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二回 寒门学子与准女婿



阅读库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拯救泗州城正文 第十二回 寒门学子与准女婿
(阅读库www.yuedsk.com)(阅读库 www.yuedsk.com)    望着眼前如花似玉的女儿们,常四爷心满意足地笑了。

    我常某人今生最大的收获不是什么金榜题名,不是什么高官厚爵,而是娶了夫人这样的女人做妻子,并且有了这么三个可人的女儿。

    夫人是大户人家的小姐,当年她不恋富贵荣华,拒绝了众多豪门公子的追求,违背父命,下嫁给他这个从乡下来的落魄书生。成亲以后,夫人放下尊贵的身份包揽了大部分家务,任劳任怨,尽量为夫君创造更多的读书时间。四爷果不负妻望,终于在二十八岁那年金榜提名,中了进士,家庭条件这才慢慢好起来。没有夫人的扶持,也就没有四爷的今天。

    现在的女儿们日渐长大,像清晨带着露珠的花骨朵儿,稍加些时日就会美丽绽放。

    大小姐青素继承了夫人的所有优点,温柔贤淑,端庄大方。将来哪个男人娶到她,将是他一生修来的福气。素儿会像她娘一样,对她的男人不离不弃,用她的一生尽职尽责地去辅佐自己的夫君。

    二小姐青音除了有姣好颜容外,还有着四爷那般的聪慧劲儿。琴棋书画一点就通,诗词歌赋过目不忘,只是有些娇弱。她未来的男人需要才高八斗才能配得上她,同时这个男人还要有宽厚的臂膀去爱她、保护她。否则知音难觅,空费了二小姐的一肚子文采,她也许会郁郁终生。

    三小姐青城则不同了。她活泼好动,经常围着爹爹说这要那,永远有说不完的话,和她在一起不觉得憋闷。有时她会有些刁钻蛮横,不考虑别人的感受,做事情爱凭着自己的性子来。她未来的郎君要有宽广的胸襟,不能与她斤斤计较,要知道疼她、宠她。

    待女儿们长大后,四爷真得希望把她们都留在身边。但细细想来,这样不行。很多家庭,同胞兄弟都会为争夺家产打得头破血流,何况这没有血缘关系的女婿们呢?

    在这男尊女卑的社会里,上门给人家作女婿并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因此家境稍微殷实的人都不愿意这么做,除非攀上了皇亲国戚这样的高枝。

    看来,上门女婿只能从这些寒门子弟中挑选了。品性和学识是四爷最为看中的,家庭出身并不重要。这个女婿将来能考取功名更好,学业没有什么建树也没关系,凭四爷多年打下的家业,只要不是个败家子,守着家业过日子,也确保小夫妻俩一辈子衣食无忧。

    人品是首要考察因素,好在四爷本人就是泗州城教育长官,经常出入各大书院,有机会与先生、学子们打交道。借工作之便,他也特别留意观察了一些品学兼优的寒门学子。

    选择什么样的女婿关系到女儿的一生幸福,因此必须对他有个全面的了解。相面相人这事情欲速则不达,也要讲一些缘分。因此,四爷并没有急着将自己的意愿表露出来,而是悄悄地观察所接触到的一些年轻后生。

    一天,常四爷到淮山书院查访,突然想起哪个闯衙门的戚姓少年,就问再坐的几位先生。一个姓蒋的先生问:“是那个叫戚昂的孩子吗?他家住在招贤里,家里穷得叮当响,听说这一阶段已经揭不开锅了,在上几天辍学回家了!”

    常四爷心中一惊,就问这孩子学业情况怎样?

    众先生交口称赞道,这孩子是块读书的料,不读书就可惜掉了!

    回到家中,四爷将此事告诉夫人。夫人叹道:“这世事颇为弄人!富贵人家可以藏书万卷,却多出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穷苦孩子聪颖好学却无此读书条件,可叹啊!”

    常四爷道,我很喜欢这个孩子!学费区区几两银子,不如我们积点德就资助他完成学业吧。不求他有甚回报,看着他人生有所改变,足也!

    夫人一直很敬仰自己的相公,岂有不同意之理。

    第二天,常四爷就起身去淮河南岸的招贤里看望那位戚姓少年了。

    路上经过一些村子,依稀可以看到了几家气势辉宏的庭院,但更多是沿路边盖建的泥墙草房。来到招贤里,马车刚停下,一群破衣烂衫的村民就好奇地围了过来。

    几个孩子兴高采烈地奔跑在马车的前面,给四爷他们带路。离戚家还有很远,有个孩子就开始高声喊起来:“戚老头快出来,城里的大老爷来看你们了!”

    孩子们在一栋破旧的草房子前停下,望着四爷从马车上下来。

    一位佝偻老者立在门前,须发花白,满脸皱纹,前面两门牙掉了一颗,另一颗断了半截。他瞪着深凹的眼睛惊恐地问:“你找谁呀?”

    “这是戚昂家吗?”四爷问。那老者答道正是,慌忙要出去寻找儿子。

    常四爷拉住老者道,老哥莫慌,咱俩坐下来聊聊天等他回来就是。

    老汉于是将四爷让进屋子,落了坐。这是一栋两间宽的土房子,左边一间前墙有个小窗户,靠近墙角处有个土灶锅。锅门口堆放了一些柴禾。另外一间靠近北墙处放了一张破旧的木床。后墙有些倾斜,大大小小的裂痕有好几处,西北墙角处的裂痕最大,用一个草口袋堵着。

    戚老汉坐在那里,局促不安地搓着手。四爷为了打破尴尬气氛,于是和蔼地问道:“老哥哥,今年贵庚了?”

    老汉抖抖嗦嗦地回答:“小老儿今年四十有六了!”

    四爷不觉一惊,自己今年四十有三,他只比自己大三岁!此时的四爷正处于英姿勃发的壮年,而眼前的这位却满脸沧桑,俨然是一个迟暮老者!是什么样的境遇让他苍老如此?

    聊天中,四爷得知这位戚老汉早年丧妻,是他一人含辛茹苦地把二个儿子拉扯大。老汉生性木纳,没有多大本事,因此日子过得一直很紧巴。好在大儿子慢慢地长大了,分担了家里的一部分重活。后来,大儿子成家后就分开单过了。老汉又要一人承担家里所有劳务,挣钱供小儿戚昂到城里读书。

    四爷问:“大儿子条件应该好些吧?他为何不来帮你们?”

    老汉干咳嗽了两声道:“他不帮这里,小老儿也能理解。他有老婆孩子要养呀,唉,现在这光景,也够难为他了!”

    两人正聊着,戚昂抱着一捆柴火进门,见到常四爷,慌忙放下柴火施礼。

    四爷拉起戚昂,他又黑瘦了很多。四爷很是心疼,问道:“小公子不愿意继续读书了?”

    戚昂低着头说,老爷你也看见了,家里这么穷,哪里有钱去上学?

    四爷于是家把资助戚昂上学的想法说出来。老汉激动得不知说什么好,只是拉着儿子反复地说:“快给恩公磕头!快给恩公磕头!”

    在父子俩的千恩百谢中,常四爷走出了戚家,上了马车。在回去的路上,他想起了大小姐青素,如果素儿嫁给这戚姓小公子,会是什么样的场景啊?恍惚间,他仿佛又看见了当年自己和夫人恩爱的画面。

    不知不觉中,马车已经过了跨淮浮桥,进了城。四爷望着熟悉的城墙,不禁为刚才的突兀想法感觉好笑。四爷和这位小公子仅仅是一面之缘,对他不甚了解,怎能就轻易将自己的宝贝女儿交付给他呢?阅读库 www.yuedsk.comyuedsk www.yuedsk.com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拯救泗州城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拯救泗州城》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拯救泗州城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拯救泗州城》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