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阴微勾当



阅读库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我在亮剑当战狼第434章 阴微勾当
(阅读库www.yuedsk.com)(阅读库 www.yuedsk.com)    “是的。”唐纵点头道,“三八六旅原本下辖七七一团以及七七二团,但是七七一团一直留在陕北,并没有东渡黄河进入山西。”

    常凯申说道:“也就是说,三八六旅刚开始只有一团人马?”

    “是的,只有一团的人马。”唐纵道,“但是现在,太岳匪区已经发展到十六个团,加上所谓地方武装已经超过五万人。”

    常凯申沉声道:“也就是说,三八六旅已经从两个团发展到十六个团?”

    “不,是太岳匪区发展到十六个团。”唐纵摇摇头,又道,“但是从原来的三八六旅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部队,恐怕还要再加上另外的三个团。”

    “另外的三个团?”常凯申沉声道,“晋西北的三个团?”

    “是的。”唐纵道,“这便是八路军在山西的第三块根据地,也就是晋西北匪区,晋西北匪区主要下辖三个团,但是这三个团的兵力已经相当于三个师!”

    “相当于三个师?”常凯申黑着脸道,“一个团超过一万人?”

    “是的,一个团就超过一万人。。”唐纵沉声道,“三个团超过三万人,再算上晋西北匪区的地方武装以及民兵,也有五万人!”

    “娘希匹!”常凯申这下真是出离愤怒。

    “谁允许的他们扩充部队?而且扩充得这么快?”

    除了愤怒,常凯申还有些慌,不,不是有些慌,而是内心慌的一批。

    要是再按这个节奏发展下去,山西的八路军就能从现在的十五万人,发展到三十万甚至超过五十万人,整个华北的八路军又能发展到多少?

    只是想想,常凯申就感到不寒而栗,太可怕了。

    要是任由这种局面发展下去,岂不是就意味着,等到抗战胜利那天,整个华北乃至于大半个中国都将成为共产党的天下?

    不,不行,必须改变这个局面。

    唐纵似乎猜到了常凯申的担心,劝说道:“不过校长也不必太过担心。”

    “嗯?”常凯申闻言神情一动,又问道,“乃建,你莫非有什么高见?”

    “高见不敢当,略有一点浅见。”唐纵微微一笑,又说道,“日本战败,  中国将获得最终胜利是毫无疑问的。”

    “但就目前而言,  小日本却是如日中天。”

    “所以八路军在沦陷区越强大,  对于党国和国军来说其实反而越有利。”

    “因为日军将会把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及新四军作为他们的头号大敌,那么正面战场的国军的压力就会变小。”

    “在敌后战场的国军也将迎来喘息之机。”

    顿了顿,又说道:“而且就目前局势而言,  侵华日军从总体上的实力要远远强过八路军以及新四军,所以不出现意外的话,  八路军以及新四军将会在两年之内被日军剿灭,  这是我们侍二处全体同僚得出的总体结论。”

    “是吗?”常凯申欣然点头道,  “两年内八路军和新四军必定会被剿灭?”

    “是的,八路军和新四军最多坚持两年。”唐纵肯定地点了点头,  接着说道,“结合目前山西的局势,太行匪区很快就会被日军荡平。”

    常凯申不置可否得道:“太行匪区遭到日军扫荡,  太岳匪区和晋西北匪区的八路军绝不会坐视不理,  肯定会策应。”

    “当然。”唐纵点头道,  “这是毫无疑问的。”

    常凯申道:“太岳匪区附近没有国军或者晋绥军,  就算了,但是晋绥军独一旅以及中央军独九十四旅就在晋西北匪区的附近,  应该有所行动。”

    唐纵微微一笑,又说道:“校长,这点已经不用我们操心了。”

    “哦?你是说阎西山么?”常凯申道,  “我倒是把他给忘了。”

    “是,阎西山。”唐纵道,  “山西的八路军日益坐大,阎西山其实比校长你更加紧张,  也更加迫切地想要借此机会削弱甚至于重创山西的八路军。”

    常凯申道:“你跟我说说,阎西山做了哪些准备工作?”

    唐纵说道:“阎西山找了个借口把楚云飞和梁钢叫到了秋林镇参加一个临时学习班,  晋绥军独一旅及中央军独九十四旅则由各自参谋长负责指挥。”

    常凯申道:“晋绥军独一旅的参谋长肯定是阎西山的人,估计应该会听阎西山招呼,但是中央军独九十四旅的参谋长我记得是朱家骅吧?黄埔七期步兵科的?”

    “校长真是好记性。”唐纵道,“朱家骅正是黄埔七期步兵科的学员。”

    常凯申道:“朱家驹多半不会听阎西山的命令,所以你给他发一道密电。”

    停顿了下,常凯申又道:“一旦时机成熟,不要有任何犹豫,  当果断出兵将八路军从晋西北驱逐出去,如有可能则需抓住机会歼灭晋西北之八路军主力。”

    “是!”唐纵肃然应诺道。

    ……

    与此同时,在陕北秋林镇。

    楚云飞和梁钢带着各自的上尉副官,四个人正在大眼瞪小眼。

    楚云飞道:“铁锋兄,  情况不太对啊,说是学习班,可总共也就咱们两个人,而且这么多天了也没有正经上过课,这都什么事啊?”

    梁钢哂然道:“云飞兄,你还没看出来吗?”

    楚云飞心头一动,说道:“你是说调虎离山?”

    “没错,就是调虎离山。”梁钢道,“阎长官只不过是想要找个借口把你我兄弟二人从晋西北调走,仅此而已。”

    楚云飞闻言脸色便垮下来。

    梁钢道:“怎么,云飞兄你担心自己的部队会跟八路军起冲突?”

    “这不是担心不担心的问题,而是肯定会起冲突。”楚云飞道,“我的那位参谋长,我对他太了解了,他是凡事以晋绥军利益为重,只要是有利于晋绥军的事情他就一定会干,所以只要阎长官下了命令,他是一定会动手的。”

    梁钢道:“云飞兄念及跟李团长的私交,因而不忍下手?”

    “笑话,身为一名党国军人,我又岂会因为兄弟情谊而顾及情面。”楚云飞冷笑一声又说道,“一旦时机出现,我会毫不犹豫出手。”

    顿了顿,楚云飞又道:“只是现在还不到跟共产党翻脸的时候哪。”

    “是啊。”梁钢喟然道,“眼下最大的敌人仍旧是日军,一日没有赶跑日军,国共两党就一日不应该发生内斗,不然只能白白让日军捡了便宜。”

    “但是做点准备工作却是可以的。”楚云飞嘿嘿冷笑道。

    “同意。”梁钢也笑道,“云飞兄的想法,与小弟不谋而合。”

    楚云飞道:“我担心的也正是这一点,我的那位参谋长忠诚有余而机敏不足,我担心他掌握不好火候,会跟八路军直接发生冲突。”

    梁钢笑道:“既然这样,那我们就走吧。”

    长官部虽然有警卫岗哨,但要想关住他们几个显然不可能。

    楚云飞有些犹豫地说道:“可是不跟阎长官打个招呼就离开,只怕是不好吧?”

    梁钢笑道:“但问题是打了招呼,阎长官还会乖乖地让你我兄弟离开秋林镇?”

    “也罢。”楚云飞略一犹豫之后便下了决心,沉声说道,“事急从权,就不必再向阎长官当面辞行了。”

    ……

    半小时后,警卫队长雷仰汤匆匆走进阎西山的办公室:“总座,刚才警卫队的人去祠堂送中饭,发现楚云飞还有梁钢二人已经不辞而别!”

    “你说甚?”阎西山愕然说道,“不辞而别了?”

    “是的。”雷仰汤沉声道,“要不要派人抓回来?”

    “胡说,抓什么抓?”阎西山道,“他们又没犯法。”

    旁边的情报处长杨贞吉道:“可是总座,我们费了那么多精力,好不容易把他们两个请到了秋林镇,不就是为了接下来的战局么?”

    顿了顿,杨贞吉又道:“眼下山西的大战已经一触即发,可是楚云飞和梁钢却在这个节骨眼上溜了,这势必会对我们的整个行动计划造成很大影响。”

    “那也不能随便抓人。”阎西山黑着脸道,“总得有一个理由吧?”

    杨贞吉眼睛一亮说道:“就说有士兵向长官部举报他们克扣军饷,所以总座才派人请他们回来核实一下情况,只是核实,并不是调查。”

    “这个还差不多。”阎西山欣然道,“那就请他们回来吧。”

    “是!”雷仰汤答应一声,当即带着卫队兴冲冲地去抓人。

    然而,只过了不到两小时,雷仰汤就垂头丧气回到长官部。

    “总座,卑职去晚了一步。”雷仰汤有些无奈的道,“当我带着卫队赶到渡口时,楚云飞和梁钢已经带着警卫过了黄河。”

    ……

    常凯申和阎西山就像地沟里的老鼠,正在盘算着阴微勾当。

    太行军区的八路军却在紧锣密鼓地准备着反扫荡,王野则在夜以继日地赶制关于太原战役的完整的作战计划。

    到了今天,一份详细的作战计划终于出炉。

    这个时候,独立团、新一团以及新二团的二十一个主力营以及三个团的直属队,将近三万人已经齐聚卧虎山区。

    得亏去年卧虎山根据地秋粮大丰收。

    要不然,养活这么多人马以及牲口就是个大难题。

    身为战役总指挥的丁伟第一时间看到了王野制定的作战计划。

    只见整个计划分为敌情判断,战役意图,部队编成、行军及部署,作战阶段划分,各阶段应急预案,后勤保障、撤退部署以及侦察等几个部分,十分的详尽。

    敌情判断部分之前就讨论过,结论就是:太原日军大约为四千人,伪军约两千人。

    战役意图分为两个:其一是迫使日军主力回救太原,其二就是抢夺子弹厂的设备。

    部队编成为独立团、新一团、新二团以及七七二团、炮兵团等太岳军区的十二个团。

    行军路线为,晋西北三个团沿同蒲铁路南下,太岳军区十二个团则沿着白晋线北上,抵达太原城外的形成南北两个集群。

    北集群攻击镇远门、拱极门。

    南集群攻击承恩门、迎泽门。

    王野此举的意图很明显,既要给太原守军形成巨大的军事压力,但是又不把四面城门堵死,还是给守军留下了两面活路。

    作战阶段划分,按时间节点划分为三个阶段。

    前三天为第一阶段,作战目标扫清外围工事。

    应急预案:若安化的第三旅团南下增援或者阳泉的第四旅团西进增援,则视日军兵力抽调相应的兵力前出阻击,如果扫荡太行军区的日军抽调一个师团北上增援,则南集群放弃围攻太原,就地转入防御作战,为北集群争取时间。

    如果三天之内无法完成任务,继续延长时间。

    第四天到第六天为第二阶段,这一阶段的作战目标为夺取拱极门城垣,并控制包括太原机器厂厂区在内的太原城北区域。

    应急预案:与第一阶段相同。

    第七天到第十天为第三阶段,这一阶段的作战目标为肃清外城之残敌,为最终夺取太原内城扫清障碍。

    应急预案: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之上再加一条,一旦扫荡太行军区的第一军主力全师回救太原,则太原战役立即终止,参战各部有序撤离。

    看到这里,丁伟便问道:“小王,你这计划不完整啊?”

    “不完整?”王野愕然道,“丁团长,哪里不完整了?”

    丁伟说道:“应该有第四个阶段才对,攻打太原内城的阶段。”

    王野说道:“丁团长,不会有第四个阶段了,因为鬼子绝不会给我们夺取太原内城的时间和机会,在我们扫清太原外城的残敌之前,正在太行根据地参与扫荡作战的第一军主力就该全师回援了,所以第四阶段的作战计划没必要。”

    说此一顿,王野又道:“而且,第四阶段的计划也没办法做,因为到那个时候,太原战役打成什么样,我们伤亡了多少人,弹药还剩多少,太原守军还剩多少人多少火力,这些都没有办法预知,所以根本没有办法提前做作战计划。”

    再次一顿,又道:“其实第三阶段的计划就已经十分勉强了,不过因为是巷战,对于兵力及火力的要求不高,还是可以提前做好作战计划,但也只能概略性地做一下综述,而无法像前两个阶段那样做出详细的计划。”

    丁伟接着看完后续的后勤保障、撤退部署以及侦察等部分。

    然后问李云龙和孔捷道:“老李、老孔,你们俩看过这份计划了吗?”

    “我早就看过了。”李云龙说道,“小王刚把这份计划做出来,老子就已经看了。”

    孔捷拿旱烟管在桌腿上磕了两下,说道:“我也看了,昨晚上看的,欸呀,咱老孔这辈子就从来没看过这么详细的作战计划。”

    丁伟问道:“那你们觉得小王的这份计划有没有问题?”

    “问题肯定是有。”李云龙顿了顿,又说道,“但是咱老李看不出来。”

    “你这说的不是废话么。”丁伟白了李云龙一眼,又道,“得,既然咱们三个都看不出有什么问题,那就照着执行吧。”

    “是。”王野应了一声是。

    当即将作战计划进行分解,

    给参战各部传达相应的部分。

    最后,王野又把李侠叫过来:“李侠,你给天狼中队下达一个密令,告诉耗子,不必再在太行军区外围进行战场侦察了,让他立刻带着天狼中队前往总部机关,今后就跟总部机关一起行动,务必保证总机关所有人员安全。”

    王野记得很清楚,副总参谋长就是在这次的反扫荡中牺牲的。

    王野不确定这样的安排能否避免悲剧重演,但他能做得也就这些了,剩下的事就只能交给冯祥和跟天狼中队。

    ……

    辽县。

    一支庞大的“日军”正以四路纵队沿着公路浩浩荡荡地开进。

    距离公路大约两公里外的一个小山头上,正静静地趴着三个八路军,这三个八路军正是冯祥和率领的小分队。

    “奇怪。”冯祥和放下望远镜喃喃说道。

    趴在旁边的队员葛大壮便问道:“队长,哪里不对了?”

    “说不上来,总觉得这些鬼子有些奇怪。”冯祥和皱着眉头道,“但是具体哪里奇怪,我一下又说不上来。”

    葛大壮便道:“要不然抓个活口来问问?”

    “咦,这倒是个法子。”冯祥和眼前一亮。

    当下冯祥和便带着葛大壮和另一个队员悄然摸到了公路的附近。

    这时候已经是四月下旬,公路两边的苞谷杆已经长到一人多高,形成了大片青纱帐,就算是藏下几千人都没有问题。

    机会很快就来了,一个“鬼子”脱离大队钻进苞谷地准备解手。

    冯祥和使个眼色,葛大壮和另外一名队员便立刻左右包抄过去。

    前后不过几分钟,葛大壮两人便提溜着一个“鬼子”来到冯祥和跟前,只见鬼子的嘴巴已经被破袜子给堵住,但是一双眼睛却瞪得老大,流露出无比的惊恐之色。

    冯祥和当即用日语说道:“你不要害怕,我只是想问你几个问题。”

    7017k

    阅读库 www.yuedsk.comyuedsk www.yuedsk.com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我在亮剑当战狼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我在亮剑当战狼》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我在亮剑当战狼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我在亮剑当战狼》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