,此次‘死谏’的不止他一人,还包括御史台的全部御史,这一点,他们内部已然达成了共识。
毕竟,仅凭他一人,确实有点不保险。
唯有将事情闹大,太后和官家或许才会迫于压力,放弃起复王钦若的念头。
“子仪,你这又是何必呢?”
刘烨长叹一声,连忙扶起了好友。
平心而论,刘烨也不是那种贪恋权位的人,官身罢了,没了便没了。
没了这官身,他刘烨不还是刘烨?
起身后,刘筠目光灼灼的看向刘烨,面色沉重道。
“留下的更需要勇气,耀卿,此事便交给你了!”
两人相交多年,刘筠是什么秉性,刘烨很是清楚,话都说到了这个份上,他哪还有拒绝的理由?
“唉。”
沉默半晌,刘烨再次叹息,而后无奈的点了点头。
“子仪之重托,耀卿岂敢辜负!”
“此事便交于我好了。”
“好!”
“好!”
“好!”
刘筠一连道了三声好字,待到最后一声时,他的眼眶已然红了一片。
有刘烨替他左辅言事,他心中便再无后顾之忧。
……
……
……
王相公府。
“老爷,章郎中到了。”
大管家口中的章郎中不是旁人,正是祠部郎中、权度支判官章得象。
“我知道了。”
听到管家的通传,王曾放下了手中的事务,轻轻掸了掸略微有些褶皱的衣物,然后不徐不疾的迈开步子,向着前厅走去。
少顷,王曾来到前厅,当他看到章得象的那一刻,没有客套,没有寒暄,直截了当的问了其来意。
“希言,今日怎地有空来我府上?”
其实,王曾这么问也不算突兀,因为裁撤厢军的事,开年之后的三司一直很忙。
近期,官家又从内库拨了三十万贯,以资州学。
最后,再加上三司的日常事务,身为度支判官的章得象自然是公务繁忙。
“王相可曾听说,近日京中盛传的消息?”
闻言,王曾似乎想起了某人,眉头微皱道。
“你是指王钦若的事?”
“确是此事。”
章得象轻叹一声,忧心忡忡道:“王钦若,若是归京,这朝局,只怕是更加晦暗。”
“王相。”
言及此处,章得象站起身来,躬身道。
“为江山社稷,为天下万民,此事,断不可为!”
王曾见状连忙上前一步,扶起了章得象。
“希言,意指为何?”
“还请王相建言,迎寇老归朝!”
章得象再次一拜!
上一次宰相空缺之时,章得象便希望迎回寇准,但后来,官家和太后属意王曾为相。
于是,这事便不了了之了。
这一次,王曾自请罢相,宰辅之位空缺,纵观如今在朝的官员,或是资历不足,或是能力不够,暂时无人可以接过相印。
哪怕没有近日传出的小道消息,在章得象看来,王钦若也是很有可能重回中枢的。
“这……”
听到章得象的请求,王曾顿时愣住了。
迎回寇老?
倘若真的能办成,那肯定是一件好事。
自寇准远离中枢后,王曾就成了北方士人集团的领袖。
在其位,而谋其政,既然享受了北方士人领袖的权利,王曾肯定也要为所属的派系考虑。
关于迎回寇准的事,他不是没有想过。
早在他生出出知地方的那一刻,他就动过这个念头。
但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他便放弃了迎回寇准的想法。
官家胸有沟壑,一旦打定主意,旁人绝难撼动。
王钦若即将重回中书的消息是宫内放出来的,既然能从宫中传出来,在某种意义上,此事应该是得到了官家的首肯。
所以,迎回寇老,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
阅读库 www.yuedsk.comyuedsk www.yuedsk.com
这一日,刘筠约见了同年刘烨,两人俱是咸平元年(998)的进士,自入仕后,两人关系一直不错。
而刘筠今天约见刘烨的目的嘛,主要是有件事想要听一听刘烨的意见。
面对如今的时局,身为御史中丞,刘筠觉得自己有必要行使自己的职责。
何谓御史?
规乞上至过失,举时政之疵谬,指群臣之奸党,陈下民之疾苦,言,有可用,不以位卑而废言!
当然,这里的位卑是谦辞,作为执掌御史台的一把手,刘筠若是位卑言轻,其他官员还要不要活了?
“时局维艰,我欲行己之责,叩宫门,以规乞官家、太后之过失。”
“耀卿(刘烨的字),以为如何?”
其实,如果单单只是王曾被罢相,刘筠的反应也许不会如此过激。
扣宫门是什么概念?
不论是宣德门,亦或是东华门,周边都是极为繁华热闹的区域。
刘筠此举无异于将矛盾直接摆到了台面上。
可以预见,一旦刘筠真的以叩宫门的方式上谏,事后成败暂且不论,他个人的前途多半是完了。
促使他这么做的,是因为一则小道消息。
最近几日,宫中忽然有传言,太后和官家似乎有意起复王钦若为副宰相。
王钦若是什么人?
北方集团公认的奸邪!
提拔刘筠的伯乐是杨亿,他们两人以文相知,脾性相投,乃是知音之交,就如同伯牙子期一般。
并且,刘筠也是北方人,他是大名(今河北)人。
所以,他天然就属于北方士人集团。
而今,朝堂之上已经有了一位南方出身的宰相,倘若再来一位南方出身的宰相。
哪怕丁谓和王钦若的关系早已不复如初,那也不行!
其结果,不堪设想!
刘筠和刘烨不止是同年,他们的年纪亦是相彷,因此,两人之间的共同话题很多。
正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曾经做过言官的刘烨,毫不犹豫的点头道。
“子仪,我支持你!”
“此事,也算我一份!”
“此事你不能去。”
听到这话,刘筠缓缓摇了摇头。
“伍胥嗟路远,潘子念行难,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耀卿,请你替我留在朝中,行劝谏之责!”
说着,刘筠站起身来,长揖不起。
刘筠很清楚,这一次谏言的筹码是他的政治生涯,若行此举,即便事后太后、官家不罢免他。
他自己也会上言乞致仕。
另外,此次‘死谏’的不止他一人,还包括御史台的全部御史,这一点,他们内部已然达成了共识。
毕竟,仅凭他一人,确实有点不保险。
唯有将事情闹大,太后和官家或许才会迫于压力,放弃起复王钦若的念头。
“子仪,你这又是何必呢?”
刘烨长叹一声,连忙扶起了好友。
平心而论,刘烨也不是那种贪恋权位的人,官身罢了,没了便没了。
没了这官身,他刘烨不还是刘烨?
起身后,刘筠目光灼灼的看向刘烨,面色沉重道。
“留下的更需要勇气,耀卿,此事便交给你了!”
两人相交多年,刘筠是什么秉性,刘烨很是清楚,话都说到了这个份上,他哪还有拒绝的理由?
“唉。”
沉默半晌,刘烨再次叹息,而后无奈的点了点头。
“子仪之重托,耀卿岂敢辜负!”
“此事便交于我好了。”
“好!”
“好!”
“好!”
刘筠一连道了三声好字,待到最后一声时,他的眼眶已然红了一片。
有刘烨替他左辅言事,他心中便再无后顾之忧。
……
……
……
王相公府。
“老爷,章郎中到了。”
大管家口中的章郎中不是旁人,正是祠部郎中、权度支判官章得象。
“我知道了。”
听到管家的通传,王曾放下了手中的事务,轻轻掸了掸略微有些褶皱的衣物,然后不徐不疾的迈开步子,向着前厅走去。
少顷,王曾来到前厅,当他看到章得象的那一刻,没有客套,没有寒暄,直截了当的问了其来意。
“希言,今日怎地有空来我府上?”
其实,王曾这么问也不算突兀,因为裁撤厢军的事,开年之后的三司一直很忙。
近期,官家又从内库拨了三十万贯,以资州学。
最后,再加上三司的日常事务,身为度支判官的章得象自然是公务繁忙。
“王相可曾听说,近日京中盛传的消息?”
闻言,王曾似乎想起了某人,眉头微皱道。
“你是指王钦若的事?”
“确是此事。”
章得象轻叹一声,忧心忡忡道:“王钦若,若是归京,这朝局,只怕是更加晦暗。”
“王相。”
言及此处,章得象站起身来,躬身道。
“为江山社稷,为天下万民,此事,断不可为!”
王曾见状连忙上前一步,扶起了章得象。
“希言,意指为何?”
“还请王相建言,迎寇老归朝!”
章得象再次一拜!
上一次宰相空缺之时,章得象便希望迎回寇准,但后来,官家和太后属意王曾为相。
于是,这事便不了了之了。
这一次,王曾自请罢相,宰辅之位空缺,纵观如今在朝的官员,或是资历不足,或是能力不够,暂时无人可以接过相印。
哪怕没有近日传出的小道消息,在章得象看来,王钦若也是很有可能重回中枢的。
“这……”
听到章得象的请求,王曾顿时愣住了。
迎回寇老?
倘若真的能办成,那肯定是一件好事。
自寇准远离中枢后,王曾就成了北方士人集团的领袖。
在其位,而谋其政,既然享受了北方士人领袖的权利,王曾肯定也要为所属的派系考虑。
关于迎回寇准的事,他不是没有想过。
早在他生出出知地方的那一刻,他就动过这个念头。
但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他便放弃了迎回寇准的想法。
官家胸有沟壑,一旦打定主意,旁人绝难撼动。
王钦若即将重回中书的消息是宫内放出来的,既然能从宫中传出来,在某种意义上,此事应该是得到了官家的首肯。
所以,迎回寇老,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
阅读库 www.yuedsk.comyuedsk www.yuedsk.com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