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0 尼科巴群岛



阅读库推荐各位书友阅读:不明不清780 尼科巴群岛
(阅读库www.yuedsk.com)(阅读库 www.yuedsk.com)    景阳十四年十一月二十九,大明海军远征舰队趁着黎明的黑暗,挂着一串串桅杆灯,在旗舰汉001号的引领下,一艘跟着一艘静悄悄的钻出岘港基地。在附近海面上稍作停留,迅速编成两支纵队,张开层层叠叠的帆具向南而去。

    “司令,此港为何处?”

    做为舰队副司令,黄南平依旧要乘坐汉001号旗舰,但身边少了王远镜、苗不准。那两位被轰到了武装货船编队,对之前没有参加过皇帝特训的舰长进行再教育。

    当拿到目的地的海图之后,望着那个远在3000多公里外的小岛,眼神里充满了迷茫。既不知道此岛是何处,也不知道要去做什么。

    他从记事起就跟着父亲在大海上游荡,又在大明海军里服役了11年,可以说对南洋、东洋了如指掌,但却从未去过西洋。

    一是海路遥远,沿途危险重重,也没什么地方可以补给。二是海军严令舰队不能向西越过暹罗(马来半岛)、向南越过婆罗(加里曼丹岛)和麻叶瓮(勿里洞岛)。

    “大尼科巴岛,是葡萄牙人发现的。那里没有港口也没有城市,舰队不停靠,只是路过。通知各舰在沿途加派人手观察,多留意海盗。”

    如果没有葡萄牙、西班牙,洪涛还真不知道该怎么解释地图上的很多地名。现在好了,只要不想改名的就往他们脑袋上推,保准没毛病。

    改名?算作汉人的发现?第一次穿越到古代时洪涛还真这么干过,直接把吕宋、琉球都给改名了。

    可是改着改着就不改了,倒不是真有起名困难综合征,而是改了名字之后连自己也不知道在哪儿了,还得满地图找,太耽误事儿。

    另外洪涛也没有大汉族、大中华的癖好,他只想通过尝试寻找一种更合理的财富分配方式,或者叫国家制度,对千古一帝、几千年文明之类的虚名没有任何好感和需求。

    “司令要带领舰队去西洋?”黄南平有点明白皇帝此行要做什么了,可并不觉得特别兴奋,反倒是充满了对陌生海域的恐惧。

    “不是西洋,以后都叫南洋!你做为南洋舰队都指挥使,不该先去看看自己负责的海域吗?”

    害怕当然是正常的,但野心也是正常的。洪涛打算看看这位都指挥使到底能不能胜任,如果他只有害怕没有欲望,那趁早还是换人吧。

    至于说西洋、东洋、南洋的叫法,大明与后世不太一样。倒也不是谁发明的,而是从以前朝代流传下来的,没有太具体的边界,只是笼统的泛指。

    东洋,没什么争议,专指朝鲜、日本方向的海域。南洋,和后世的东南亚海域差不多,但不包括马六甲海峡以西。海峡以西的海域被称作西洋,所以才有郑和下西洋的说法。

    而此时的欧洲被称作极西欧罗巴,大西洋根本不知道,也没有地球的概念。认为过了日本就是世界尽头,但从来没去探索过,太缺乏好奇心是古人的致命弱点。

    “都……都归南洋……臣斗胆请令,先带两艘战舰前面探路,待一切无碍之后陛下再亲率舰队前往!”

    这次黄南平没有拉胯,略加思索之后马上提出个比较稳妥的办法,主要是不想让皇帝以身犯险。这要是出了意外,不光自己要倒霉,恐怕整个海军都要跟着吃瓜落。

    “你还以为本司令不会航海吗?”可惜皇帝对这个建议很不感兴趣,甚至挑起了一根眉毛,开始斜着眼看人了。

    “臣不敢……”好歹也朝夕相处了一個多月,黄南平已经大致熟悉了皇帝的一些表情和动作,见状赶紧把继续劝阻的话咽了回去。

    “不敢还不去传令?以后少为朕操闲心,更不要学旧官员揣摩上意的臭毛病。专心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是对朕最大的忠心!”

    如果不是黄南平在海军初建时立了不少功,且年富力强经验丰富,洪涛是真不想留用。就像朝中的很多官员一样,沟通起来不是很顺畅,用起来还不如个刚从海户司里毕业的年轻人顺手。

    为什么要把目的地定在大尼科巴岛呢?四个字,地理位置。大小尼科巴岛与一大堆小岛组成了尼科巴群岛,正好位于马六甲海峡的西侧出口处,连同北边一些的安达曼群岛,就像两扇门。

    后世里这两个群岛属于印度的海外领地,是当年注辇国对外扩张留下的遗产。注辇国是哪儿?印度半岛南部。

    在被英国殖民之前,印度半岛只是个地理名称,并不是国家。所以呢,在被英国殖民之前没有印度国,只有很多王朝,就像是中国一样不停更迭。

    但与中国不同的是,印度半岛历史上的所有王朝都不曾统一过印度半岛。也就是说在被英国殖民之前,印度半岛上至少存在着两个以上的政权,或者叫王朝、部落什么的。

    历史上有名的印度王朝不少,比如孔雀王朝,再比如修建了泰姬陵的莫卧儿王朝,为什么都无法统一印度半岛呢?在洪涛看来无非就是三点,天不时、地不利、人不和。

    印度半岛的地形比较好概括,北方是高原加平原,南方则是被两条靠海山脉包围的山区,期间还被N条东西走向的大河贯穿,到处都是热带雨林。

    这就是地不利,无论从南到北还是从北到南都非常困难,要在雨林山脉中行走上千里。以古代的交通能力,几乎就是不可能做到的。

    由于地形不同、纬度也不同,印度半岛的南北气候相差很大。总体上讲北方偏干旱,南方偏热带季风。

    这就是天不时,看看古代中国就明白了,要想发展农牧业,北方的平原、高原比较适合,而南方别看水多,却很难有效利用起来。

    印度半岛本身就存在土著居民,从北到南分了很多部落,民族、语言、风俗都不相同。

    从公元2世纪开始,又不停的被外族入侵,希腊人、安息人、大月氏人、波斯人、马其顿人、突厥人、蒙古人走马灯一样的出来进去,整个印度历史几乎就是被侵略史。

    这就是人不和,不同信仰、不同文化的民族太多,数都数不过来,又给统一增加了很大难度。即便靠武力给强行捏到一起了,稍微松点劲儿又得散开,根本没有向心力和凝聚力。阅读库 www.yuedsk.comyuedsk www.yuedsk.com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不明不清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不明不清》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不明不清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不明不清》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