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2 隔空火拼



阅读库推荐各位书友阅读:重塑千禧年代492 隔空火拼
(阅读库www.yuedsk.com)(阅读库 www.yuedsk.com)    银行机构、合作伙伴、经济学家、业内同行、监管领导、三五好友、正义路人……

    仅仅两天时间,当方卓没想针对周楷旋发声的时候,他眼睁睁看着这些人站了出来。

    就怎么说呢?

    以静制动是很难静了。

    因为,树欲静而风不止。

    李家城毫无疑问拥有很大的影响力,周楷旋想借着他的名头来吹一阵风,这样的举动引起了大家自然而然的反击,要在不确定华人首富是否真要搀和进来的时候直接定性。

    方卓觉得这种反应颇有些过激,但也不好说什么。

    不过,他瞧见新浪财经直接把自己的话写上新闻,还是有点不高兴的。

    方卓给新浪那边打了个电话,让他们不要带节奏,毕竟,新浪方面的动静很容易被当成是自己直接的表态,而且,新闻媒体这一块的作用能不用就不用。

    新浪财经编辑部听到老板的意思,这才发觉似乎有些领会错了。

    11月4日晚,在两天风雨过后似乎一切都变得风平浪静,周楷旋没了声音,李基金不见动静,唯有苏格兰皇家银行还有些不足为虑的叫嚣。

    “方总,与中行的合作应该不会出现变数了吧?那个周楷旋应该偃旗息鼓了。”miga基金的负责人孔豫在向老板汇报完资金情况后聊起舆论形势。

    “周楷旋偃旗息鼓正是看到了监管的最后定论,她再说下去也不会动摇对英国银行的决定。”方卓如此答道。

    孔豫观察到被周楷旋借着名头的李家城其实一直没有发声,他又问道:“李家城是不是还在京城?既然尘埃落定,他应该也不会有幺蛾子了吧。”

    方卓沉吟片刻,慢慢说道:“李基金已经从与中行的合作中出局,这确实是尘埃落定,但我们毕竟还没和中行达成合作……不过,考虑到有监管层出面,他风风雨雨这么多年,这次涉及的资金说多也多,说少也少,大概不至于再有什么了,他在内地还有大量的生意,流水不争先,争的是滔滔不绝。”

    孔豫心想,这老李今年七十多,应该没几年了,他能怎么和老板争滔滔不绝?

    方卓又说道:“李家城还是很厉害的,一时之争,如此而已,这一次外面的声音太急切了,其实没必要。”

    虽然现在算是事后,但孔豫倒是真能感觉到老板一直的气定神闲,他自己喜欢这样的疾风骤雨,但方总这么说,那当然点头同意。

    孔豫又聊了几句,起身离开套房,miga基金的事务因为时差关系,晚上反而比白天还忙。

    房间里只剩下方卓一个人。

    他添了添茶,拿起易购的筹备汇报,距离双十一仅剩一周,中行的风雨应该过了,还要多看易购这一次大促的表现才是。

    ……

    就在监管层一锤定音、方卓保持沉静、周楷旋和李家城收拢局势打算离开京城之际,第一个采访周楷旋的《华夏证券报》连续几天没拿到最新消息,只能当个转载的跟屁虫,报刊记者瞧着居高不下的热度,忍不住心里焦急。

    明明是自己先!

    结果,新浪财经那些网络媒体收割了大量的流量不说,一些纸媒凭借乱写也销量大卖,实在是不讲武德!

    搞新闻的怎么能不坚守真实性呢?

    负责跟这波报道的记者许晓左想右想,认为在如今的网络时代,既不能放弃新闻的真实性,也不能不懂变通。

    他观察到,尽管这几天的新闻纷纷扰扰,但最关键最核心的两个人物实际上是没动静的——李家城和方卓都很沉默,方卓似乎有个非正式的回应,但保不齐也是新浪财经的标题党。

    所以,如果能搞到李家城和方卓的采访,那《华夏证券报》绝对能一枝独秀!

    这个可能性不太大,但许晓决定试试一种变通的方法。

    他决定先找李家城,李基金这次落入下风,肯定有话想倾诉。

    许晓没有李家城的电话,但有周楷旋的号码,所以是拨给这位周女士。

    “喂,周总,我是上回采访过你的《华夏证券报》记者许晓啊。”许晓打通电话。

    周楷旋看到有过采访交集的情况没有立即挂电话,但依旧冷冷的说道:“什么事?不接受采访。”

    许晓说道:“我想采访李先生,就电话说两句都行。”

    周楷旋不屑道:“挂了。”

    然而,就在她把手机从耳边拿开还没拿远的时候,电话里传来记者拔高的声音。

    “等等,等等,我已经采访到了方卓,李先生这种关头难道不说两句吗?”许晓变通的说道。

    周楷旋惊愕的重新把手机放回耳边,李生误判了!

    这两天一直没有姓方的真正的在媒体上出声,李生认为他不会再主动露面,没想到,还是接受了采访!

    是想偷袭吧!

    “他说了什么?”周楷旋冷冷的问道。

    许晓不卑不亢的说道:“我现在不能透露采访内容,但我认为李先生或许应该有个回应,简单些也行。”

    周楷旋沉默好一会,相信了内地媒体的底线,说道:“等一下。”

    许晓听着手机里脚步离开的声音,松了一口气,侥幸,侥幸。

    很快,电话被重新拿起,已然换成李家城。

    许晓礼貌的问好,珍惜这来之不易的采访机会,询问他对李基金错失与中行合作的看法。

    李家城态度平和,没有生气,没有恼怒,只是祝福中行的发展,也祝福国内的金融市场有更好的发展,顺便聊了聊基金会在国内的慈善工作。

    许晓听到这种当事人的回应,已经十分满意,然而,最让他震动的是李家城最后的话。

    李家城打趣道:“好久没来内地,没想到这次倒是看到一个方派,楷旋说我有点灰头土脸,我告诉她,活到老,学到老,这就是江山代有才人出嘛。”

    许晓听的心中一震,随即便是李家城礼貌的结束,电话变成盲音。

    李家城光明磊落的承认基金会的失利,也落落大方的祝福中行的发展,只在最后以一种幽默风趣的语气提了两个字“方派”。

    这……

    许晓觉得这话颇有些诛心,这要是报道出来了,指不定落入谁的耳朵里呢。

    而且,这次确实是很多人站出来给方卓说话。

    许晓踌躇了一会,还是按计划给方总打了电话,说自己想要采访他。

    “哈哈,我就不接受采访了。”方卓笑着说道,“已经有很多新闻了嘛,许晓,我把你的号码标一下,下次有新闻第一个通知你,连新浪都放后面,行不行?”

    方总的态度和善,甚至,还说出了新浪放后面的话。

    不管真不真,这态度就让人心里舒坦。

    许晓依旧变通:“方总,是这样的,李家城已经接受过我们的电话采访,可能……我认为你回应下比较好。”

    方卓惊讶,不太相信这种事,问了句:“真的?”

    许晓稳稳的答道:“真的,方总,我手机里就有电话采访的录音。”

    方卓转了转念头,问道:“这还真让我意外,既然你认为我回应比较好,那他是提到我喽吗?”

    许晓犹豫了。

    十来秒之后,他想着方总要标注自己号码,想着这位内地首富和那位华人首富的不同,委婉的说道:“他聊了聊基金会,只在最后提了句方总,认为方总在内地的风格自成一派,值得学习。”

    许晓决定就这么说,至于方总能不能体会……

    通话没有挂断,另一边却安静了好一会,最后才传来方总“这样啊……”的声音。

    “你们报纸要怎么刊登?是提炼意思还是原话?”方卓问了句。

    许晓猜测方总是领会到自己的委婉了,答道:“原话,嗯,方总,毕竟,我们既然采访了,那边肯定也会注意我们的报道内容。”

    方卓为难的说道:“那这就不太好呀。”

    许晓沉默,报道肯定要出的,现在已经给方总时间了,不过,要是换了自己,似乎也不太好回应。

    方卓想了想:“现在算是正式采访吧,我来聊聊miga基金与银行合作的努力。”

    他清了清嗓子,认真聊起miga基金在与工行合作的奔走,联系合众银行和华盛顿互助银行,又与德意志银行沟通,而与中行的合作则是临场救急。

    最后,方卓正面回应近期风波:“外面听风就是雨,其实都是正常的商业合作和竞争,没有大家想的那么复杂。”

    “我个人很佩服李先生,他对香江的建设和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经常有朋友和我开玩笑,说‘家城家城,一家之城’,李先生是活着的传奇,有机会我一定会去香江拜访请教。”

    方卓停顿几秒,问道:“许晓,我这样回应,可以吗?”

    许晓已经愣住了。

    这……

    李家城说方卓在内地是方派,方卓说香江成了李家的一家之城……

    这俩人……

    他没敢指点,说道:“方总,不管你怎么回应,我这里也是如实报道的。”

    “哦,那就这样吧。”方卓轻飘飘的说道,“下回来申城,看看有没有什么大卖的新闻给你,许晓,先这么说。”

    通话结束了。

    许晓重新听了一遍两位大咖的电话采访录音。

    两位关于自家业务的论述举重若轻,偏偏都在最后一句露了锋芒。

    许晓有些犹豫,这报道到底要不要发……

    他把这采访内容往上报了报。

    总编亲自拍板:“发!”

    那便——发!

    还是加急发!

    仅仅第二天,《华夏证券报》就在纸媒和网络上同步刊登了新闻稿件,成为独家采访到近期舆论当事人的媒体。

    ——“好久没来内地,没想到这次倒是看到一个方派……”

    ——“家城家城,一家之城……”

    一位是华人首富,一位是内地首富。

    一位是历经数十年风雨,屹立香江,一位是乘着互联网春风,内地称雄。

    原本,尽管有很多关于miga、李基金的新闻和分析,也有新浪财经的标题博眼球,但不管圈里人士,还是八卦路人,普遍认为依照这两人的身份不会出来直接回应,会对这件事进行冷处理。

    没想到,眼看风雨将息,他们隔空硬碰硬的拼了一记。

    一个戳向心窝子,一个扯着肺管子。

    至于,到底谁更占上风,只能各有各的看法,反正,这两位的仇恐怕是实打实的结下,没法轻易善了了。

    新浪财经编辑部看到了《华夏证券报》的报道,这才发觉似乎有些领会错意思,不要带节奏,不要带节奏……

    是的,不要带节奏,老板自己会带!

    阅读库 www.yuedsk.comyuedsk www.yuedsk.com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重塑千禧年代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重塑千禧年代》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重塑千禧年代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重塑千禧年代》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