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5章 旱的旱死,涝的涝死



阅读库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旧金山往事第535章 旱的旱死,涝的涝死
(阅读库www.yuedsk.com)(阅读库 www.yuedsk.com)    将考察的第一站,定在陆家嘴综合体一期项目。

    看着不远处的那颗东方明珠电视塔的硕大圆球,陈林芝有种时光迁移的奇妙感受,上辈子从记事起东方明珠就是改革开放的象征物之一,好像一直都在这里,现在看见建造它的过程,难免会觉得有意思。

    陆家嘴的道路还在建造中,由于卡车太多的缘故,土路上铺着碎石子,按照上面的说法是先暂缓两年,免得新路刚修成,就被卡车压得坑坑洼洼,还得反过头来打补丁。

    劳斯莱斯一直开到商场门口,占地面积多达七万平米的商场,建筑面积预计超过五十万平米,旁边就是美术馆,更远处的空地上将会建造几栋超级摩天大楼。

    可以说站在商场门口环顾四周,现在能看见的建筑,都归陈林芝所有。

    即将建造的二期项目,被分出部分股权当做补交土地出让金,一期项目的所有权可都在港城分公司旗下,而陈林芝又是100%控股港城分公司,因此他这个包租公,哪怕只看将来的房租收入都会很有肉。

    不同于内地现在的其他开发商,恨不得拿到土地的第二天就将房子盖好卖出去,陈林芝这边只投资自持却不出售,商业地产项目是这样,住宅项目同样长期只租不售,陆家嘴这边的住房项目暂时都还没开工。

    考虑到他这惊人的投资手笔,沪市方面也懒得多管,听说经常会把这片CBD当做样板区,领着各地的考察团队过来参观。

    放眼望去,很多建筑还只是水泥钢筋的框架,玻璃幕墙没有安装上去,为此陈林芝还专门收购了一家曰本玻璃制造商的技术,并且趁着年初曰本经济低迷不振,收购了六七家电梯和建材五金制造商,都会在浦东新区建造工厂。

    布局看似零散琐碎,但其实都是些发展前景十足的朝阳产业。

    瞧瞧陈林芝现在已经掌握的这些内地产业,排名前十的内地民营企业家的产业规模加在一起,都不如他在内地布局的三分之一,长江上那一座开始动工的三峡大坝,就足够让人望江兴叹,根本不在一个层次上,相差着好几个层次。

    所以要说急迫感,真的一点都没有,陈林芝纯粹是带着旅游散心的念头,大老远赶来内地,有了这次的考察。

    整个项目的总规划部有两位主管,其中一位是个曰本人,名字叫做宝井内丰。

    这个人是个设计师,戴着眼镜其貌不扬,个头最多才一米六五,不善于交际,性格死板又认真,此刻陪着陈林芝,介绍起水泥钢筋标准,还抱怨说工人什么都不懂,经常不服从命令私自偷懒等等。

    内地确实还没那么多建造现代写字楼的经验,况且还都是些百米高楼,于是才从海外抽调那么多技术人才协助,雇佣的数万名工人大多只是按照吩咐办实事。

    陈林芝听宝井内丰絮絮叨叨抱怨着,心里反而觉得踏实,这么大一个项目假如交给圆滑精明的老油条,多半会被强行刮下一层油水,这倒不是他戴有色眼镜看人,而是因为太清楚如今的时代特色,各行各业野蛮生长冲淡了淳朴风气,被巨大利益刺激着,总有人会管不住自己的手脚。

    这时候,陈林芝就问钱玥说道:“工程这边怎么样,有没有查到什么问题?虽然小偷小摸影响不大,但站在出资人角度,还是挺让人不爽的。”

    “水泥是自家工厂生产的水泥,电缆和管道也一样,钢筋之类都是经由官方统一向国企招标采购,偶尔能遇到些往外倒卖的小贼,但是总体上比较不错,财务方面交叉监督,时不时突击审查,采购环节直接不让下面插手,比较容易管理。到底是最近几年才打造出来的新公司,没那么多坏毛病,相比之下石化总厂那边就困难多了,许多账目说不清,前段时间刚把几位业务员和部门主管之类送去警局,听意思是会被当做典型,最近不仅在打击三角债,也在查经济犯罪,比较严格,数目多了枪毙都有可能。”

    距离钱玥当上M·O·M集团的副总,专门主管风控和监察等工作,已经过去一段时间。

    工作展开得不能说有多顺利,但是磕磕绊绊,再加上有沪市方面的直接支持,还是揪出了几条线,曾经的老账本也被翻出来,连带着官方也有人被带走。

    “市场经济刚起步,以前人们求稳定,现在开始向钱看,金钱的那个钱,出乱子挺正常,一个个安分守己才会让我奇怪。反正该查的就查,遇到阻力我可以亲自出马,上面很多人其实还是不够了解,许多强制规定没有跟上,等漏洞被补上就会稍微好点。”

    在对待经商环境的问题上,陈林芝比较有耐心,就拿三角债这东西来说,石化总厂方面已经陆续收到三亿多人民币的欠款,都是些曾经让人头疼的陈年旧账。

    在这1992年年底,仍处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处境中,问题比较多、麻烦比较大,轰轰烈烈的大下岗浪潮还没开始,但是已经严重到不得不做出讨论的时候。

    自从发现民营资本规模,在短短几年内就超过了国企规模,大学免学费政策被砍掉了,一些其他福利也被砍掉。

    主要是上面实在太穷,缺钱的地方又很多,收不了多少税,无数国企却都在嗷嗷待哺,想方设法让上面养着,不仅起不到输血的作用,反而在不断吸血。

    不过说起根源,却也不是那些工人们的错,以人口和市场需求来看,劳动力本就供大于求,在缺少竞争的环境下又没那么多事情需要干,现如今很多国企已经停薪留职,给工人们放长假。

    这也是陈林芝多次出力,协助内地重返关贸的深层原因,只有工作机会多起来,上面的改革压力才会减少,并且在让工人大批下岗的同时,给予一些社保和资金方面的扶持。

    要不然历史书上的“阵痛”二字,背后可能就是上千万个家庭会面临困境,重要性比三峡大坝有过之而无不及。

    近期内地一系列大动作,包括将商品定价权下放给市场等等,其中也掺杂着跟美国谈判的因素,有老布和包括陈林芝在内的一帮美国商人们的大力支持,进展比较顺利。

    为了游说国会山方面,陈林芝的资金已经悄悄撒出去上千万美金,很可能就会随着新组建的世贸一起落地,先给内地一个观察国身份,享受诸多投资和出口方面的优惠待遇。

    提到协助内地入关,并不只是陈林芝一个人在努力,单凭他自己,很难彻底左右华盛顿特区的风向。

    由于其他商人,包括华尔街以及硅谷等地,都倾向于在借用廉价劳动力的同时,再培养一个新市场。

    至于老布等人,则天真地以为一旦入关,对岸就很难成为苏联那样的阻力,反而有机会让许多美国商人们牟利,利用美元潮汐收割那一套,在脚下这片新市场里薅羊毛。

    让对岸入关是大势所趋,事关各方利益,况且老布也在竞选前,私下对陈林芝承诺会尽最大努力帮忙。

    所以,对于陈林芝将大量资金投入内地的举动,在许多人看来仅仅只是提前投机布局罢了。

    开始关注内地市场的美国企业还有许多,既然对很多上流人士而言,内地入关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当然不会在这件事情上做文章,朝着陈林芝发难。再看容易受损的工薪阶层,在利益之争当中根本没有话语权,除了大选年份,很多时候几乎没人在意他们怎么想。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他能够持续往内地汇入那么多资金,并且还能拉上联合资本集团,在收购欧美企业之后跑来内地设厂,涵盖服装、塑料、日用品等等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企业。

    在这个年代,对于内地的封锁力度还没那么严格,巴黎统筹协定在苏联解体之后就失去了绝大部分作用,一批设备和技术正悄悄进入内地市场。

    假如将全球制造业比作一条河流,那么哪里人工成本低、效率高、税费少、原材料便宜,这些传统制造业就会往哪里流淌,当前巴西的成本上去了,中美洲和东南亚的制造业成本同样上去了,内地就成为了人们纷纷关注的一片宝地。

    在这种前提下,内地官方又配合着打开国门,利用政策支持吸引外资,陈林芝试图推动内地入关的做法,当然也就能够获得包括美国商会和华尔街等方面的响应,操作起来比较容易。

    随着内地开始尝试布局2G市场,陈林芝拉来了老布的三个儿子,一起涉足高通的相关设备制造业。

    既然能够在合作上达成一致,说明老布已经默许了,整个生意涉及上亿美金,难免会让人心动。

    论起拉人下水的本事,从最早开始向沃尔玛超级市场推销丝袜,一直到现在,陈林芝在这方面都挺有一套……

    陆家嘴的综合体项目没什么可说的,从对岸过来交通不方便,附近住户几乎全部被清走,整个一大工地,又吵又乱。

    接下来,又顺道前往制药厂和正在筹备中的mini和路虎汽车工厂考察,土地不值钱,投资多了直接白送,制药厂四周还有大量的农田,依旧在耕种。

    率先参观默沙东的乙肝疫苗生产线,按照厂长的说法,几个月以来已经生产七百多万剂,随着新生产线即将运来、工人和原材料到位,等到明年产量将会扩大至两千万剂左右,也可能更多。

    陈林芝早前跟默沙东谈妥,一条自动化程度较高的生产线直接被送来沪市进行试产,上面加急走完审批流程以后,早已开始供应这种疫苗。

    考虑到上面的财政状况艰难,收费打疫苗属于情理之中,毕竟价格也不太贵,三针才一百人民币,上面补贴二十块,家长们只需要缴纳八十块钱。

    至于陈林芝的这家药厂,在除去开支以后挣点辛苦钱罢了,利润率不足3%,因此正计划将第二条生产线交给国有制药厂负责,免得占着地方不说,还得劳心劳力。

    经营这家M·O·M制药工厂的目的在于救人,推出平价药良心药,考察期间陈林芝再次重提净利润率,绝不能超过5%的定价红线,目前正在生产中的药品已经有十多种,涵盖感冒药、降压药、胃病药等等,除此之外还有些国外专利没过期的新药,包括安进制药公司的几款主打产品。

    至于汽车工厂,暂时还没投产,没有可看的东西。

    进园区转了圈,找来负责人简单聊了十多分钟,陈林芝就决定返程。

    那么多生意,单是全部考察一圈,就需要耗费不短的时间。

    石化总厂和光明牛奶等等暂时往后排,从新建成的南浦大桥回市区途中,他接到一个陌生人打来的电话,对方自称是银行的人,想约顿饭,谈谈提供贷款的事。

    银行贷款这东西,旱的旱死,涝的涝死。

    面对不缺钱的企业,银行方面疯狂求着人家贷款,至于真正缺少资金的那批企业,反而容易被银行拒之门外。

    陈林芝本来不打算占便宜,想着用美元投资, 吃点亏算了。

    可别人都主动找到自己了,拿点贷款好像也没什么,免得三峡和陆家嘴两个项目耗资过多,影响到其他生意。

    在明知人民币贬值空间比较大的情况下,贷款无疑相当划算,他纠结没一会儿,先问起利率、还款周期之类,张口就是二十亿人民币左右。

    身边。

    钱玥在陈林芝挂断电话后,好奇询问道:“什么二十亿?”

    “没事,似乎是工行的一位老总,拜托我帮忙完成今年业绩,这不是快年底了么,约我吃顿饭聊一聊。”

    陈林芝随口说完,打量起手里的黑莓工程机。

    沪市作为高通公司的试点之一,两个月前刚完成市区的信号基站升级工作,他这次回来后专门要了张电话卡,没想到才装进手机里两天,就遇到推销电话。

    随即乐道:“通话质量真不错,这次争取替高通公司拿些订单。不用猜也知道,肯定是高博学把我电话号码给了别人,也不提前跟我打声招呼,可能收人家礼物了吧。”

    钱玥笑了笑,回答说:“想通过我们托你办事的人挺多,我也收到过礼物,一点人情往来而已,我就不查他了。”

    “这话听着霸气,不愧是集团里负责内审和风控的老总,那这次就放他一马,先不办他。”

    陈林芝在开玩笑,内地是个人情社会,人情往来这一关,很难彻底避免。

    他本就没放在心上,而且这年代从银行贷款肯定不是坏事,随着改革开放速度加快,距离人民币汇率回归合理水平,进一步跟国际金融市场挂钩,多半已经不远了……

    阅读库 www.yuedsk.comyuedsk www.yuedsk.com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旧金山往事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旧金山往事》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旧金山往事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旧金山往事》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