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一章 好还是不好



阅读库推荐各位书友阅读:不晚刚刚好第一百九十一章 好还是不好
(阅读库www.yuedsk.com)(阅读库 www.yuedsk.com)    大年初七。

    杨昕玥一家到大姨家参加她的乔迁宴。

    她大姨村里和附近几个村在几年前被政.府征用,整个村里都从老村搬了出来,在杨昕玥家不远,办了安置区,政.府给他们每家每户盖了两层或三层的农村小别墅,精装交付,给她们住。

    离杨昕玥家开车不到十分钟。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就陆续有人搬了进去。

    一排一排的小别墅,划出了各种功能区,连商业铺子,集市,和学校都有。

    家家门前都有绿化,有植株,水泥路相连。

    每家每户,都通燃气,统一装了燃气灶,抽油烟机,浴室有热水器,有花洒。

    露天阳台都贴心砌了花坛,装了晾衣架。

    几个村规划到一起,一大块地方,一排一排的,看着就很是排面。

    有些人家自然是欢喜异常。

    因为凭他们自己的努力住不上这样有现代设施的房子。

    这部分人一交房就欢欢喜喜的搬进去了。

    当然也有像杨昕玥大姨家这样,不是很欢喜,拖到最后一刻才搬进来的。

    当了一辈子农民,忽然就住上小别墅了,离家里的田地也远了,也没地方养鸡养鸭养猪了,屋前屋后也没地方种些小菜了。

    看看哪哪都不对劲。

    干农活用的锄头铲子农具……家里找遍屋里屋外都找不到地方放。

    放哪都觉得不对劲。

    屋里明明也够住,政.府是按人头分的房间和户型。

    一个人分25平,大姨家六口人,分了六个房间,要的是三层楼。家里三四口人的,是两层楼。

    所以房间都够住,但除掉公摊面积,房间和客厅都不太大,放了家具,就基本没地方了。

    农村人家里一个筐都舍不得丢。所以杨昕玥到了她大姨家,看到她大姨家的阳台上堆满了各种东西。

    各种农具、晒席、各种大小的坛坛罐罐……

    房间放不下,把阳台挤堆得满满当当。

    她大姨以前爱在家里养鸡,每年都养上几十只鸡,逢年过节孩子们回来杀上一只两只,一家人欢欢喜喜吃上一顿。

    像杨昕玥家乡这边无鸡不成宴,从过年头几天开始,到元宵结束,家里是几乎天天杀鸡的。

    这忽然没地方养鸡了,浑身都不对劲。

    以前在村里,家家都圈个大院子,屋前屋外种上一两棵果树,给家里的孩子甜甜嘴。

    院里院外也会种上一两分地,种些青菜,葱姜蒜辣椒之类的家常菜,什么时候要用,立时就能拔上一两棵。

    这忽然种了一辈子地,屋前屋后,忽然没田土了。

    吃根青菜都要花钱买了。

    就哪哪都不习惯。

    像她大姨这种闲不住的,不得不借她舅的地方圈个鸡圈,养上几只鸡。

    然后每天骑上小摩托车到离家已有很长一段距离的地里种些家常菜,打理庄稼。

    勤快的人家大都这么干。

    家家买个摩托车助动车下地用。

    走路到地里比以前远多了。要挑一担东西,那能走到你喘不来气,年纪大的真吃不消。。

    不勤快的人家自搬到小别墅之后,基本连地都不要了,住了小别墅,搞不好,渐渐的农民身份也不想要了。

    天天顶着大太阳,要到老远的地里翻田土打理庄稼,走路又远,还要买摩托车助动车,而且老一辈的人还不一定能学会。

    所以有很多人家,拿到征地赔偿款,地也不要了,家家买了小四轮,天天到菜市场买菜买肉,天天开车到城里喝茶吃饭,跟人吹牛聊天,兜里剩那点征地赔偿钱就天天琢磨着做点什么生意。

    但农村人,长久以来的思维模式都已定型,做生意又哪是那么容易的。

    如果生意做不成,田地也荒了,这一辈下一辈的要怎么生活?

    脑子灵光的还好,脑子不灵光的要怎么过活?

    有些不会算计的人家,可能劳苦了一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钱,拿了钱小年轻们都跑去学车,都争着抢着买了小轿车。村里镇里比着开,四处开着车互飙到处浪,呼朋唤友。

    家里的女人又是买首饰,又是到处购物,到处旅游,那点子赔偿款很快就见底了。

    地不种了,家里吃根青菜吃斤大米都要花钱买了。

    杨昕玥也说不上搬迁对他们是好是坏。

    但她觉得人啊还是得勤快些,还要脑子跟得上,会算计,才能越过越好。

    像她大姨这种,杨昕玥觉得应该是能把日子过好的。

    她大姨家里现在住的房子,政.府给的,将来修缮也是政府的事,就几乎不用为房子发愁了。

    杨昕玥家乡这边,靠海边,几乎年年有几场大的台风,有些人的房子是年年都要修的。

    她大姨家比她家离海边更近。

    现在她大姨家房子不用操心了,而且家里的部分田地还在,还能种些庄稼。还能在她舅那边圈上小块地养些家禽,种些小菜。

    天天跟她姨父骑着小摩托到她舅舅家喂鸡伺弄那块小菜地。

    然后再骑着车到原来的地里种些家里吃的庄稼,还按以前的习惯打理着田土。

    得的赔偿有百多万,给她表弟在深市付了首付买了房子,一家三口算是在深市能扎下脚了。她大姨手里剩下的钱,也足够她和姨夫养老用了。

    这么算下来,对她大姨这种人家来说,搬迁也是个好事。

    大年初七这一天是个吉日,很多人和她姨一样,办乔迁宴。

    杨昕玥妈妈兄弟姐妹多,她表兄弟姐妹也多,不说别的亲戚,就杨昕玥妈妈娘家的这些人,起码都要摆上五六桌才能坐得下,还不算她姨父家的亲戚。

    家里没地方摆桌子,就摆到楼与楼之间的过道上,大路上。

    杨昕玥发现其他人家也把宴席摆到道上的。

    家里厨房不够使,就在门前搭个灶搭个台子,请专门的厨师来操持。

    邻里邻居的都是以前村里的乡亲,也不会说你占地方了,还好心地把家里的碗筷桌椅都借出来使。

    杨昕玥走了一圈,发现这一天乔迁的还挺多。

    每个道路上都摆得满满当当,大家坐一起吃吃喝喝,小孩子跑来跑去,热热闹闹。

    从路的这一头能摆到路的那一头,一长串,像少数民族的长桌宴。

    很是壮观。

    阅读库 www.yuedsk.comyuedsk www.yuedsk.com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不晚刚刚好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不晚刚刚好》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不晚刚刚好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不晚刚刚好》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