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库www.yuedsk.com)(阅读库 www.yuedsk.com) 陈养正说的那个人,易青只需要想想就知道是谁了,邵氏的掌权者,香江真正的影视大亨邵一夫。
易青对邵一夫自然不会陌生,事实上,至少稍微关注一下香江的娱乐圈,甚至看上几本港娱,总有一个名字,是怎么都绕不过的,那就是邵一夫。
这位可是真正的传奇人物,他的人生经历足够一帮导演,作家取材了。
本身出生于颜料世家的邵一夫在家排行第六,后来被人称“六叔”即源于此,邵氏兄弟几人自20年代踏入电影业,一路几经沉浮,终将邵氏电影王国打造成“东方好莱坞”,风头一时无两。
只不过再辉煌也终归有退场的那一天,自从进入了80年代,曾经辉煌的邵氏,也不免开始没落了。
如果不是有易青这样神奇的经历,怕是怎么都不会相信,曾经的巨无霸竟然也会有不支的这一天,要知道当年的邵氏电影公司,是敢打着“邵氏出品,必属佳片”八个大字,LOGO满天飞的。那江湖地位、那辉煌状态,说是亚洲电影文化中心都不为过。
可再怎么牛,也照样禁不住风水轮流转,总被人说“吃得太肥腻了”的邵氏,历经几十年的发展,到如今早已是穷途末路,甚至可说已经快死掉了。
不过即便英雄迟暮,辉煌不在,可当年邵氏的风光无限,还是足够一大批电影人憧憬不已了,邵氏能以一个小成本公司,在弹丸之地强势崛起,一度笼占华语影视过半的市场份额,着实让人惊叹,可仔细研究一下就能看得出来,这本身就是不正常的。
港片与邵氏的成功,说起来有很偶然的因素,主要得益于世界变局,中国电影,其实早在港片崛起之前,就已经很繁荣了,民国时代的上海,一度号称亚洲电影之都。
可是后来的政局变动,犹如德国内乱时期,大批欧洲艺术家逃往北美,使得好莱坞暴起一样,那时太多优秀电影人也是流落到了香江。
香江电影乃至邵氏公司,其人才、规模、制作、形式、格调、资本,实际上很大成分上是承续了老上海电影工业的衣钵。
加上那边相当长一段时间,市场相对自由很多,又是资本掌握话语权的社会环境,香江电影产业必然会兴起。
当时的邵氏,尤其是邵一夫,年轻、钱多、敢闯、思维敏锐、无比敬业、商业天才,天生就是混这行的。
据说,邵一夫本身就是个电影狂,年轻的时候,一天要看十几部电影,不管好片烂片,无论哪国出的,有拷贝就要看,这个习惯甚至一直保持到了年过耄耋。
整个香江,没有一个业界老板会做到他这程度,因此邵一夫最能掌握电影市场的趋势,说白了,他最熟悉观众喜欢看什么。
像他这样的人,不冒头做大都没道理。
所谓邵氏兄弟,其实早没了“兄弟”,完全是邵一夫一人当关,自始至终,邵一夫几乎就是庞大的邵氏公司唯一的精神领袖,说一不二。
但是,问题也出来了,随着他步入老年,精力、状态、判断力等方面衰退,邵氏公司也太容易跟着走下坡。从这一点看,邵一夫自然是无比成功,但是邵氏从公司治理层面而论,则未必有多厉害。
所以,自80年代中期,邵氏就已经有了没落的迹象,很多决策都陷入极大的失误,理由是邵氏自己内部出现了很多问题。
邵氏最辉煌时期,在1950年末至1970年代尾,差不多有接近20年,华语片独霸,号称全球范围内唯一可与好莱坞抗衡的力量。拍出过1000多部电影,风靡东南亚,甚至远销西方,连昆汀·塔伦蒂诺这样的国际巨星都曾是邵氏武打片的粉丝。
但是,邵氏的问题也太明显了,一旦有竞争对手出现,或者外部环境有变动,很容易低迷,落入自我捆绑的泥泞中。
比如,邵氏的片场制度对演员限制太严格,整体风格过于套路与雷同,根本极少能拍出体系外的作品。
为了商业利益,就知道疯狂拍片,底线无限放低,品质参差不齐。吵吵闹闹、装神弄鬼、打打杀杀,几十年如一日都是这些素材,观众审美也会疲劳。
旧时观众对视觉艺术还要求不高,一家独大还可以保持着。但是,一旦有了竞争对手,弊端立刻就显现出来了。
例如,韩国电影开始兴起,分羹东南亚市场,好莱坞咄咄逼人,邵氏就全面处在被围剿状态了。
另外,在公司治理上,邵氏对下面的人过于抠门,导致新人不进,高人出走,人才流失过于严重,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也加重了邵氏的没落。
了解邵一夫的人都知道,邵一夫搞电影是极其精明的,别看他邵氏家大业大,旗下明星无数,实际上不仅拍片图省钱,对那些再牛气、再风光的明星、演员、导演也是很刻薄的。
邵氏这套苛刻的利益分成机制,做行业垂直垄断型企业时还行得通,一旦对手出现,就会大量人才跳槽。
1970年后期,一些优秀的导演与演员都开始集体出走,或自立门户。比如分出来的邹文淮、何贯昌等人,给邵氏的冲击是重大的。
加上随着邵一夫慢慢老去,后期的邵氏,主心骨缺乏,投资不断失败,主业陆续转移,更是让这个公司前景迷茫,处境雪上加霜。
事实上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邵逸夫对于中国电影,其实就有了错误研判,认为电影必然没落,电视才是王道。
那时,港岛的本埠市场已支撑不住,大陆市场尚未成形,更谈不上开放,邵一夫似乎有意放缓。自那时起,邵氏的电影业务就不断收缩,后来更是卖出全部院线,两年后直接宣布电影停止生产。
邵氏是以电影起家,以电影辉煌,也以电影为标签的一个公司,轻而易举就放弃最大优势,状况可想而知,结果,电影停顿了,电视又不温不火,邵氏转型没有成功,1980年代后,辉煌已经不再。
接着,邵氏为了在资本市场更轻松圈钱,解决困扰,资金盲目转向海外,大量投资,经验不足等原因,都让邵氏亏空了大量的钱财。那种资金缺乏带来的负面效应,完全是摧古拉朽式的。
毕竟,那时的影视制作,早就不是早期搭了棚子就能开搞的时期了,成本提升一日千里,缺乏资金的邵氏自然捉襟见肘。
因为没钱,邵氏搞不出大制作、精良制作,而大量的债务危机,又反过来加速邵氏的没落。邵氏的天堂日子,那时起就是走向了末路。
还有一点,邵一夫长期执掌邵氏,生前没有很好地栽培接班人,加上其人好.色,内顾不及,家族矛盾不断,分裂之举蓄势待发,这无形中也是给了邵氏最后一重拳。
邵逸夫专断,是天下闻名的,六叔风流,那也是众所周知的。他是以强人姿态,管理公司,处理家庭。这两项下来,既让公司职业管理人才后继乏人,家族内部也是祸起萧墙。
邵一夫与原配婚姻维持了长达50年,生育有二子二女。而他最钟情的红颜知己,却是方易华。
据说,正是因为方易华在从中用力,不仅弄得早期邵一夫兄弟不合,搞得邵氏兄弟分家,后来也让四个孩子竟无一人愿意继承邵氏,只希望分割财产了事。
如此一来,邵氏实际自己都会名存实亡,分崩离析。
可叹邵先生如此精明一商人,又如此有胸襟有眼光之大才,还是不免在有生之年,亲眼看到人生的盛世繁华,会急速地转入孤寂与落寞。
只不过,像他这样的,都是“睡过风流觉,把五十年兴亡看饱”的人,也许也无所谓吧。
易青在感叹邵氏辉煌过后的落寞,也在感怀邵一夫这位传奇人物人生的起起伏伏,不过也仅此而已,如果没有此间种种,他又哪来的机会染指邵氏院线。
“陈经理!你和邵先生见过面了吗?”
陈养正摇头道:“还没有,一直到现在和我对接的都是邵氏院线的一个经理,不过听他的语气,好像邵氏只是打算租赁,并没打算出售,而且,还有德宝公司在和我们竞争。”
德宝?
潘廸生!
易青知道这个人,还是因为他是华语电影第一女打星杨子琼的前夫。
“既然他们不打算出售,邵先生为什么还要和我见面呢?嘴上说着不卖,不过是为了卖个好价钱罢了!”
这种虚张声势的套路,算是阳谋,毕竟有两家公司在竞争,价高者得。
“这边音乐公司的事先交给贺经理办,我们明天就去香江。”
能和这位传奇的资本大佬见面,易青本身还是非常期待的,邵六叔,以前只是在新闻,或者网络当中见识过,真人如何,易青还真是有些迫不及待了。
阅读库 www.yuedsk.comyuedsk www.yuedsk.com
易青对邵一夫自然不会陌生,事实上,至少稍微关注一下香江的娱乐圈,甚至看上几本港娱,总有一个名字,是怎么都绕不过的,那就是邵一夫。
这位可是真正的传奇人物,他的人生经历足够一帮导演,作家取材了。
本身出生于颜料世家的邵一夫在家排行第六,后来被人称“六叔”即源于此,邵氏兄弟几人自20年代踏入电影业,一路几经沉浮,终将邵氏电影王国打造成“东方好莱坞”,风头一时无两。
只不过再辉煌也终归有退场的那一天,自从进入了80年代,曾经辉煌的邵氏,也不免开始没落了。
如果不是有易青这样神奇的经历,怕是怎么都不会相信,曾经的巨无霸竟然也会有不支的这一天,要知道当年的邵氏电影公司,是敢打着“邵氏出品,必属佳片”八个大字,LOGO满天飞的。那江湖地位、那辉煌状态,说是亚洲电影文化中心都不为过。
可再怎么牛,也照样禁不住风水轮流转,总被人说“吃得太肥腻了”的邵氏,历经几十年的发展,到如今早已是穷途末路,甚至可说已经快死掉了。
不过即便英雄迟暮,辉煌不在,可当年邵氏的风光无限,还是足够一大批电影人憧憬不已了,邵氏能以一个小成本公司,在弹丸之地强势崛起,一度笼占华语影视过半的市场份额,着实让人惊叹,可仔细研究一下就能看得出来,这本身就是不正常的。
港片与邵氏的成功,说起来有很偶然的因素,主要得益于世界变局,中国电影,其实早在港片崛起之前,就已经很繁荣了,民国时代的上海,一度号称亚洲电影之都。
可是后来的政局变动,犹如德国内乱时期,大批欧洲艺术家逃往北美,使得好莱坞暴起一样,那时太多优秀电影人也是流落到了香江。
香江电影乃至邵氏公司,其人才、规模、制作、形式、格调、资本,实际上很大成分上是承续了老上海电影工业的衣钵。
加上那边相当长一段时间,市场相对自由很多,又是资本掌握话语权的社会环境,香江电影产业必然会兴起。
当时的邵氏,尤其是邵一夫,年轻、钱多、敢闯、思维敏锐、无比敬业、商业天才,天生就是混这行的。
据说,邵一夫本身就是个电影狂,年轻的时候,一天要看十几部电影,不管好片烂片,无论哪国出的,有拷贝就要看,这个习惯甚至一直保持到了年过耄耋。
整个香江,没有一个业界老板会做到他这程度,因此邵一夫最能掌握电影市场的趋势,说白了,他最熟悉观众喜欢看什么。
像他这样的人,不冒头做大都没道理。
所谓邵氏兄弟,其实早没了“兄弟”,完全是邵一夫一人当关,自始至终,邵一夫几乎就是庞大的邵氏公司唯一的精神领袖,说一不二。
但是,问题也出来了,随着他步入老年,精力、状态、判断力等方面衰退,邵氏公司也太容易跟着走下坡。从这一点看,邵一夫自然是无比成功,但是邵氏从公司治理层面而论,则未必有多厉害。
所以,自80年代中期,邵氏就已经有了没落的迹象,很多决策都陷入极大的失误,理由是邵氏自己内部出现了很多问题。
邵氏最辉煌时期,在1950年末至1970年代尾,差不多有接近20年,华语片独霸,号称全球范围内唯一可与好莱坞抗衡的力量。拍出过1000多部电影,风靡东南亚,甚至远销西方,连昆汀·塔伦蒂诺这样的国际巨星都曾是邵氏武打片的粉丝。
但是,邵氏的问题也太明显了,一旦有竞争对手出现,或者外部环境有变动,很容易低迷,落入自我捆绑的泥泞中。
比如,邵氏的片场制度对演员限制太严格,整体风格过于套路与雷同,根本极少能拍出体系外的作品。
为了商业利益,就知道疯狂拍片,底线无限放低,品质参差不齐。吵吵闹闹、装神弄鬼、打打杀杀,几十年如一日都是这些素材,观众审美也会疲劳。
旧时观众对视觉艺术还要求不高,一家独大还可以保持着。但是,一旦有了竞争对手,弊端立刻就显现出来了。
例如,韩国电影开始兴起,分羹东南亚市场,好莱坞咄咄逼人,邵氏就全面处在被围剿状态了。
另外,在公司治理上,邵氏对下面的人过于抠门,导致新人不进,高人出走,人才流失过于严重,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也加重了邵氏的没落。
了解邵一夫的人都知道,邵一夫搞电影是极其精明的,别看他邵氏家大业大,旗下明星无数,实际上不仅拍片图省钱,对那些再牛气、再风光的明星、演员、导演也是很刻薄的。
邵氏这套苛刻的利益分成机制,做行业垂直垄断型企业时还行得通,一旦对手出现,就会大量人才跳槽。
1970年后期,一些优秀的导演与演员都开始集体出走,或自立门户。比如分出来的邹文淮、何贯昌等人,给邵氏的冲击是重大的。
加上随着邵一夫慢慢老去,后期的邵氏,主心骨缺乏,投资不断失败,主业陆续转移,更是让这个公司前景迷茫,处境雪上加霜。
事实上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邵逸夫对于中国电影,其实就有了错误研判,认为电影必然没落,电视才是王道。
那时,港岛的本埠市场已支撑不住,大陆市场尚未成形,更谈不上开放,邵一夫似乎有意放缓。自那时起,邵氏的电影业务就不断收缩,后来更是卖出全部院线,两年后直接宣布电影停止生产。
邵氏是以电影起家,以电影辉煌,也以电影为标签的一个公司,轻而易举就放弃最大优势,状况可想而知,结果,电影停顿了,电视又不温不火,邵氏转型没有成功,1980年代后,辉煌已经不再。
接着,邵氏为了在资本市场更轻松圈钱,解决困扰,资金盲目转向海外,大量投资,经验不足等原因,都让邵氏亏空了大量的钱财。那种资金缺乏带来的负面效应,完全是摧古拉朽式的。
毕竟,那时的影视制作,早就不是早期搭了棚子就能开搞的时期了,成本提升一日千里,缺乏资金的邵氏自然捉襟见肘。
因为没钱,邵氏搞不出大制作、精良制作,而大量的债务危机,又反过来加速邵氏的没落。邵氏的天堂日子,那时起就是走向了末路。
还有一点,邵一夫长期执掌邵氏,生前没有很好地栽培接班人,加上其人好.色,内顾不及,家族矛盾不断,分裂之举蓄势待发,这无形中也是给了邵氏最后一重拳。
邵逸夫专断,是天下闻名的,六叔风流,那也是众所周知的。他是以强人姿态,管理公司,处理家庭。这两项下来,既让公司职业管理人才后继乏人,家族内部也是祸起萧墙。
邵一夫与原配婚姻维持了长达50年,生育有二子二女。而他最钟情的红颜知己,却是方易华。
据说,正是因为方易华在从中用力,不仅弄得早期邵一夫兄弟不合,搞得邵氏兄弟分家,后来也让四个孩子竟无一人愿意继承邵氏,只希望分割财产了事。
如此一来,邵氏实际自己都会名存实亡,分崩离析。
可叹邵先生如此精明一商人,又如此有胸襟有眼光之大才,还是不免在有生之年,亲眼看到人生的盛世繁华,会急速地转入孤寂与落寞。
只不过,像他这样的,都是“睡过风流觉,把五十年兴亡看饱”的人,也许也无所谓吧。
易青在感叹邵氏辉煌过后的落寞,也在感怀邵一夫这位传奇人物人生的起起伏伏,不过也仅此而已,如果没有此间种种,他又哪来的机会染指邵氏院线。
“陈经理!你和邵先生见过面了吗?”
陈养正摇头道:“还没有,一直到现在和我对接的都是邵氏院线的一个经理,不过听他的语气,好像邵氏只是打算租赁,并没打算出售,而且,还有德宝公司在和我们竞争。”
德宝?
潘廸生!
易青知道这个人,还是因为他是华语电影第一女打星杨子琼的前夫。
“既然他们不打算出售,邵先生为什么还要和我见面呢?嘴上说着不卖,不过是为了卖个好价钱罢了!”
这种虚张声势的套路,算是阳谋,毕竟有两家公司在竞争,价高者得。
“这边音乐公司的事先交给贺经理办,我们明天就去香江。”
能和这位传奇的资本大佬见面,易青本身还是非常期待的,邵六叔,以前只是在新闻,或者网络当中见识过,真人如何,易青还真是有些迫不及待了。
阅读库 www.yuedsk.comyuedsk www.yuedsk.com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