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库www.yuedsk.com)(阅读库 www.yuedsk.com) 马经纶家在通州本来就很有名,他的祖上从元朝就在运河边上购置了不少良田,开设了好几家铺面。到了他这一辈儿虽然在经商上没什么突出成绩,但17岁为秀才,23岁得举人,27岁中进士,官至监察御史,也算光宗耀祖。
而马经纶虽是文人,骨子里却有一种江湖豪杰的气质,喜欢结交朋友还仗义疏财。有几位朋友过世时家道中落,都是他代为安葬,包括启蒙老师。又在城外购地设置义庄,专门埋葬没钱买墓地的穷苦人。
而他这辈子所做最正确的事,就是听了挚友李贽的话创办了《半月谈》。从那以后,通州马主一不仅仅是仗义疏财的致仕官员和地方豪绅,还成为了闻名大江南北大儒。
每年都有全国各地的学子千里迢迢慕名而来拜师,为此他把家里的别院莲花寺腾了出来,专门开办了一家闻道书院,遍请文人雅士来此授课,隐隐有开宗立派之相。
“草民马经纶,叩见陛下!”由于没有事先通知,皇帝的突然到来不光让当地官府和锦衣卫诚惶诚恐,也把在莲花寺中与朋友谈经论道的马经纶给吓得够呛。
差点没把四轮马车给跑翻了,一路狂奔终于算是赶在皇帝抵达前回到家中,赶紧沐浴更衣,然后带着全家老小跪在门口迎驾。
“几年未见可是老多了,要留意身体,半月谈还离不开你。既然是在为朕做事,就不要总是草民了,依旧以君臣相称吧。”
对于马经纶洪涛了解的已经足够多了,他和李贽一样都有色目人血统,但不信回教,也都对当官没太大兴趣,更喜欢在民间呼朋唤友讨论学问。
但身在民间,不能心里也在民间,半月谈做为保皇派的喉舌,表面上虽然没有编制,骨子里却要烙上深深的印痕,还别躲躲闪闪,必须从心底认可。
“臣的身体还能顶几年,《半月谈》据此还有半里路,臣愿亲自为陛下牵马坠蹬!”皇帝不见外,马经纶多少放松了点,但到此时他也不认为皇帝是专程来看自己的,只觉得是要去视察报社。
“嗳,朕又不善此道,去了反倒添乱。去寻间清静所在,朕有话要讲。”
报社就算了,自己一去,锦衣卫、御马监、蹴鞠队至少要忙活个把时辰,连带着报社里的工作人员也得折腾的鸡飞狗跳,结果屁用不管,图个啥呢。
在洪涛的认知里,掌握国家政策走向,处理好外交关系,尽量避免战争,非要打的话争取成为赢家,做好了这几点就是个好皇帝。而最操蛋的做法之一,就是有事没事往民间溜达,听上去是亲民,实则扰民,甚至害民。
“陛下,此乃臣家中的花厅,四下里没有别的房间,只需守住园子的两个口无人能靠近左右!”皇帝有悄悄话要讲,这可是大事,马经纶立刻找到了一处合适所在,先由御马监和蹴鞠队进去清场,再在前面引路。
“会试举子聚众殴斗致人死命一事你可听说了?”
花厅里清静是真清静,但稍微有点冷,主要是四面透风。洪涛接过蹴鞠队送来的马凳坐在花厅门口,这里还能晒到太阳。点上根小雪茄,再冲马经纶招招手,示意也坐下。
“回禀陛下,顺天府和河间府的举子嫌城里费用太高,有几个就住在臣的别院里。前几日他们的同年从城里来,说起了此事,臣才有所耳闻。
好巧不巧,其中两人当日就在竭云楼中,虽未参与殴斗却全程目睹。臣详细问过他们,大致清楚了经过,也写了密奏,已经交给了小公公。”
马经纶一听就知道皇帝是来干嘛的了,没有半分犹豫,马上把知道的情况和盘托出。其实就算皇帝不来,他的密奏也要送入紫禁城。这些年来办报社只是工作之一,为皇帝探查民间情况,也是重点任务。
“哦,那两位举子现在何处?”洪涛一听,嘿,真是得来全不费工夫。本打算在这里吓唬吓唬周道登,不承想还歪打正着了。
“臣已然把他们留在了别院当中。”
“好,此事办的好!王承恩,让锦衣卫把莲花寺封了,许入不许出。主一,依你之见,朝中有人行此举又是意欲何为呢?”
对于马经纶的举动洪涛给予了充分肯定,只可惜此人不愿入仕为官,否则以他的政治嗅觉和声望,接替李贽成为南洋总督再合适不过。或者干脆去六部九卿任职,当个礼部尚书啥的,配合自己进行教育改革也是一把好手。
“臣仔细问过竭云楼里的情形,最先发生口角的是两桌举子。一桌似是来自广东福建,另一桌则来自南直隶与浙江。双方就新政的优劣展开了辩论,从而引发其他举子群情激奋。
不知是谁先动手推搡,瞬间便引发了群殴,打斗当中有人大声喊叫杀人了,有一名举子倒地不起,众人随即一哄而散。唯有个叫张春的举子留在原地,被闻讯赶来的锦衣卫抓获送入刑部,之后受到牵连的举子应是从他口中得知。”
马经纶并没有马上发表个人看法,而是根据自己的消息来源,先把发生在竭云楼里的凶案过程简单描述了一遍。
“朕看到的刑部奏报可不是这么写的,上面只说五名举子酒后失德大声喧哗,与邻桌举子发生口角,进而引发殴斗。张春也不是主动留下,而是被店家扣住,才被锦衣卫抓获。”
就是这番简单描述,已经和看到的刑部奏报有不小分歧,但谁在谎报,或者两者都不对,眼下还无法区分。
这就是当皇帝的真实写照,整天窝在皇宫里,看到的、听到的全是二手甚至三手、四手消息,统统经过了好几道加工润色,即便把多方消息放在一起互相应征,想了解事件的本来面目依旧很难。
如果有权力加工润色之人故意不想让皇帝听到、看到真实情况,根本就不用编瞎话,只需把事件的细节有意疏漏些许,强调其中一部分、淡化另一部分,就可以人不知鬼不觉的混淆视听。
(本章完)
阅读库 www.yuedsk.comyuedsk www.yuedsk.com
而马经纶虽是文人,骨子里却有一种江湖豪杰的气质,喜欢结交朋友还仗义疏财。有几位朋友过世时家道中落,都是他代为安葬,包括启蒙老师。又在城外购地设置义庄,专门埋葬没钱买墓地的穷苦人。
而他这辈子所做最正确的事,就是听了挚友李贽的话创办了《半月谈》。从那以后,通州马主一不仅仅是仗义疏财的致仕官员和地方豪绅,还成为了闻名大江南北大儒。
每年都有全国各地的学子千里迢迢慕名而来拜师,为此他把家里的别院莲花寺腾了出来,专门开办了一家闻道书院,遍请文人雅士来此授课,隐隐有开宗立派之相。
“草民马经纶,叩见陛下!”由于没有事先通知,皇帝的突然到来不光让当地官府和锦衣卫诚惶诚恐,也把在莲花寺中与朋友谈经论道的马经纶给吓得够呛。
差点没把四轮马车给跑翻了,一路狂奔终于算是赶在皇帝抵达前回到家中,赶紧沐浴更衣,然后带着全家老小跪在门口迎驾。
“几年未见可是老多了,要留意身体,半月谈还离不开你。既然是在为朕做事,就不要总是草民了,依旧以君臣相称吧。”
对于马经纶洪涛了解的已经足够多了,他和李贽一样都有色目人血统,但不信回教,也都对当官没太大兴趣,更喜欢在民间呼朋唤友讨论学问。
但身在民间,不能心里也在民间,半月谈做为保皇派的喉舌,表面上虽然没有编制,骨子里却要烙上深深的印痕,还别躲躲闪闪,必须从心底认可。
“臣的身体还能顶几年,《半月谈》据此还有半里路,臣愿亲自为陛下牵马坠蹬!”皇帝不见外,马经纶多少放松了点,但到此时他也不认为皇帝是专程来看自己的,只觉得是要去视察报社。
“嗳,朕又不善此道,去了反倒添乱。去寻间清静所在,朕有话要讲。”
报社就算了,自己一去,锦衣卫、御马监、蹴鞠队至少要忙活个把时辰,连带着报社里的工作人员也得折腾的鸡飞狗跳,结果屁用不管,图个啥呢。
在洪涛的认知里,掌握国家政策走向,处理好外交关系,尽量避免战争,非要打的话争取成为赢家,做好了这几点就是个好皇帝。而最操蛋的做法之一,就是有事没事往民间溜达,听上去是亲民,实则扰民,甚至害民。
“陛下,此乃臣家中的花厅,四下里没有别的房间,只需守住园子的两个口无人能靠近左右!”皇帝有悄悄话要讲,这可是大事,马经纶立刻找到了一处合适所在,先由御马监和蹴鞠队进去清场,再在前面引路。
“会试举子聚众殴斗致人死命一事你可听说了?”
花厅里清静是真清静,但稍微有点冷,主要是四面透风。洪涛接过蹴鞠队送来的马凳坐在花厅门口,这里还能晒到太阳。点上根小雪茄,再冲马经纶招招手,示意也坐下。
“回禀陛下,顺天府和河间府的举子嫌城里费用太高,有几个就住在臣的别院里。前几日他们的同年从城里来,说起了此事,臣才有所耳闻。
好巧不巧,其中两人当日就在竭云楼中,虽未参与殴斗却全程目睹。臣详细问过他们,大致清楚了经过,也写了密奏,已经交给了小公公。”
马经纶一听就知道皇帝是来干嘛的了,没有半分犹豫,马上把知道的情况和盘托出。其实就算皇帝不来,他的密奏也要送入紫禁城。这些年来办报社只是工作之一,为皇帝探查民间情况,也是重点任务。
“哦,那两位举子现在何处?”洪涛一听,嘿,真是得来全不费工夫。本打算在这里吓唬吓唬周道登,不承想还歪打正着了。
“臣已然把他们留在了别院当中。”
“好,此事办的好!王承恩,让锦衣卫把莲花寺封了,许入不许出。主一,依你之见,朝中有人行此举又是意欲何为呢?”
对于马经纶的举动洪涛给予了充分肯定,只可惜此人不愿入仕为官,否则以他的政治嗅觉和声望,接替李贽成为南洋总督再合适不过。或者干脆去六部九卿任职,当个礼部尚书啥的,配合自己进行教育改革也是一把好手。
“臣仔细问过竭云楼里的情形,最先发生口角的是两桌举子。一桌似是来自广东福建,另一桌则来自南直隶与浙江。双方就新政的优劣展开了辩论,从而引发其他举子群情激奋。
不知是谁先动手推搡,瞬间便引发了群殴,打斗当中有人大声喊叫杀人了,有一名举子倒地不起,众人随即一哄而散。唯有个叫张春的举子留在原地,被闻讯赶来的锦衣卫抓获送入刑部,之后受到牵连的举子应是从他口中得知。”
马经纶并没有马上发表个人看法,而是根据自己的消息来源,先把发生在竭云楼里的凶案过程简单描述了一遍。
“朕看到的刑部奏报可不是这么写的,上面只说五名举子酒后失德大声喧哗,与邻桌举子发生口角,进而引发殴斗。张春也不是主动留下,而是被店家扣住,才被锦衣卫抓获。”
就是这番简单描述,已经和看到的刑部奏报有不小分歧,但谁在谎报,或者两者都不对,眼下还无法区分。
这就是当皇帝的真实写照,整天窝在皇宫里,看到的、听到的全是二手甚至三手、四手消息,统统经过了好几道加工润色,即便把多方消息放在一起互相应征,想了解事件的本来面目依旧很难。
如果有权力加工润色之人故意不想让皇帝听到、看到真实情况,根本就不用编瞎话,只需把事件的细节有意疏漏些许,强调其中一部分、淡化另一部分,就可以人不知鬼不觉的混淆视听。
(本章完)
阅读库 www.yuedsk.comyuedsk www.yuedsk.com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